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12 月下旬,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價格保持持續上漲局面,影響該地區動力煤市場的主要因素有:
1.全社會用電需求快速增加。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快報數據顯示,進入2020年12月份之后,全國用電需求快速增長,發用電同比增速達到10%以上,比2019 年同期提高了5 個百分點。隨著寒潮低溫的來臨,當月全國日最高用電負荷超過夏季峰值,日最高發電量已接近夏季峰值,歷史罕見,其中20個省級電網的用電量增速達到兩位數,15個省級電網負荷累計137 次創下新高。上述局面,使得電煤消費需求快速增加。
2.北方四港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保持高位。統計數據顯示,近期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不僅持續保持高位(見附圖1),而且呈現增加態勢,表明針對北方港口的動力煤需求熱度未減,這也是港口動力煤市場交易活躍、價格持續上漲的基礎。

3.北方四港的“貨船比”指標繼續低位運行。近1周來,北方四港的“貨船比”指標保持低位運行(見附圖2),維持在近3年來的低位水平,顯示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繼續處于較強的賣方市場狀態。

4.下游地區電煤告急狀況難以緩解。近期,不斷傳出沿海沿江地區發電企業的電煤采購招標過程中出現流標現象;與此同時,還出現了部分貿易企業在電煤采購中標之后因為煤價漲幅過大而毀約的狀況,從而加劇了北方港口動力煤資源緊張和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告急局面。
5.動力煤期貨和現貨價格走勢出現分歧。近1周來,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ZC105)的收盤價格呈現逐漸走低傾向(見附圖3),這一局面與近期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的持續上漲形成反差,對現貨動力煤價格走勢帶來一定消極影響。
寒潮來襲,各大電廠日耗增加,而嚴格的安全監管、環保檢查使得煤炭產量難以增加。
隨著全國氣溫逐步走低,火電耗煤屢創新高;加之調入量不足,部分電廠庫存降至低位,臨近元旦和春節,下游用戶拉運積極性不減,市場煤價格繼續上漲。
1.下游用煤需求旺盛
鄂爾多斯主產地煤炭整體市場表現良好,臨近年底,煤礦安全檢查頻繁且部分煤礦年度生產任務接近完成,為保安全各礦生產積極性不高,煤炭供應有限。而下游煤炭需求旺盛、采購積極,煤礦拉煤車排隊,煤價上漲后,客戶采購仍未減少,支撐坑口價格全面持續上調。部分電廠招標頻繁,其中高價標段提振市場情緒,預計短期現貨價格仍有支撐。
下游方面,工業需求不弱,隨著冬季進一步深入,民用電及供暖需求不斷增加,電廠日耗攀升且增幅擴大,多數電廠機組滿負荷運行,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合計升至70萬t。隨著國內經濟復蘇,鋼鐵、建材等行業的煤炭需求出現較快增速,加上近期全國多地降溫明顯,供暖季節居民用電量居高不下,下游剛需采購積極;2020 年12 月份,我國發電量和用電量繼續保持正增長態勢。
寒潮來襲,各大電廠日耗增加,而嚴格的安全監管和環保檢查使得煤炭產量難以增加。市場需求處于高位,港口庫存持續低位,鐵路運力嚴重緊張。目前,環渤海港口庫存1892 萬t,比前周略有增加,但港口可售現貨保持緊缺。隨著下游補庫需求日漸急迫,剛需買方對高價煤接受意愿增強。太原局優先管內裝車,跨區域鐵路運量減少,市場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得到延續。截至目前,沿海8省合計存煤2496萬t,日耗229萬t,存煤可用天數10.8d。
進入迎峰度冬高峰階段,用煤需求旺盛,煤企生產意愿較低,整體產量難以提高;寒潮來襲使得民用電居高不下,工業耗電保持高位,供需關系趨緊。受降雨影響,印尼煤下水不暢;而因疫情防控影響,蒙古國調入數量不足,澳洲煤尚未放開,沿海地區煤炭供應仍主要依賴山西、內蒙古等地的煤企。市場供不應求的關系導致后續煤價難以下行,部分電廠庫存降至低位,臨近元旦,用戶拉運積極性不減。
受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及低溫寒流的影響,國內能源需求迅速攀高,南方部分省份甚至出現限電的情況,電廠日耗大增,補庫意愿增強。煤炭產能與鐵路運力緊張的局面愈演愈烈,港口發運情況難有改觀,對煤價形成有力支撐,預計后續煤炭市場將繼續強勢運行,煤價將漲至2021年1月中旬。隨著寒潮來襲,多地大幅降溫,民用電及供暖需求持續增加。近期嚴查煤礦及煤場安全及環保問題,煤礦產量釋放有限,拉煤車集結,產地煤礦仍以漲價為主。各電廠日耗繼續攀升,煤炭消耗加快,而澳洲煤短期內無放開可能,俄羅斯和蒙古國煤增量有限,印煤也受降雨影響下水不暢。春節之前,沿海地區煤炭供應的重擔落在“三西”主產地、運煤鐵路和環渤海港口的肩上,進一步考驗煤礦、鐵路、港口、航運等各方的生產和運輸能力。
