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廷
摘要:整體預制裝配技術主要是指施工企業在承建期間,將整個工程劃分為多個模塊,并借助該技術,對每個模塊進行規范化施工,同時確定出待梁、預制板等工程結構層次,確保工程整體澆筑施工工作落實到位,從而形成系統、完整的裝配結構。該結構具有抗震性強、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點,因此,值得被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于建筑工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如何將整體預制裝配技術科學應用于機電安裝工程中,是施工人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預制裝配技術;機電安裝工程;應用;
引言
整體預制裝配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思想模式的技術,主要是需要將施工中所需開展的各個方面的設計抽絲剝離,把一個整體的工程分成若干個模塊,這樣就可以同時進行多個工程,最后再進行整體的澆筑,形成統一的整體工程。將整體預制裝配技術應用在機電安裝工程中可以良好的發揮整體預制裝配技術的優勢,能夠有效的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
1預制裝配式建筑概述
預制主要指在建筑工廠內直接施工完成各種類型建筑內部構件的制作生產組裝操作,如預制梁、板、柱等,裝配主要指將建筑構件通過運輸到施工現場,在施工地點直接完成各類建筑物內部構件的施工組裝。傳統的建筑生產方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點,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可以使工廠的資源優勢得到充分利用,讓建筑在生產過程中的物質和能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都得以降低,并且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預制裝配式建筑物大致可以劃分為木質鋼結構、木質板結構、混凝土結構等多種。按照現代建筑箱體構件的形式,預制式或裝配式的箱體建筑物大致以上可以劃分為箱體磚塊或砌塊式板材建筑、箱體板式建筑、板材板式建筑、復合板式板材建筑、骨架復合板材板式建筑等不同的建筑類型。預制配件裝配式建筑工程涉及項目安全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包含前期施工設計、構配件設計和生產、現場設計和施工、后期運行維護等多個關鍵環節,是先進的建筑施工工藝、管理手段和現代建筑工程制造行業的一次交叉融合。
2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中優勢
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中有著十分巨大的優勢,這也是近些年來,整體預制裝配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可以實現建筑構件與建筑現場的有效分離,通過直接應用已經生產好的部件,而不是在現場進行基礎構件的構成,可以有效的避免施工現場的諸多因數的限制。同時,可以在施工現場施工前就做好所需構件的訂單,施工現場一旦準備好,已經定制好的構件就可以直接運送到施工現場,多線程工作,有效的縮短了建筑的施工時間。其次,由于建筑構件是由生產廠家在自己的場地進行建筑的,有著較長的工期,可以使建筑構件有著充足的成型時間和養護時間,這樣也提升了建筑構件的性能,可以使建筑構件發揮更為優秀的性能。另外,由于避免了建筑構件的現場操作,極大的避免了施工現場的噪聲,粉塵污染,避免了對建筑環境的破壞。同時,由于減少了現場施工,簡化了現場的操作步驟,相關的操作工人遇到安全事故的隱患也大幅度下降,降低了施工風險。通過整體預制裝配技術與BIM技術結合,可以實現集成管線施工,使管道布線更加合理,使建筑結構更加簡潔,增加了建筑的可觀賞性。
3整體預制裝配施工流程
3.1建模出圖
1)熟悉施工圖紙。在正式進入建模之前,一旦發現圖紙出現不清晰或者部分數據丟失問題,施工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向設計人員反饋和解決這些問題。2)分專業建模。在對各個專業進行建模處理期間,要借助BIM模型,向指定的建筑系統導入BIM模型,以保證各個專業建模處理水平。3)管線排布方案確定。在這一環節中,施工人員要針對各個機電專業管線實際管理狀態,嚴格遵循聯合支架相關標準和要求,利用主干管,實現對管線的綜合化、規范化排布[3]。4)碰撞檢測管線。對于BIM軟件而言,具有強大的碰撞檢測功能[4]。通過該功能對排布處理后的管線進行碰撞檢測處理,直到所有碰撞問題被全部檢測完畢為止。5)導出二維CAD圖紙。當管線綜合排布處理結束后,施工人員還要重視對二維CAD圖紙的快速導出。在這一環節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裝配圖紙設計相關標準和要求,對管線的尺寸等相關信息進行標注,為后期管線預制和組裝提供重要的依據與參考。
