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歷程看,走出物質極度匱乏,公眾消費理念的變遷顯而易見。白領階層買廉價嬰兒床,轉賣囤多了的紙尿褲……二手母嬰用品、二手車、二手服務、二手手機都是千億元以上的市場。閑置物品的價值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日前,95后小林將一部蘋果手機裝裱好后掛上閑魚(一個閑置交易平臺APP),定價120元。
舊手機何去何從一直是一個問題。數據顯示,2015至2019年,中國總共生產了94億部手機。其中,很多手機并沒有過時。而把舊手機零部件拆下,裝裱好后再出售,逐漸成為一種風尚。
放眼鄰國日本,閑置手機也有新故事。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日本回收了621萬部手機,從中提純了32公斤黃金,3.5噸銀和2.2噸銅來做獎牌,這在奧運史上是首次。
由此可以看出,閑置物品的價值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閑置經濟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汝之閑置,彼之珍藏。“閑置經濟”這4個字要拆開來看。
“閑置”是指消費剩余,無論是時間、物品還是知識,有盈余才可能分享;“經濟”則指向交易,意味著每個人對物品效用的評價可能有霄壤之別。
最近,閑魚公布了這樣一組有趣的數字:平臺上在售的愛馬仕包(奢侈品)與愛瑪電動車數量差不多;嬰兒車的數量和大貨車的數量接近;三四線城市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一二線。閑置經濟消費者群體比一般人想得要大,五環外的消費動能強勁。
從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歷程看,走出物質極度匱乏,公眾消費理念的變遷顯而易見。白領階層買廉價嬰兒床,轉賣囤多了的紙尿褲……二手母嬰用品、二手車、二手服務、二手手機都是千億元以上的市場。
從全球視角看,中國的閑置市場站在領先地位。有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閑置市場規模達到了1萬億元。全社會也逐漸形成一種共識:共享的本質不是刻意創造閑置,而是合理消化閑置,讓有限資源服務于更多群體。
有研究認為,今天,消費品的平均使用壽命遠遠低于其設計壽命。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教授認為,閑置經濟是名副其實的共享經濟。他表示,未來的30年,應該是物品分享發展城市集群。
“信任”是打開閑置交易的鑰匙
信任,是閑置交易的命門。2019年騰訊研究院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對于重資產和高價值訴求的交易領域,平臺更加深度地介入,提供質量檢測和信任背書,成為一種趨勢。
比如,閑魚在社區領域推出了會玩社區,這被認為是提升“信任關系”之舉。其借助達人創作內容,在非標品領域推介什么是好物,將什么是好物的知識傳遞出去,以此提升社區信任關系,降低社區內部信息不對稱,帶動閑置資源流動。與此同時,閑魚還將拓展線下交易。比起線上交易,線下交易最大特征是可感可觸,這成為閑魚做集市、小站、基地的依據。
老齡化加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老年人對于同城線下交易的需求很強,回收舊衣舊書需要上門,做好線下可以促進交易履約。
從長遠來看,信任提升仰仗技術提升。比如,二手車市場正在研究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記錄每一次過戶、維修、保養等數據,形成基于二手車的透明、公開和公正的大數據交易系統。
深挖“浪費變消費”的社會價值
中國人歷來惜物,只不過,經歷幾十年經濟高速增長,人們習慣了消費上“追新”??上驳氖牵S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經濟的普遍實踐,新的消費行動在誕生。許多人意識到:物品的價值不在沉睡而在流通,物品的使用可以比占有更有價值。
生活在浙江省建德市的陳杰是一名“再生藝術家”。2019年以來,他用廢舊縫紉機、修鞋機、磅秤等做了不少再生藝術裝置。別人眼中的廢鐵,他花10元淘回來,不僅可以起死回生,還能賣出高價。在他啟發下,有用戶索性寄了舊車零部件給他,讓他代為改裝成一個燈。
一個無閑置社會的建立,有賴諸多無閑置城市的實踐。而要誕生無閑置城市,往往需要無閑置小區先行,這背后站著的是個體。
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看來,閑置物品循環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當然,只有個體理念覺醒也不夠。2020年10月,一篇題為《教材浪費驚人》的文章指出,二手教材面臨流通難題,核心困境是“存在產業鏈梗阻、供需匹配成本高、二手教材賣家或遭遇法律風險等堵點”。其實,除了交易成本,還有政策堵點。
比如,對一些回收商家而言,閑置物品大多從個人手中回收得來,無進項發票,但是銷售要按全額征稅。這意味著,閑置交易平臺從一開始就面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選擇。因此,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更多的思考。(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