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超
雞西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黑龍江雞西 158100
中國白酒是發酵后的蒸餾酒,其中含有許多種香氣成分,這些香氣成分在基體中含量較低,要分析這些成分必須采用選擇性好,靈敏度高的檢測技術。本檢測方法樣品前處理采用液液萃取方法,該方法選擇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簡單、易于濃縮等特點,同時還易于排除大量干擾組分[1]。樣品前處理完畢,定性分析方法采用先進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將毛細管柱色譜分析技術引入白酒成分分析檢驗中,具有分析速度快,柱效高的特點。本實驗通過在分離組分過程中改變分離比、優化自動升溫條件,定性組分過程中改變掃描質量數范圍、掃描頻率,進而提高定性能力,組分數量,為白酒風味、新產品的開發,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樣品:雞西及牡丹江地區地產小燒,黑龍江地區地產包裝白酒。
主要試劑:二氯甲烷(AR),無水硫酸鈉(AR),標準試劑:正構烷烴(C7-C40),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酸,異丁醇,正丁醇,庚酸乙酯,糠醛,正己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
主要儀器:GC7890B-5977A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HP-5MS石英毛細管柱CP-WAX57CB 毛細管柱超聲波振蕩器循環水真空泵減壓旋轉蒸發儀恒溫振蕩器
取50ml 酒樣,治愈250ml 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50ml 二氯甲烷。充分振蕩,靜置40min,分層后分離。經無水硫酸鈉過濾后收集有機相,以上萃取步驟重復三次,將萃取后收集的有機相,經無水硫酸鈉多次充分過濾后加入旋轉蒸發瓶蒸餾,蒸餾至3ml 左右,用0.22um 有機濾膜過濾到樣品瓶中,以備上機。
載氣:氦氣;流速:1.5ml/min;進樣口溫度:230℃;進樣量1ul;分流比:5:1;EI 電離源;電子能量:70eV;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掃描范圍:40-500amu;掃描方式:Scan。
實驗選擇了可能適用的中極性HP-5MS 柱和極性柱CPWAX57CB 進行樣品分析。發現極性柱CP-WAX57CB 在優化后的色譜條件中分析效果更好。
第一種升溫程序:起始溫度為45℃保持3min 后,以5℃/min升溫至210℃后保持5min。
第二種升溫程序:起始溫度為55℃保持2min 后,以4℃/min升溫至200℃后保持5min。
第三種升溫程序:起始溫度為50℃保持2min 后,以4℃/min升溫至200℃后保持5min。
起始溫度為36℃保持2min 后,以2℃/min 升溫至56℃后保持0min,以16℃/min 升溫至116℃后保持0min,以3℃/min 升溫至140℃后保持0min,以8℃/min 升溫至200℃后保持12min。根據實驗后得到的色譜圖和解卷積后的質譜分析結果對照分析,第三種升溫程序分析效果最好,確定為最終的分析白酒升溫程序。
通過對二十余種糧食酒和勾兌酒檢測成分的總離子流色譜圖中提取的各組分峰的質譜圖,經NIST14 質譜圖庫進行檢索對比分析,在糧食酒中分析出30 種醇、酸、酯(見圖1),根據出峰時間順序依次是丙醇、異十三醇、異丁醇、1-丙烯醇、2,2 二甲基丁二醇、己酸乙酯、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十一酯、2-己基-5-甲基庚醇、乳酸乙酯、異丙酸、正己酸、辛酸乙酯、糠醛、11-甲基十二醇、異十二醇、2-甲基十二醇、2,2-二甲基十四硫醇、2,3-丁二醇、癸酸乙酯、4-甲苯基-4 氧代丁酸、2-甲基十六醇、丁二酸二乙酯、2-甲基十六醇、乙酸苯乙酯、己酸、苯乙醇、八氧苯二十八醇、醋酸-7-甲基-8-十四烯酸、十六醇乙酯。在勾兌酒中分析出14 種醇、酸、酯(見圖2),根據出峰時間順序依次是丁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

圖1

圖2
糧食酒中組分豐富且復雜,含有大量糧食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機成分,還有同分異構體,相似組分較多。勾兌酒中組分較少,組分純度很高,無糧食發酵過程中的中間產物,無同分異構體,無相似組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