3.2接頭連接技術
接頭連接是全預制裝配式結構最關鍵的技術,采用榫槽式插入連接方式,接頭榫槽面咬合對接,結構整體拼裝完成后,進行接縫注漿作業,使接縫接觸面充分彌合。根據接頭的位置、截面高度、受力特點、拼裝工藝等要求,共采用了3種接頭形式。其中,單榫長接頭和雙榫長接頭用于環內構件連接,并設置外部螺栓連接裝置;單榫短接頭用于環與環的縱向連接。
3.3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具體構件施工
通過對預制構件的施工特點分析,應根據構件的特點進行預制構件的施工,以全面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為此,應深入研究構件設計方案,確保裝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與各種建筑圖紙的內容相匹配,通過深化埋地等方式,避免零件裝配和施工現場出現不匹配問題。在居室施工中,地下室外墻板設計時必須選擇超薄預制件的施工方法,還要考慮居室施工中保溫防滲構造的特殊性。在制造螺旋剪力墻構件的施工中,要保證抗震墻與結構的連接完整性等。針對預制裝配式施工的特殊性,重新確立地下室壁板防水施工方法的定義,并優化了建筑防水接縫的設計,從而提高了結構施工的整體品質與對組件的保護。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結構的施工中,預制結構從生產制造到現場安裝的整個流程都需要經過堆放、搬運等多道工序。但是,由于組件本身的尺寸和質量,必須對組件進行明確的定義,以免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保護方案設計適合不同組件的堆放方案,完善組件的運輸管理制度,根據組件的特性進行運輸和吊裝,防止組件損壞。
3.4拼裝方式
裝配預制構件采用通縫拼裝,環向的各預制構件之間、縱向環與環之間均采用注漿式榫槽接頭連接,環向各預制構件之間的接縫均設置了環向定位銷棒,方便快速拼裝定位及限制構件接頭錯位變形,預制構件環與環之間采用縱向施加預應力方式壓緊。
3.5管段預制加工
為了進一步提高管段預制加工水平,首先,施工人員在正式進入管道涂漆之前,要對管道表面的灰塵和銹斑及管道內部的污泥與雜物進行徹底全面清除,然后對其進行噴漆處理。同時,當各個管道防銹漆刷完后,需要對其試壓效果進行檢驗,當其試壓達到相關標準和要求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刷漆工作中。其次,要針對管段裝配圖紙設計相關參數,將批量預制工作落實到位,同時要借助打碼器,對所有管段進行統一編碼處理。最后,要對那些出現分支管道的支管進行加工預制處理,當所有管道編碼操作結束后,需要將所有管道全面放置于指定的管道堆放區內。
結束語
通過將整體預制裝配技術科學應用于機電安裝工程中,不僅可以實現對新型支吊架形式的設計,還能總結和歸納出一套系統、完善的民用建筑管線裝配技術。該技術僅進行一次吊裝,即可完成對若干管道的快速安裝,極大地提高了吊裝安裝的效率和效果,同時降低了高空作業頻率,保證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可為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提高工程施工質量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任民,仝炤輝,劉慶,馬忠杰,李俊男.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的應用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21.11.061.
[2]車勝春,王湃.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的應用研究[J].冶金管理,2020(09):70+239.
[3]周擁軍.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19(08):228-229.
[4]肖俊陽,陳侶辰,郝哲.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的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18(18):111-112.
[5]馮幸慧,邱麗,劉嬌.整體預制裝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的應用[J].安裝,2016(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