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2020年12月9日凌晨3時,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這也是去年年底前,該工程完成安裝的最后一節海底隧道沉管。與此同時,12月初,康方灣區科技園奠基、中山市重點項目集中動工、翠亨新區重大項目招商簽約大會同時舉辦。“十三五”期間,中山完成了從城市配套升級到城市格局重塑,從城市“東進”到擁抱灣區的轉變。
處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地帶的中山市,2021年將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戰略機遇,全面推動落實廣東省委賦予中山建設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沿海經濟帶樞紐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推動城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重點打造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三大戰略平臺,加快構筑“三核兩帶一軸多支點”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全力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聚力打造“灣區樞紐、精品中山”。
2020年10月20日,中山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上提出,要推進實施重大平臺“頭號工程”,按照“三年定格局、五年大突破、十年成示范”的目標,從2021年開始集中力量開展“重大平臺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三個核心平臺開發建設,穩步推進四個萬畝級產業平臺前期工作,努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重大平臺的樣板。
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五桂路上,泥頭車與挖掘車的忙碌作業中,康方灣區科技園工程的整體輪廓清晰可見。在2020年12月初的奠基儀式后,中建五局的工程隊繼續投入到了已經熱火朝天的建設進程中。
康方灣區科技園總投資超25億元,占地面積11.12公頃,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是集創新抗體藥物研發、原液及制劑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化基地。“康方灣區科技園的落地和建設,既肩負著中山本土生物醫藥企業的新使命,也承載著對自身、對產業、對粵港澳大灣區、對中山的深遠期待。”康方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夏瑜說,康方生物希望通過依托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吸引創新型企業入駐,讓康方灣區科技園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技術水平領先的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化基地。

建設中的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主塔承臺部分。圖/方怡輝
隨著康方灣區科技園等重點項目的落地,翠亨新區以總部經濟為主要業態,以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先進裝備制造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等為主要產業發展方向的宏偉規劃,正逐步走進現實。
作為三大核心平臺之一,翠亨新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之一,是中山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小康》記者了解到,2021年,翠亨新區將按照“三六五”的開發建設思路(“三”即三個目標,建成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六”即六個一流,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一流的公共服務配套、一流的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一流的創新創業人才、一流的產業和龍頭項目、一流的生態環境;“五”即五個平臺,打造國家級平臺、生物醫藥科技國際合作創新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試驗區、高端現代服務業總部集聚區、灣區商務旅游休閑重要目的地),致力于將翠亨新區建設成為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粵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粵港澳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載體。
中山積極參與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穩步推進高端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建設,將推動翠亨新區搭建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哈工大人工智能與無人裝備研究院、西灣國家重大儀器科學園等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打造灣區西岸在新藥創制、重大科學儀器等領域具有特色競爭力的產業技術研發高地。
扎實的產業基礎是危中求機的底氣。翠亨新區聚焦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大力開展精準招商、靶向招商和產業鏈招商,2020年先后成功引進中電建、保利長大、華潤燃氣等標桿型總部項目落地,總投資超325億元。
一切以人為本的科學布局,將營造出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軟環境。在城市建設上,翠亨新區計劃投入超500億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新客運港碼頭等基礎設施配套,目標是三年內全面建成。還規劃建設近40所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鏈條教育資源。在生態環境打造上,翠亨新區以濱河水利工程優化提升為重點,著力做好“水文章”,目前翠亨國家濕地公園首期已開園迎客,濱河水利整治景觀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未來還將形成“8個特色公園+16個戶外社區體育公園+50公里環島綠道”的超級公園體系。
2020年11月2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簽署了《共建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合作協議》,雙方擬在中山火炬開發區國家健康基地建設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此次簽約的大灣區研究院項目,擬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特殊食品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藥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及公共服務平臺,預計五年內直接帶動孵化、招引落地企業不少于20家。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有序開展國家高新區擴容,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區域創新的重要節點和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重要基地。灣西火炬,高新引領。據了解,2021年,火炬開發區也把建設重大平臺作為“頭號工程”,打造協同推進“雙區”建設的示范區、深度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先行區、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區。當前正推進火炬國家高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升級,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健康醫藥、光電、超高清視頻、智能終端和信創等產業,全力建設大灣區西岸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和高質量發展高地,打造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綜合保稅區。