2.供需形勢仍然嚴峻
國內經濟持續穩定向好,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明顯增加,主要耗煤行業消費快速增長,煤炭供應增幅不及預期,進口煤補充不及時,促使主要流通環節存煤繼續回落。截至目前,煤炭企業存煤為6500萬t,同比下降1.5%;全國重點電廠存煤8260萬t,同比減少950 萬t;沿海電廠合計存煤1445 萬t,存煤可用天數20d;全國主要港口煤炭庫存3152 萬t,同比下降38.2%。隨著全國氣溫逐步走低,火電耗煤屢創新高;加之調入量不足,促使全國電廠存煤快速下降。
對市場利多因素有以下幾點: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出調進基本平衡,庫存位于低位水平,環比基本持平;同時,下游港口和電廠的煤炭庫存繼續回落,由于日耗增加,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進一步下降,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在15d 左右;國內市場煤炭資源維持緊缺局面,部分優質高卡煤缺貨,助推煤價保持高位運行。
進入傳統煤炭消費高峰期,取暖用煤需求明顯增加。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煤炭需求將繼續攀升;而受冬季氣候特征影響,可再生能源出力有所減弱。近期,各省份多個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基建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拉動鋼鐵、建材等主要耗煤產品需求繼續增加。而與此對應的是,臨近年底,部分產地煤炭生產任務接近完成,疊加安全檢查,繼續擴大生產和外運的動力不足,優質產能暫時無法大規模進入市場;而冬季遭遇罕見的“限電”政策也拉動了電煤需求,供應緊張局面暫難改變,短期內港口庫存累庫較難,秦皇島港保持500萬t的低庫存已長達3個月。
國內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部分電廠庫存明顯下降,補庫需求持續釋放,高價接貨和招標情況有所增多。環渤海港口優質煤源依舊緊缺,船貨匹配度不佳。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發布,局地降溫14℃以上,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8~10℃,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4℃,局部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上海、蘇州等地最低氣溫下降至-4~-6℃,民用電負荷提高;沿海地區外購電減少,火電壓力加大,預計電廠日耗將實現新的突破。
澳洲煤限制嚴格,俄羅斯煤受港口低溫冰凍影響,印尼煤受降雨影響,進口煤通關滯后,尚不足以填補市場需求缺口。我國迎來冬季最強寒潮,大江南北氣溫急劇下降,華東地區降雪,寒冷天氣將加速終端去庫存進度,并刺激電煤采購剛需的釋放。在政策未能有效調控市場格局的情況下,國內煤炭資源仍偏緊,預計2021 年1 月上中旬,市場煤價還將保持上行態勢。從需求端分析,終端采購和拉運積極性不減,電煤需求將較快增長,北方下錨船數量減少的不明顯,供需緊張或將持續到2021年1月下旬。
3.煤價進入最后的瘋狂
主產地市場延續強勢,完成年度生產任務而停產檢修或減產煤礦數量增多,部分地區受環保檢查影響外運受限,疊加月底“煤管票”趨緊,坑口供應偏緊局面有增無減。而站臺采購需求不減,電廠、水泥、化工等用戶采購積極,產地漲價后拉煤車依然火爆。短期內,上游產量難以大量釋放,煤礦庫存也不高,繼續呈供不應求狀態。2020 年12 月份,鐵路發運及公路銷量均保持高位,但需求也不弱,促使坑口價格依然保持堅挺,很多煤礦1 天調1 次價,繼續看漲。
2020年12月末期貨交割臨近,下游詢貨積極性提升,印尼等國進口煤雖有較大程度放開,但需求增量更大,難以緩解國內煤市緊張局面。鐵路保供的支撐下,環渤海港口煤車調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調出量也在高位,港口庫存繼續保持低位穩定狀態。目前,港口庫存水平難以滿足下游拉運需求,高卡的優質煤緊缺,船等貨、等泊現象依然突出,港口市場煤價呈繼續上漲態勢。港口貨源結構性缺貨較為嚴重,終端用戶尋貨積極,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部分電廠存煤緊張,對高價貨接受度提高;港口現貨資源仍舊嚴重緊缺,且下游補庫需求依然較高,市場供需關系失衡。供貨商報價仍高,剛需用戶高價接貨有所增多,加之部分電廠招標價格上移,提振了市場情緒,而動力煤期貨價格恢復上漲,也助漲了市場煤價繼續向上沖高。截至目前,環渤海港口5000kcal/kg主流煤種報價漲至740~750元/t附近,5500kcal/kg 主流煤種報價漲至820~830 元/t附近,單月上漲100 元/t。隨著煤價上漲政策風險不斷加大,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強,部分剛需用戶對高價貨接受程度較高,招標頻繁,繼續提振市場情緒。而有的用戶則以剛需采購為主,同時等待新一年進口煤配額及通關政策。
