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甜甜
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在訓練個體思維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在幼兒教育階段,繪本是重要的教育工具,對于幼兒的思想啟蒙和文化熏陶具有關鍵作用。為了提高繪本教學的效果,教師要積極探索思維導圖的功能與價值,將其合理地運用到繪本教學中,并探索具體的教學模式,為開展高效的繪本學習活動提供參考。
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思想啟蒙和智力培養,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將正確的學習方法滲透給幼兒,深入開發思維導圖的功能,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設置繪本閱讀活動,讓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以思維導圖為支撐梳理具體的學習內容,從而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閱讀與理解能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其可視化特征十分顯著,不僅能訓練個體的思維能力,增強記憶深度,還能幫助個體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思維導圖主要指個體在提取關鍵詞之后,根據主要的信息設置框架,并進行歸納總結,將文化知識通過導圖這種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以加深記憶,提高整體的學習效能。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深度教學思想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執教要求。教師要關注深度閱讀,在組織繪本學習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和訓練幼兒的思維意識,培養幼兒對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從而使幼兒的繪本閱讀更高效。思維導圖的運用能進一步促進深度閱讀目標的深化落實。教師要以思維導圖為支撐引導幼兒獨立思考,并針對具體的繪本內容進行分析,讓幼兒更加深刻地記憶和掌握基礎的繪本內容,從而保證幼兒的繪本閱讀活動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在教學繪本《三只母雞比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繪制思維導圖,讓幼兒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整理基礎知識,如從時間、地點及繪本所包含的人物形象等角度出發梳理內容結構,從而幫助幼兒形成更加清晰的閱讀思路,促使幼兒內化和吸收繪本的主要內容。

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訓練幼兒的記憶能力,幫助幼兒掌握記憶的方法,讓幼兒在圍繞繪本內容進行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的記憶水平。而思維導圖在訓練幼兒記憶方面所呈現的功能效果十分顯著,其可視化的信息處理功能,可以讓幼兒對繪本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識點形成深刻的認識。例如,在閱讀繪本《奇妙的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記憶助推作用,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認知自主構建思維導圖。教師要通過顏色、形狀的差異性以及多元化設置,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幼兒在閱讀與學習的過程中深刻記憶繪本中所交代的主要故事背景以及人物關系。
在幼兒階段,個體想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今后學習品質的養成,同時也關系著其思維靈活性的培養。而思維導圖在繪本中的運用,能推動想象思維訓練,讓幼兒在觀察思維導圖及直觀體驗的過程中深入聯想,從而幫助幼兒形成清晰的思維邏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全面激發幼兒的自主創新意識,提高幼兒在繪本創作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在開展繪本活動“你我的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充分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閱讀,讓幼兒結合繪本圖片分析故事內容,然后再合理設置聯想情境,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想象思維。
思維導圖是支撐個體思維訓練的重要學習工具。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到繪本閱讀活動中,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幼兒在今后參與各項學習時梳理思維邏輯,這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幼兒整體的學習素養。
在應用思維導圖組織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干預和指導,提煉繪本內容,引導幼兒確定關鍵要素,從而為后續構建思維導圖提供重要的信息參考。在引導幼兒提煉信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分別從時間、人物、地點等方面出發,切實保證幼兒繪本學習的合理性。例如,在《好餓的小蛇》繪本的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繪本,幫助幼兒掌握基礎內容,再提問幼兒“第一天小蛇吃了哪些東西,第二天,第三天呢”,讓幼兒從中提煉關鍵要素,繪制思維導圖,并以流程圖的方式進行展示,為幼兒提供直接觀察的學習條件。
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幼兒明確具體的繪本主題,引導幼兒形成清晰的閱讀思路,促使幼兒了解和掌握繪本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確定主題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準確找到的關鍵詞,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內容,合理設置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并總結繪本的中心主旨。在確定主題后,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閱讀與互動的方式,整理學習思路,設置思維導圖的基礎框架,并補充和完善相關內容。
在做好基礎的準備工作后,教師要引導幼兒根據自身所掌握的基礎信息,繪制分支,并利用顏色、形狀等要素進行差異性設計,從而凸顯思維導圖的個性化特征,同時還能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繪本的關鍵信息,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對繪本的認知和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字體、線條、顏色、形狀等方面進行規劃設置,增強思維導圖的整體美感,然后針對不同分支進行差異化設計,以此保證所設置的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讓幼兒能在觀察和學習的過程中對不同框架的邏輯關系形成正確認識。例如,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我的媽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一邊閱讀繪本,一邊用不同的圖形和顏色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幼兒整理核心內容,從而讓幼兒對媽媽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加深印象,感受媽媽的辛苦,激發幼兒的感恩意識,提高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
在開展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思想啟蒙,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通過思維導圖組織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留白處理,為幼兒構建良好的想象環境,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思維聯想補充留白,讓幼兒大膽地發散思維,總結與歸納自身所掌握的基礎內容,從而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在閱讀繪本《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然后設置留白,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如果你給老鼠喂餅干,你猜它會怎么做”,讓幼兒進行獨立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讓幼兒發散思維,以“要是你給某某吃什么”為主題進行探索,并繪制思維導圖。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對《要是你給小羊吃比薩》進行思維拓展與整理,讓幼兒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并根據思維導圖中的內容獨立組織語言進行互動表達與交流(圖1)。

圖1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整體感知繪本,以思維導圖為支撐進行深入探索,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路,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學習水平。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進行互動和交流,分享自己所獲得的主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幼兒在互動與分享的過程中總結經驗。例如,在閱讀繪本《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整理思維導圖,并在此基礎上梳理閱讀思路,讓幼兒將具體的故事串聯起來,鼓勵幼兒講述繪本故事,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綜上所述,繪本是幼兒園教育領域的重要素材,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幼兒思維意識的啟蒙與培養。教師要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繪本內容,并將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滲透給幼兒,讓幼兒規范繪制思維導圖,學會梳理思維和邏輯結構,讓幼兒能更加清晰、全面地認識和掌握具體的繪本內容,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幼兒的閱讀與理解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