2020年1月17日,華僑城成功競得歡樂海岸項目地塊,在中山城市新中心岐江新城,打造涵蓋科技娛樂、創意文化、休閑美食、旅游購物、生態濕地等多種功能的大型文旅綜合項目——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總占地面積近30萬㎡,總投資額約80億元,預計2023年后建成開放。2020年12月25日開放的首個項目——華僑城城市展廳,是對外展示華僑城歡樂海岸規劃及中山歷史文化脈絡的窗口,也是華僑城打造的全新的文化藝術地標。
岐江新城是中山未來發展的重要核心區域,重點打造的三大戰略平臺之一,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包括石岐區、東區、火炬開發區和港口鎮的部分區域。岐江新城未來將形成“一心四核,兩軸三片,多廊道多節點”的空間結構,將成為中山市城市新客廳、商務中心,集聚金融、科創、文化、生態、醫療、教育等高端要素,打造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蘊、宜居生態、復合高效、活力多元的城市中心區。石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坤滿介紹,中山歡樂海岸項目是對岐江新城規劃中“休閑文化旅游區”片區定位的具體落實。該項目將有利于提升中山的城市競爭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引領中山生活品質的變革,煥發中山文化的全新活力。
面對深中通道啟動建設、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重大歷史機遇,中山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岐江新城,而石岐總部經濟區作為岐江新城中央商務總部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被打造成中山市總部經濟騰飛新高地和城市轉型發展的新標桿。吳坤滿表示,石岐擁有優質的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可建設高端服務業發展平臺未來服務于結算中心、研發基地、人才培訓、金融服務等領域,并依托深中通道等交通路網的建設,著力吸引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優質企業外溢落戶。
梁小姐是土生土長的中山人。她坦言,過去在中山游玩沒有過夜的體驗,而各景點之間也相距較遠。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的建成,不僅能為市民帶來玩-吃-逛-睡一站式體驗,還能拉動夜間經濟,激發城市活力。中山參與大灣區建設,為梁小姐這樣的“90后”也創造了就業的機會。“一些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以前可能想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謀求發展。但這幾年,中山有了一批重點的項目落戶以后,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理想抱負,找到優秀的平臺去發展。”梁小姐說。
2020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的日子。中山澳門正攜手搭建平臺為青年創業者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公司業務在中山正快速推進,這有賴于當地政策對澳門青年創業的支持。比如,辦公場地、人才配給、資源對接、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政策,都為澳門青年創業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澳門青年、港澳平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家強說。他非常期待未來更多的澳門青年來到中山,一起創業,成就夢想。
中山作為著名僑鄉,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近百萬人。中山與澳門同處珠江口西岸,在歷史上同屬大香山地區,一衣帶水,地緣相近,文化相親。目前,澳門有超過16萬市民祖籍為中山,約占澳門總人口四分之一。
中山市發展改革局(市大灣區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全面務實推進與澳門的產業、科技、民生等合作。近年來,中山與澳門簽署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推進青年創新創業、澳門科技大學合作辦學等多項框架協議,形成了推進項目合作的良好工作機制。新的一年,兩地將推動科技產業合作、教育醫療領域、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民生服務等合作不斷深化拓展。

正在建設中的康方灣區科技園。圖/楊俊堅
在科技產業合作方面,澳門安信通公司發起建設的機器人透明工廠項目已于近期在翠亨新區落地動工,澳中致遠投資發展公司在火炬開發區投資建設了1.8萬平方米的澳中致遠火炬創新園,建成葡語系國家特色產品展示中心等。
在教育醫療合作方面,澳門科技大學方面與中山正在合作推進澳門科技大學(中山)項目建設,與中山火炬職院共建機器人學院,與中智藥業集團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山國防教基地等港澳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效應不斷發揮,累計接待服務澳門青少年4萬人次。
當前,中山正加快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業空間及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已建有易創空間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中山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中山為港澳青年創業團隊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免費提供證照、社保等代辦服務,安排專業創業導師提供指導培訓、政策解讀、信息咨詢等服務。對進駐中山的港澳青年創業團隊,免收3年場地租金,提供創業扶持金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給予30萬元額度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對于孵化成功的項目,將納入中小微企業扶持范疇,適用中山全部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
為切實提高港澳居民在中山生活便利水平,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在中山三鄉鎮設立首個辦事處,2019年升格為廣東辦事處。2020年12月14日,中山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成功開展粵澳跨境電子賬單直接繳費業務,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又一創新舉措。
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士倫表示,為推動珠江口西岸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建設,中山已規劃近500平方公里范圍的片區,打造承接高端產業發展的新平臺。當前中山的優勢產業集群非常有競爭力,并且和深圳有非常強的互補性。中山從各級政府部門到企業都與深圳都有了深度對接,已經形成制度化、多層面的交流。未來隨著深中通道這一直連珠江東西兩岸的跨海通道開建后,區域間的協作也將水到渠成。而對于推進灣區城市的合作,梁士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2021年能夠加快環灣布局推進。環灣城市除了交通路網的布局外,還可以打造文化帶、高新技術產業帶、生態休閑帶等,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高效互聯互通。”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