蔡博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和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公共建筑對高大空間功能的需求越來越多,在大跨度結構施工中應用高支模支撐體系越來越廣泛。 通過合理應用該技術,可進一步推動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高支模;施工管理;土建工程
引言
在建筑工程項目開發環節,施工技術的科學運用決定著工程項目質量 達標與否,同時也與項目施工進度、成本管控等有直接關系。目前,建筑 工程中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術,該技術不僅讓工程順利 開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一些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術應用的實際情況來看,該技術優勢并未 得以充分發揮,所以必須在高支模技術應用上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通過 科學合理的技術應用,發揮技術作用及優勢,促進建筑工程整體建設水平 全面提高。
1 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
1.1 前期準備工作
支架的安裝是高支模施工技術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基于支架對 于整個施工效果的重要影響以及這部分施工建設本身操作中的難度和技術 性要求,在具體的施工建設中,支架搭建環節對于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提 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對支架進行安裝作業時參與相關工作的技術需要具備 良好的綜合素質,并且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積累。其必須具備超強的專業 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做好有效的技術交底工作,從而確保施工流 程順利進行。另外,相關人員在對高支模安裝效果進行檢查時,要確保其 能發揮最大應用效果。還要健全監督管理體系,規范施工步驟,提高整體 水平,并且由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
1.2 高支模安裝
安裝高支模的過程中,需要提前開展施工測量工作,這一過程需要測 量人員準確標記量線及水平控制線等位置,同時確保位置偏差值能夠處在 允許范圍內;后續安裝模板時,需要定期測量并校正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具體施工環節,施工人員應以設計圖紙為依據,從特定順序為出發點,規 范、有序安裝高支模和支撐結構,該環節應嚴格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順序。 完成安裝的后期,應檢查模板安裝質量,比如模板結構是否穩固、支架連 接是否緊密等,在此基礎上處理模板拼縫,這一環節拼縫填充時選擇的密 封材料應有海綿膠條,并且注意清除模板表面及內壁附著灰塵和積水,將 脫模劑均勻涂刷到表面。
1.3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前應重視試澆筑作業的開展,進而以施工情況為依據,科 學調整澆注速度及澆筑高度等參數,避免因高支模板承受過大荷載而造成 的變形、傾斜、預埋件位移等現象。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施工檢測,著重 檢測模板結構情況及位移量等,而在有異常問題出現的情況下,混凝土澆 筑應立即停止,之后分析問題原因。混凝土澆筑的起始點應以高支模板中 心區為主,之后向四周進行延伸,澆筑作業應盡可能一次完成,因為多次 澆筑會導致形成施工縫。澆注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振搗工作。在振搗 棒預埋件、模板內壁安全間距方面加強控制;注意在振搗棒插入過深或振 搗力度過大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模板變形及預埋件位移等問題;振搗作 業結束時,應以混凝土表面有無氣泡冒出為依據,直到無氣泡冒出,振搗 方可結束,避免混凝土麻面及內部出現孔隙。
1.4 高支模拆除方面
當土建項目的相關部分施工結束之后,就進入到了高枝模拆除環節。?但是,如果在拆除之后,下一個施工階段仍然需要使用高支模系統進行施 工作業,則需要進行再次安裝工作,確保能循環使用高支模支架,以降低 工程投入成本。由于高支模拆除工作難度較大,所以必須要對此技術方面 和質量管理方面進行嚴格把控。在進行拆除作業時,施工人員要確認拆除 時間。而且在拆除時,不僅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研究,也需要對土建項?目的實際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在確保各方面都滿足拆除要求的基礎上,確定好拆除時間,使其具有嚴謹性、合理性。另外,高支模支架拆除的正 確順序也需要重點注意。在進行拆除工作之前,要對施工工具進行異物清 理工作,將警示指標擺放在合理的位置,能有效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在 以上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后,可以開始進行高支模主件拆除工作,并且要對拆除后的材料進行合理處理。整理并檢測模板等材料,將不滿足施工要求 的材料堆放好,運送至垃圾場,對能進行二次利用的材料進行登記和歸類 工作。
2 提高技術應用對策
2.1 提高施工水平
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是指施工技術人員一方面要嚴格按照具體工程項 目的執行流程,對個人的施工技術操作方法規范性以及安全性進行同步保 障。這不僅要求施工技術人員要從自身處出發,找到科學的技術提升方法,并通過與其他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發現自身在技術應用中存 在的問題和不足。更要求施工技術人員要本著不斷創新和學習的原則,結 合具體的工程項目建設背景,實現施工技術應用方式和設備操作能力的提 升。具體來說,高支模施工水平與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有正向關系,所以 在保障腳手架和模板的質量都符合施工要求時,要確保構件也同樣符合。?另外,要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進行施工作業,并且規范人員施工行為,以確 保管理措施的落實。而且要保障高支模的安裝拆除環節,能科學合理地進?行,有效減少由于施工人員技術步驟不規范,而導致不利于施工作業狀況 的出現。
2.2 把控施工材料
已經提到原材料的質量把控對于整個項目建設來說都發揮著基礎性的 促進作用。高質量的原材料不僅能夠給施工建設的整體執行落實提供一定 的便利,且其基礎的質量保證也能同步反映到整個施工建設實體的質量水 平上。另外,原材料的質量把控還應當從施工建設成本的支出控制角度出 發,通過對原材料的性價比進行全面的考察與分析,確保在原材料的采購 環節同步實現對質量的提升以及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充分發揮先進原材料 在具體工程項目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施工材料是影響高支模施工質量的關 鍵因素之一,相關人員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控,才能使高支模技術發 揮應有施工效果。所以相關人員在對材料進行審核工作時,要對材料進行 全方面檢查,確保進場材料全部達到施工要求,尤其注意劣質鋼材不能進 場。此外,還要檢查進場材料之間的配合度,使高支模技術的優勢能完全 體現出來。
2.3 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關鍵環節就是監管,但值得注意的是,因建筑工 程項目的不同,其標準及要求方面也會有差異,所以監管工作也應有針對 性地開展。監管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時,監管工作強度應以投資方的需求 為依據,通過科學的優化和調整,確保最大化發揮監管效能。
2.4 強化施工人員管理和培訓工作
人是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對整個建筑工程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 基于此,必須將人員作為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點,積極培訓相關人員,使?這些人員通過培訓可以掌握規范性的知識,對施工工作有準確了解,從根?本上規避人員因素對工程施工產生的影響,為整個工程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
結束語
總之,高支模技術在當前建筑行業被普遍看好,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的 具體應用進行研究,此技術的施工質量與相關工程的工期以及質量具有直 接聯系。因此,在應用此施工技術進行作業之前,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并 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管,及時發現錯誤問題,并應用有效措施做好規避 解決,以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提高土建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玉明.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 用,2018(11):156-157.
[2]戎紅亮.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探究[J].區域治理,2019 (7):219.
[3]廖彬.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建設(重慶),2019,2(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