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英
(河鋼邯鋼冷軋廠,河北 邯鄲 056000)
鋼鐵企業的各類設備事故中,電氣設備事故的發生頻率是最高的,其危害性也是巨大的,對于企業而言會導致停產、設備損壞、火災等問題,對于從業人員而言會發生觸電、輻射、以及由于電氣故障衍生的機械傷害、煤氣中毒等傷亡事故,所以電氣設備的維護管理對于鋼鐵企業和企業職工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1]。
邯鋼冷軋廠近年來不斷加快對高端電氣設備的消化吸收,掌握了成套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隨著鍍鋅、鋅鎂鋁等生產線的相繼投產,備件數量劇增,種類繁多,在電氣設備、原件的維護保養、備件管理以及緊急事件的處置方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為冷軋深加工產線高效化穩定生產提供設備保障。
電氣設備維護人員按照日常巡檢計劃對設備進行現場檢查,并建立巡檢臺賬,將檢查日期、檢查人、檢查時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詳細記錄在臺賬中。巡檢發現設備故障或故障隱患時及時上報車間,與排產人員溝通生產計劃后,根據故障對生產的影響程度或故障恢復的難易程度決定是否進行臨時檢修,發現設備重大缺陷需立即處理時必須上報廠級部門,由當班的生產指揮者確定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對于較小或暫時對生產不產生影響的故障,如不安排臨時檢修,必須將其納入下一次的檢修計劃當中。
通過制定周期性點檢計劃,完善點檢制度和實施方案,明確專職點檢員的責任區域和責任設備,形成電氣設備的點檢維護制度。點檢員依靠自身感官或借助專業的檢查儀器儀表[2],對設備重點部位詳細地進行靜(動)態的外觀點檢或內部檢查,掌握設備的劣化傾向,并將現場檢查到設備的運行情況記錄到點檢臺賬內,根據點檢記錄制定長、短期設備檢修計劃,將設備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消除。
電氣設備維護人員需要將設備全生命周期的運行狀態記錄在設備臺賬內,包括設備從入廠安裝到服役結束的整個過程,并綜合考慮電氣設備的品牌質量、使用壽命、運行環境、老化速率、點檢結果等因素,定期對設備狀態進行動態評定,評定結果分成運行良好、穩定性欠佳、存在失效風險、即將失效四個等級。對于穩定性欠佳的設備,需要加強日常的巡檢和定期點檢,分析原因制定改善措施方案和計劃,爭取將設備狀態提升至運行良好;對存在失效風險的設備,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消除失效因素,及時采取對策、措施恢復其有效性,并做好備件儲存;對即將失效的設備,應該提高點檢頻次,提前制定好設備下線更換的計劃。
相較于機械設備,冷軋生產過程中電氣設備在出現問題時對生產的影響更直接、更嚴重,因此備件的更換需要更加迅速及時。電氣備品備件計劃的制定直接影響設備檢修零件更換的效率和設備恢復的周期,所以需要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使用壽命、庫存情況、備件預算制定科學合理的備件計劃。邯鋼冷軋廠電氣備件計劃分為月度計劃、年度計劃、專項計劃。月度和年度計劃是根據之前月份或年份內電氣備品備件的損耗情況結合產線生產計劃制定出下一個生產周期內的備件采購儲備方案。而專項計劃主要包括三類:一是現場出現較大的緊急設備失效情況,庫內備件與完成設備恢復所需備件數量差距巨大時,需要緊急制定專項備件計劃以應對;二是產線設備改造需要制定專項計劃;三是新增產線需要在建設前準備充足的電氣備件。計劃內容包括備件申請單位、備件名稱、備件數量、規格型號、備件金額、申報原因、采購周期等,由車間發出申請后廠級設備管理室予以審核。
備件入廠后由庫房管理人員核對備件是否與申報信息吻合,情況吻合方可辦理入庫。電氣備件的庫房管理包括備件上機下線登記、備件分類存放、備件保養等。備件的上機下線登記是從備件的領用、上機到下線整個壽命周期進行統計管理,能夠直觀反映主要備件的使用壽命情況,車間備件管理員負責將領用備件的使用情況錄入到ERP系統中,信息主要包括:上機時間、壽命周期、安裝位置、領用人、上機填寫人、下線日期、下線原因、下機填寫人、備件代碼等;備件按照大類劃區域分類存放,分為供電設備類、變壓器類、風機類、高壓電氣原件類、低壓電氣元件類、變頻器類、電路控制器類、計算機類等[3],并懸掛或粘貼上相應的區域標識牌和備件編號牌;備件保養主要遵從“先進先出”的原則,避免造成備件有效期過短或發生霉變、銹蝕、老化等問題,設備堆放時須根據其特點放置妥當,防止出現掉落、擠壓、折彎、變形等現象,庫房內部應該干凈整齊,保持通風和適宜的溫度,備件擺放有序,方便檢查和取用。
對下線的備件、設備建立臺賬進行統計分析,由車間設備管理人員進行鑒定,確定處置方案,對于重要備件、昂貴備件由廠級設備管理人員參與判定,決定修復或報廢。報廢原因及技術鑒定意見中應有詳細的報廢論證分析,以及有無修復改造價值的明確意見,對于有修復利用價值的備件,先回收再修復,根據使用效果酌情對修復人員予以獎勵。
冷軋廠電氣設備一般具有機型大、精密度高、結構復雜等特點,出現缺陷故障的原因和規律也比較多樣[4],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工藝操作人員誤操作造成電氣設備運行電流或電壓突變超出設備極限負荷[5],出現元件燒壞或放炮等緊急設備事故,這類事故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員對設備了解不足,生產出現緊急問題時不能做出正確的操作,造成設備運行異常,對于這類事故需要做好操作人員的相關培訓,提高其面對設備故障的判定能力,并熟知設備緊急故障處置程序。
二是設備安裝效果或運行環境差造成設備損壞,電氣設備或者設備集成的安裝方式、安裝質量與設備能否穩定運行有密切關系[6],電纜等電氣元件安裝與要求不符、檢測件安裝不合理、接線方式不恰當都有可能出現各類電氣故障。另外如果設備工作環境(比如高溫、粉塵等)不符合設備要求也會急劇縮短設備使用壽命[7]。這類情況主要需要提高設備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加強設備運行環境的治理。
三是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衍生的設備損壞事件,這方面主要做好日常緊急搶修演練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學習討論。
鋼鐵行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與國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直接影響鋼鐵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創效水平,同時對職工的安全作業創造了條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鋼廠電氣設備向大型化、精密化、自動化方向發展,設備維護人員的技術技能、專業知識儲備需要不斷提升更新,鋼企對電氣設備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也應細化完善,才能使得電氣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促進鋼廠高效化穩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