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地,教師、家長和學生對高中體育課程不再輕視,由于在高中階段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學習任務非常重,學習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而高中體育作為高中階段為學生減輕學習壓力、鍛煉學生身體的學科,需要針對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應的創(chuàng)新與調整,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不斷提升的壓力中對自身進行更好提升。對此,本文對高中體育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從而給高中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策略
高中體育課堂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自身身體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理念進行理解,和學生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的交流,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更好提升。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當中積極地參與進來,在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教學下有了全新的要求,相比于以往而言,教師應該通過開展多項體育運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對自身進行鍛煉。
一、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都過于傳統(tǒng),把教學重點放在體能訓練上,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興趣不高。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構建一個生動形象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jù)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課堂,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進而增強高中體育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教學前,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與學生當面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愛好進行初步的了解,然后以調查結果為依據(jù),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愛好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課堂。
二、注重體育健康知識的培養(yǎng)
在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課堂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健康知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情況,很多學生因此受傷,都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鍛煉技巧以及對體育健康知識的學習。只有在學習正確科學的理論技巧以后,才能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良好運動習慣基礎的奠定上,才能逐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在體育課堂中重視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實現(xiàn)自身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保障。例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健康知識的滲透,在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習體育鍛煉的技巧,為學生樹立健康的運動習慣。其次,教師要成立專業(yè)的科研小組,讓學生作為小組成員,將運動中出現(xiàn)比較多的問題梳理出來,共同構建體育健康知識的教學框架以及教學體系,使教學能夠更加科學,讓學生在鍛煉自身的過程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
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有的學生喜歡這個體育項目,有的學生喜歡那個體育項目,而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在于教學方法也一定要多樣性,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都是同一種體育教學方法,大家統(tǒng)一進行鍛煉,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并且對于學生的提升也不夠準確。例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速度、平衡感、力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增加體育運動的多樣性,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能夠得到提升和強化。男生的心肺能力比較重要,教師可以讓一些肺活量比較好的學生進行800米或者1500米的跑步,鍛煉學生的肺活量以及心肺功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運動品質,讓學生能夠在跑步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跳高、跳遠等方式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以及腿部肌肉,而對于一些身體素質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武術或者體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身體柔韌性,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中身體得到提升。
四、適當采用游戲教學法
所謂游戲教學法,指將知識融入游戲中,通過帶領學生做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過程。高中生具備充足的體力、旺盛的精力以及強烈的好奇心與競爭意識,采用該方法教學,可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其學習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價值。同樣以籃球教學為例,課堂開始后,教師應為學生講解籃球的相關知識。知識講解完成后,應帶領學生做“投籃游戲”。游戲中,教師可要求學生以4—6人為一組,組成投籃小組。建立小組后,教師需為每一小組發(fā)放籃球一個。比賽開始后,教師應立即計時。5分鐘內,投籃成功率最高者,且技巧掌握與使用能力最強者,便為優(yōu)勝者。采用上述方法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投籃技巧在游戲之中得到訓練,且能夠使學生了解到自身在投籃方面存在的缺陷,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體育學習水平。
五、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體育運動不同于文化教學活動,需要高中學生自己參與其中,才能充分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和滿足。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教學活動主體是學生,教師只能成為體育運動知識講解、體育運動項目示范的引領者,真正實踐的是每一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如在開展球類體育運動的學習時,教師通過示范教學后,要讓學生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訓練和運動,而教師可以在旁邊檢查和監(jiān)督。在此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師需要保持教學的耐心和細心,以柔性化的教學打開學生的心扉,避免學生因為一時無法掌握運動項目的要領,而對體育運動產生膽怯的心理。高中體育教師要敏銳地觀察和體會學生的心理,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及時地完成相應的體育運動。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教師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重視學生對于體育的第一印象,通過更加趣味生動的教學,拉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動力。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為學生未來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運動中成長,在成長中獲得運動快樂。
參考文獻:
[1]姚遠洋.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2):166-168.
[2]李慕.新課標背景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5):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