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平
(華港燃氣集團華北事業部場站管理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在我國能源領域,與汽油和柴油等更傳統的燃料相比,使用燃氣作為車輛的燃料,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如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還可以避免產生氮氧化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近些年來,天然氣因其良好的燃燒、清潔、高效、環保等性能,伴隨著各類燃氣車輛的普及推廣、應用,推動了各地區加氣站行業的迅猛發展,為石油天然氣領域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也因此,CNG 加氣站、LNG 加氣站的建設、管理倍受關注,各級機構、部門對加氣站的安全運行、隱患排查、防護等,都極為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也較多,但對其帶來的環境影響重視不夠,引發了不少問題。
在當前“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下,從長遠來看,加氣站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生態效益和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基于此,梳理、分析加氣站可能存在的環境影響因素,剖析其危害性,并針對分析結果進行有效防范和治理,有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
通常,環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加氣站作為提供天然氣的場所,有其自身的特點。分析加氣站運營的過程,綜合其帶來的影響,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氣體污染物(泄漏的天然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
對加氣站來說,最大的安全風險是天然氣泄漏事故,環境污染因素中,氣體占比例最大。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含量大于90%,其余為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和氮氣等。甲烷不具有毒性,但是濃度高時可燃燒,燃燒帶來的煙塵,也可使得人體因缺氧而造成一定的傷害。燃氣泄漏,一般存在幾種情況,一是管線泄漏、管型閥門不嚴等,二是車載儲氣瓶組泄漏,三是加氣機在加氣過程中泄漏等。還有,這些氣體的泄漏,不單單是帶來安全問題,同時,對環境也必然造成一定的影響。
加氣站作為提供氣源的服務場所,不具備開采、加工、生產等特點,因而廢水污染危害程度較少。一般存在生活污水,此外,有些加氣站提供洗車服務,洗車后產生的廢水。只要具備基本的排水設施,這方面的影響還是微弱的。還有,如壓縮機產生的廢機油、儲氣井產生的重烴油,設備運行、維修而產生的廢油、廢水等,也不可忽視。
噪聲的影響,一般是對人造成一定的干擾。加氣站一般遠離居民區,臨近公路,其站內壓縮系統產生的噪聲一般也不會太大,加氣車輛產生的鳴笛、機車運轉的聲音等,對周圍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加氣站日常的固體類廢物較少,一類為化學品廢棄物,一類為生活廢棄物,如各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設備檢修時的廢舊零配件、棉紗等。

表1 加氣站環境影響因素匯總
加氣站存在著安全風險,主要為天然氣泄漏、爆炸引起的環境污染。發生泄漏或爆炸時,大量天然氣或燃燒廢氣排入大氣,污染環境。滅火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消防廢水,發生火災后,設施設備及附屬物燒毀而產生的廢氣、漂浮物等。這些是一旦出現事故后,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掐斷安全隱患,這些影響當然也就不存在了。
以某加氣站為例,詳細分析存在的環境污染因素,見表1。
據資料統計,自加氣站在我國從初始建設運營起,到發展頗具規模的今天,已相繼發生多起爆炸事故。加氣站的安全和防護問題,是各級職能部門、管理者、經營者所關注的重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加氣站事故中,后果較為嚴重的事故類型主要有燃燒、爆炸,其次有儲氣井套管沖出、售氣機相關部件報廢、壓縮機振動報廢、壓縮機冰堵、高壓管線服飾報廢等。一般來說,加氣站發生事故造成的影響、損失等,并由此引發的責任追究和處理,這是關鍵,很少有人想到環境污染系列問題。
加氣站本身在運營、管理或者建設過程中,與一些高污染化工、工礦類行業有所不同,那些行業環境污染是突出問題,污染源也很容易被發現和檢測出來。譬如,氣體泄漏,非達到燃燒的程度、或者氣體報警器發出警報,才能被發現。而加氣站作為開放的場所,一般的揮發氣體不容易聚集到很高濃度的程度,很少能夠引發大的環境污染事故。因此,限于各種原因,如人力、財力、物力等,管理者重安全、追逐盈利,人員普遍缺乏環保意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無論何種行業,特別是石化天然氣領域,要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必須從國家、社會大局出發,根據相關產業自身特點,做好環境風險分級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