隨著冬季進一步深入,電廠日耗增加,煤炭需求繼續保持強勢,部分沿海及沿江電廠庫存連創新低。在寒潮大規模南下的情況下,自北向南供暖供電耗煤需求壓力加大,在馬不停蹄的進行采購情況下,電廠庫存仍難以支撐。截至目前,而華東地區港口存煤937萬t,同比減少380萬t;華南地區港口存煤1155萬t,同比減少476萬t。
臨近年關,主產地供應收縮已成定局,雖然港口下錨船略有減少,但市場供不應求格局未變,加之主要鐵路局發運增量有限,供應上基本見頂,港口累庫非常困難。港口現貨成交價高位不下,預計賣方市場將持續至2021 年1 月月中旬之后。春節過后,隨著國內煤礦生產逐步放量,及進口煤陸續通關,供應形勢上將有所好轉,煤價下跌壓力加大。煤價已經進入最后的瘋狂,為保民生冬季用煤安全,政策保供抑價傾向加劇,并隨時影響市場情緒及價格走勢,部分貿易商擔心政策有變,煤價會下跌,已經開始出手,進行交易;隨著江內船舶運力有所釋放,壓港船舶減少,航運市場運力趨緊格局得到緩解,致使運價高位回落;距離春節長假越來越近,電廠日耗會下降,需求回落。
(慧民)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下旬全國煤炭價格以漲為主。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900 元/t,與上期持平。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579.3 元/t,較上期上漲39.8 元/t,漲幅7.4%。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655.5 元/t,較上期 上 漲43.5 元/t,漲 幅7.1%。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699.1元/t,較上期上漲39.3元/t,漲幅6%。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723.5元/t,較上期上漲41.7元/t,漲幅6.1%。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1380元/t,與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下旬全國無煙煤價格繼續維穩運行,焦煤價格走穩,動力煤價格漲幅進一步擴大。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2020年1-11 月份,協會直報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25.1 億t,同比增加4815 萬t、增長2%;營業收入(含非煤)為32473.9 億元,同比增長0.2%;利潤總額(含非煤)為1178.1億元,同比下降20.5%。
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16.7億t,同比增加5613 萬t,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48%。其中,7家企業產量增加,合計增產7655 萬t;3家產量下降,合計減產2042萬t。
具體情況為:國家能源集團原煤產量為48724萬t,同比增長3.4%;中煤集團原煤產量為20477萬t,同比增長5.5%;陜煤化集團原煤產量為17876萬t,同比增長10.9%;同煤集團原煤產量為16789 萬t,同比增長3.4%;兗礦集團原煤產量為14594 萬t,同比下降1.9%;山西焦煤集團原煤產量為14332萬t,同比增長7%;晉能集團原煤產量為9653萬t,同比增長14.3%;山東能源集團原煤產量為9410 萬t,同比下降13.1%;潞安集團原煤產量為7959 萬t,同比增長7.3%;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原煤產量為7202萬t,同比下降4.5%。
云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同比增長9.7%,2020年1-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量同比增長3.3%,較1-10月份增幅擴大0.9個百分點。
2020年11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原煤消費量同比下降12%。2020 年1-11 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原煤消費量同比下降1.2%,比2020 年1-10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原煤消費量同比增長11.9%。
