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玲
【摘要】在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當下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現代教育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教育的方針,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現了現代教育與時俱進的決心,不僅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核心素養是多項能力的集合,在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的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因此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應該經過科學細致的研究,才能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教學研究
前言
在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今天,教師更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此教育發展形勢下,提出了核心素養培養的概念,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對當前的教育模式進行適當的優化調整,使之更加實用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能力培養,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核心素養是一個綜合性的能力概念,在核心素養中包含多項能力培養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應該更加具有全面性,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核心素養培養進行深入的研究,將核心素養培養的概念滲透到初中的歷史教學中,實現對學生能力的有效培養。
1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逐步變化,社會對于復合型、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也隨著提升?,F代社會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需要具備很強的綜合性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國家社會的發展建設,實現個人價值,在這樣的社會發展趨勢下,教育領域也需要針對當前社會的發展對教育的方正理論進行一定的調整,而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教育領域針對當前社會發展進行優化調整的一種直觀的體現。核心素養是一種綜合性的,全方位的,能夠對學生未來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一種復合型的能力,在學校教育體系中,每一個學科的核心素養都有一定的差異,在初中的歷史學科中,核心素養可以總結為三個主要的方面;歷史感知能力,對于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所具備的獨特見解,強調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深入思考,將特定的歷史事件放到特點的歷史環境下去思考。歷史闡釋能力,強調對歷史事件進行解釋分析的能力,該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利用一定的歷史史料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能夠的清晰的闡述歷史事件,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的思考,在教學中將核心素養培養的概念,有效的滲透到課程中,意在培養學生完善的歷史觀,讓學生在長期的教育中實現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2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2.1分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主動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獨立的思考,歷史分析能力以及歷史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歷史觀,并進一步深化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落實,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是得不到有效發揮的,教師課堂教授的環節代替了學生思考的環節,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重點就是對知識的背誦,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機械性地學習了歷史框架,沒有對教材中的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進行充分挖掘和分析,導致學生缺乏對歷史獨立分析理解的能力。在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初中歷史教學需要一改傳統機械性教學模式,重視學生課堂主動性的調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之中都有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有效的發揮小組成員的互補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對知識進行討論學習,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思考,比如在學習統編版《戊戌變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戊戌變法對于晚清時局的影響,以及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讓學生去圍繞變法主要涉及人物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等進行討論。在學生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到每個小組前停留一段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2.2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歷史的發展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歷史學習所需要的就是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產生的條件進行分析,明確社會經濟等多方面條件與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但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對歷史條件的分析感到很困難,難以理清思路,因此在把握不住歷史學習的重點。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到初中的歷史課堂中,在教學中,將一些歷史事件發生的條件,事件的經過以及歷史事件的意義,在思維導圖上進行展示,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獨立的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因為繪制思維導圖就是將思維體系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歷史事件,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建立體系化的知識結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結:
在初中歷史學科中,核心素養包括歷史感知力,歷史理解能力以及歷史闡釋能力,對于目前的歷史教學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足以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教師需要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深入的研究,構建新型全面的課堂教學體系,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的進行思考,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真正的落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不斷的進行教學反思,思考在教學中可以改進的地方,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課堂教學進行完善,從教學的理念上以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進行調整,從而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促進學生的當前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汪建軍.關于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才智,2019(25):206.
[2]丁召環.基于初中歷史教學需求下的核心素養培養分析[J].華夏教師,2019(22):11-12.
[3]蘭珍.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