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北曹家灘煤礦工業廣場布置了靜止行人、動態行人、車輛、路錐等路障,無人駕駛線控車一一成功避過每個路障,緩緩駛向副斜井井口。據悉,此場景是榆北煤業公司聯合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的井下車聯網及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研究項目第一階段技術驗證工作。
為深入貫徹智慧礦區建設“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理念,該公司2020 年開展井下車聯網及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研究科研項目。在井下“長廊效應”、無衛星信號、高粉塵、高濕度、低照度等復雜工礦環境背景下,該項目融合了UWB 定位、高精度地圖、車載慣導、輪速計等系統,研發了行業首套井下類GNSS自動駕駛定位系統及車載裝備,以實現煤礦井下無軌膠輪車的無人駕駛及商業化運營。
為確保此次試驗的成功進行,該項目團隊在常州院模擬測試環境下,進行了持續1 個月的路徑規劃—設定速度—啟動程序測試流程循環驗證,反復調試、驗證、整改。
2020年12月29日開始,在曹家灘工業廣場,選取了非結構化道路和低質量衛星定位區域,僅僅2天時間,完成了車輛局部路徑規劃、避障、緊急剎停等完整的無人駕駛技術驗證,重點通過了對線控底盤車安全性能測試。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此次無人駕駛項目采用的井下車規級定位、車輛局部路徑規劃、避障技術均為行業技術難點,該技術可有效保障井下復雜環境的無人駕駛車輛運行,下一階段將在井下進行無軌膠輪車無人駕駛場景驗證。預計2021年6月份可實現井下送餐、送料等場景應用,將實現國內首個多系統融合的井下車聯網和無人駕駛系統的建設與示范。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石圪臺煤礦22上303-1等高式綜采工作面最后一刀煤從機尾割到了機頭,實現順利貫通。此舉填補了國內等高式采煤工作面回采技術空白,為薄煤層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經驗。
自2020年7月6日等高式采煤工作面試生產以來,石圪臺煤礦綜采二隊先后對轉載機舌板和分鏈器與鏈輪的高度差、轉載機運行跳鏈故障、采煤機兩端頭進刀程序等硬件及自動化工藝進行優化,有效解決了轉載機運行期間跳鏈和斷鏈問題,消除了設備隱患。
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改造,等高式采煤工作面生產效率明顯提升。在自動化模式下,采煤機生產速度能達到10m/min,工作面垂直進刀時間可縮短至1min。與傳統斜切進刀工藝相比,該工作面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產能可達150萬t/a。
考慮到等高式采煤工作面采高影響,石圪臺煤礦綜采二隊嚴格按照貫通節點施工計劃安排工作。當工作面回采至5m 采停線時,該隊開始調整采高、安排掛網。
“在貫通前,我們考慮到末采期間架間作業空間必定大大減小,于是就改變了以往的掛網方式。我們首先優化改造了絞盤,把絞盤安裝在架前,并將搖把換成棘輪扳手,最后把網片放在架前,以割一刀煤、掛一次網的二次掛網方式,迅速推進,保障工作面優質貫通?!本C采二隊檢修班副班長周晨曦說。
“我們在改變掛網方式、提高工作面推進效率的同時,也積極組織全員進行無縫交接班,搶抓頂板無壓穩定期,加強平行施工,縮短貫通工期?!笔倥_煤礦綜采二隊隊長王高偉介紹。
據悉,石圪臺煤礦22上303-1 等高式綜采工作面貫通前,綜采二隊合理調配人員,對22上303-2工作面進行安裝調試,做到搬家倒面不停產。
2020年12月14日,接續的22上303-2綜采工作面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