2020 年11 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5.3%。2020 年1-11 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5.5%,較2020 年1-10 月份增幅擴大0.9個百分點,電力生產增幅持續擴大。
分品種看,2020年1-11月份,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2.7%;水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3%;風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7%;太陽能發電量同比下降0.9%。發電量中清潔電力(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比重為88.9%,較2019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
2020年11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2.7%。2020年1-11月份,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1同比增長15%,比2020年1-10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5%。
內蒙古發改委消息,據各盟市上報的煤炭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20 年12 月下旬,全區動力煤坑口價格、電煤購進價格均不同程度上漲。
2020 年12 月25 日,全區主產地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59.04 元/t,與2020 年12 月15 日相比(以下簡稱“環比”)上漲5.15%。
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27.42元/t,環比持平;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371.67 元/t,環比上漲17.37%,漲幅較中旬擴大12.97個百分點。
與2019 年12 月25 日相比(以下簡稱“同比”),全區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上漲21.80%,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價格上漲17.24%,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價格上漲53.79%。
2020 年12 月25 日,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30.7 元/t,環比略漲0.08%,折算為標準煤(7000kcal/kg)后平均值為454.08 元/t,環比略降0.18%。
其中,東部地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16.65元/t,環比下降1.06%,折算為標準煤后平均值為507.01 元/t,環比下降1.24%。西部地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41.93 元/t,環比略漲0.92%,折算為標準煤后平均值為411.74 元/t,環比略漲0.88%。
同比,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上漲6.82%,其中,東部地區電煤購進價格上漲2.36%,西部地區電煤購進價格上漲10.26%。
日前,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晉能控股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保安全、保供應、穩煤價”聯合倡議書。
倡議提出,近一段時間,受國內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冬季低溫寒流疊加雙重影響,傳統煤炭消費高峰期的耗煤需求超預期增加。具體來看,七家大型煤炭集團共提出5 點倡議: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大資源保障力度;保障供應質量;穩定煤炭價格;增加市場煤供應;做好煤炭保供應急預案。