綜合這些原因,一方面是人為的,只要人員加以重視,就可能減少污染;另一方面,是不可控的,如氣體、廢液泄漏等,需要針對性地進行設備維護保養,加強監測,彌補漏洞。
作為加氣站的管理者,要加強督導和培訓,常抓不懈,從制度入手,以安全、環保為導向,培養從業人員的良好工作作風、熟練的技能。首先要確保安全第一,這是所有燃氣行業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建設環保型加氣站方面,還需要提高認識。所有人員,人人都是安全、環保的執行者、監督者、維護者,立足自身崗位,嚴格按照操作規范、環保制度作業,不出差錯,把一切安全隱患消除于萌芽之中,始終保持環保意識,把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定責到人,確保人人心中有數,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獎懲機制,把環保作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從制度上進行管控。
加氣站最大的隱患是燃氣泄漏。因此,要定期進行設備檢修維護,配備報警檢測儀器,科學合理地安裝到適當位置,定期進行計量檢定,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狀態。圍繞調壓計量系統、凈化干燥系統、壓縮系統、儲存系統、控制系統和售氣系統等構成,分類管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可能的條件下,對關鍵的設備要舍得資金投入,及時更新換代,升級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加大信息化建設。在維護設備的作業中,也應該具有環保意識,如刷漆防腐,盡量使用無污染的產品,作業結束后的廢棄物的處理,也應該有專門的處理程序。鼓勵技術創新,立足現有基礎,改善運營條件,從而達到安全、高效、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
加氣站,作為一個對外服務的場所,需要統籌管理一般的生活垃圾、廢棄物等。譬如,對生活用水、衛生間的廢水,有些加氣站還提供洗車服務,各種垃圾和各類廢棄物,都需要有相應的處理方法,配備人員、工具、設施等。加強對進站車輛的引導,避免亂鳴笛、車輛扎堆而廢氣增多,這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平時的保養、維修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廢液、棉紗等,要妥善處理。另外,對場站的環境衛生也要常抓不懈,這也是行業的特點決定的,對塑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也是必需的。無論是地處城市、鄉村還是邊遠地帶,對環保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有些站點,位置偏遠、空曠,但是,也決不能對各類垃圾、廢棄物隨意處置,也應該按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也是行業的一種社會擔當。
加氣站建設項目需要做好環境影響評估,這是法定的程序,必須綜合考慮,認真篩查每一個環節。在加氣站運營期間,管理者還需要持之不懈地加強對環境影響的追蹤和治理,或指定專人跟進、負責。一方面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做好環境的監測,這需要相應的程序、完善的儀器設備做支撐。另一方面,還有兼顧好對環境的評估工作,對氣、水、聲、固、生態等環境影響,對地下水環境和環境風險作重點評價,把發生環境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定期對一段時間內的環境影響做一總結,制定改進方案,降低污染程度。
加氣站的環境影響,離不開科學的應對措施和管理。按科學定義來說,環境因素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那些造成實際的和潛在的、不利的和有利的環境影響的要素。而環境意識是指人們對待自然和環境的態度,一是意識水平,即人們是否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存在,以及認識的程度如何;二是行為趨向,即人們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對環境問題所做出的行為選擇。在這方面,需要引導和教育,把環保的理念貫穿于員工的日常管理中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環境意識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當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和解決。隨著加氣站數量的不斷增長,運行事故時有發生,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此方面,法律法規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和懲罰。要提高加氣站管理者、從業者的環境意識,刻不容緩,今后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有待進一步細化相關措施,為打造一個安全、環保、高效的加氣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