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慧亮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院心胸外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通過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后形成的血腫,患者發病時常表現為劇烈疼痛、皮膚蒼白、冒虛汗等癥狀,嚴重時會引起休克,危及生命[1]。手術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預后較差[2]。有報道[3]指出,在圍術期,給予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改善其預后。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能夠提高思維品質及工作效率,臨床上通過分析不良反應出現的主要原因,然后進行針對性處理,可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本研究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圍術期護理中,旨在探討該護理模式對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院行手術治療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92例,采用簡單抽樣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常規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2~70歲,平均(57.34±5.61)歲;主動脈夾層瘤31例,腹主動脈夾層瘤15例。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40~71歲,平均(56.59±5.67)歲;主動脈夾層瘤33例,腹主動脈夾層瘤13例。2組患者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符合《美國血管外科學會2018年腹主動脈瘤診治指南》關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診斷標準[4];2)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3)經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4)均行經胸夾層主動脈瘤切除術治療;5)預計生存時間≥1個月。
1)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2)其他類型心腦血管腫瘤患者;3)既往有心臟手術史者;4)存在心臟手術禁忌證者;5)存在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6)嚴重精神病患者;7)存在嚴重聽力障礙或視力障礙者。
常規組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術前訪視、備皮、飲食指導等;觀察組采用思維導圖實施護理干預。干預時間為圍術期。
2.1.1 建立思維導圖
1)建立思維導圖小組。成立思維導圖護理小組,主要成員包括心臟外科手術醫師、護士長、護理人員等,以圍術期護理為中心點,將術前、術中、術后作為一級分支,各時間段護理方法作為二級分支,以此建立思維導圖,見圖1。

圖1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思維導圖
2)小組成員培訓。對小組成員進行思維導圖的強化培訓,詳細講解使用方法,提高其使用熟練程度;對于成員在使用期間出現的問題,應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分析,完善具體護理方法,并制定相關獎懲政策,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2.1.2 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思維導圖對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措施見表1。

表1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措施
1)疾病認知度:采用自制疾病認知度問卷評價患者疾病認知度,該量表主要包括疾病知識、治療、預后、護理4個方面,分值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疾病認知度越高。
2)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在一張紙上畫一條10 cm的橫線,0 cm處代表無痛,10 cm處表示劇痛,讓患者根據自我感覺在橫線上劃一記號表示疼痛程度,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嚴重。
3)生存質量:采用WHO生存質量量表簡表(quality of life scale-BREF,QOL-BREF)評價患者生存質量[5],主要包括社會關系、環境、生理、心理等6個方面,分值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質量越高。
4)比較2組術前及術后24 h收縮壓及舒張壓,每次測量血壓3下,取平均值。
5)并發癥:統計2組術后尿潴留、拔管綜合征、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所得數據均用SPSS17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量資料經正態檢驗后,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2組疾病認知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疾病認知度評分比較 分
2組術后48 h的VAS評分均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術前和術后24、48 h的VAS評分比較 分
干預后,2組QOL-BREF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2組干預前后QOL-BREF評分比較 分
2組術后24 h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手術前后血壓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6。

表6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因不懂疾病知識,且手術結果的不確定性,較多患者易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從而影響手術效果[6]。本研究在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血常規、MRI等術前檢查,告知佩戴腕帶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治療方法及預后,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7-8]。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疾病認知度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能提高患者疾病了解程度。邱杰[9]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圍術期給予思維導圖護理干預,證實了該護理方法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度,與本研究結果相同。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因血腫壓迫動脈血管導致臟器缺血,常表現為刺痛、撕裂樣等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有研究指出采用思維導圖圍術期護理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進行干預,能緩解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10]。本研究在進行護理干預時,通過分析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原因,然后進行針對性處理,鼓勵同病房患者多溝通,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術后早期嚴格控制患者液體攝入量,保證患者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促進疾病康復,從而可減輕疼痛感;護理人員在術后向患者解釋脫機的必要性,并指導其進行正確呼吸,以消除其對自主呼吸的不適感,多向其講解康復案例,鼓勵家屬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提高治療積極性,利于疾病的康復,從而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24、48 h的VAS評分低于常規組,觀察組干預后QOL-BREF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能減輕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質量,與上述研究一致。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患者常表現為血壓升高等,有報道[11-12]指出,高血壓患者發生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比例在80%以上,且高血壓是導致其發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在術后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極為重要。本研究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密切注視患者的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盡量將血壓控制在基礎值上下浮動20%以內,對于控制不佳的患者可給予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血壓;輸血時,應密切注意患者血壓,保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維持血液酸堿平衡;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安撫患者,緩解其焦慮情緒,減輕其心慌狀況,從而維持血壓的平衡。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前及術后24 h收縮壓及舒張壓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給予思維導圖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減低患者血壓,與劉曉雷等[13-14]研究結果相同。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指出,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5]。本研究在患者拔除引流管后,應按醫囑服用抗凝藥物,以防出現血管閉塞等并發癥;在脫離呼吸機后可指導患者在床上活動四肢,以減少血管栓塞的發生;患者清醒后需指導其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呼吸功能較弱的患者,應密切觀察其痰色和痰量,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時刻留意患者體溫變化,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扁桃體炎的發生,從而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期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中,不僅能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減輕其疼痛程度,還能改善生存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