部分觀點認為,七家大型煤炭集團倡議穩定煤炭價格,防止煤炭價格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近期動力煤期貨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對于后市動力煤價格走勢,五礦經易期貨黑色金屬投研顧問趙旭初分析認為,春節前煤炭需求穩定,且煤礦因安全檢查供給難有增量,供需錯配較為顯著,煤炭價格仍將高位運行。“此次七家大型煤炭集團發布聯合倡議書,更大的意義在于平抑煤炭價格大幅波動,煤炭價格或難以因此出現實質性回落。”趙旭初指出。
后市動力煤供需缺口仍存。我國煤炭供需缺口在2020年11月份出現明顯拉大,整體來看,進口煤政策雖有較大力度放開,但對市場難以起到實質性補充,動力煤市場格局整體供需偏緊。
招商期貨黑色產業小組主管陶銳則表示,即便日耗端高增速不改,后續內礦供應端存在增產可能,無論增產力度大還是小,都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以及接下來低溫背景下的電煤供需矛盾。此外,印尼煤進口也存在增量空間。
“雖然整體供需偏緊,但也應該看到,前期國家發改委已開始加強煤炭調控,同時現階段工業生產增速環比會有所回落,動力煤市場供需最差的時間段已經過去,后市動力煤價格難以出現大幅度上漲。”
動力煤市場
本周動力煤市場延續上漲態勢。2020年底產地煤礦生產任務完成,部分礦井進入停產檢修狀態,煤炭市場供應整體收縮,陜蒙地區周邊電廠采購需求積極,煤價整體上漲10~25元/t;晉北地區受港口市場需求帶動影響,煤價普遍上漲20元/t左右。
港口方面,資源緊張狀況仍舊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加之下游詢貨積極,煤價持續上漲。短期來看動力煤市場仍有需求支持,煤價仍將有上漲空間。
焦炭市場
本周焦炭市場第11輪提漲落地,供需兩旺,缺口依舊較大,市場搶購。截至2020年12月31日,山西臨汾一級冶金焦價格2400 元/t;河北唐山準一級冶金焦2460元/t;日照港準一級冶金焦2650元/t。
去產能的影響愈演愈烈,在下游需求旺盛、冬儲的情況下,供應明顯短缺,在港口價格持續上漲后,貿易商惜售現象增多,短期內這種供應偏緊的格局會持續,因此預計下周焦炭市場可能會繼續上漲。
煉焦煤市場
本周煉焦煤市場繼續偏強運行,安澤、長治地區低硫優質精煤前期漲幅明顯,近期高位持穩為主;柳林地區低、中、高硫主焦精煤漲幅30~40元/t;晉中介休1.3 主焦精煤、靈石高硫肥精煤本周再漲50 元/t,瘦煤、1/3 焦配煤也不同幅度有所小漲。此外,山焦集團2021 年1 月份價格取消、變更部分優惠政策,所有礦點車板價上調30~50元/t,價格合計上調范圍在78~98元/t。
近期臨近年底,主流國有大礦開工下滑,部分地方煤礦也出現檢修減產現象,疊加安檢、環保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產地煤礦整體開工低位,供應緊張;而進口煤市場澳洲煤依舊處于嚴禁狀態,蒙古國口岸通車數較前期低點雖有恢復,但仍處于相對低位水平,日均通車數不足400車,整體煉焦煤供給持續偏緊。而下游焦化行業雖去產能繼續進行,但一方面有冬儲補庫需求,另一方面還要規避疫情或復發而導致的運輸到貨困難的風險,疊加LNG 價格持續上漲,汽運價格成本持續走高,因而,下游的采購節奏依舊積極,支撐煉焦煤相對較強需求。
整體看,短期供給難有實質性的增長,煉焦煤市場預計仍將偏強運行,個別煤種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2020 年12 月29 日至2021 年1 月4 日,受惡劣天氣影響,秦皇島、唐山港口調出量大幅減少,調入量小幅增加,調入量好于調出量,庫存小幅回升至1547.9萬t。
秦皇島港方面,產地煤炭供應和安監形勢依舊嚴峻,疊加寒潮天氣出現凍煤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裝車。本周調入量大幅下滑,日均調入48萬t,環比減少5.9萬t;調出量方面,元旦前后市場需求依舊向好,終端拉運積極,但大風降溫天氣致港口封航時間較長,影響裝卸效率。本周日均調出48.1萬t,環比減少4.1萬t;調入、調出相對均衡,秦皇島港庫存小幅震蕩。截至1月4日,秦皇島港庫存508萬t,錨地船63艘。
周邊港方面,本周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45.3萬t,環比減少12.3 萬t,本周日均調出44 萬t,環比減少11.5 萬t;京唐港日均調進50 萬t,環比增加21.3 萬t,本周日均調出31.3 萬t,環比減少5.3萬t。截至2021 年1 月4 日,曹妃甸港區存煤669.6萬t;京唐港區存煤370.3 萬t。
下游方面,元旦后,本輪寒潮降溫過程趨于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有所回升,供暖用電壓力或將略有緩解。加之國家發改委多舉措保證煤炭供應,政策保供傾向加劇,疊加2021 年1月1日,為確保全國煤炭穩定供應,七大煤炭集團聯合發布保供穩價倡議書,綜合來看,供應偏緊格局正在改善。短期內,在進出作業緊平衡下,港口庫存或繼續震蕩運行。
(李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