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打關家垴這一仗?彭德懷說:“在敵軍‘掃蕩時,日軍一般用一個加強營附以偽軍為一路,我總想尋機殲滅敵軍一路,使敵軍下次‘掃蕩不敢以營為一路,迫使其‘掃蕩的時間間隔擴大,有利于我軍民機動。”
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如八路軍當時打了一些與自身裝備不匹配的陣地戰、攻堅戰,導致自身傷亡過大等。關家垴戰斗就是其中極具爭議的一戰。
為何非要在此時大打殲滅戰
自百團大戰打響以來,華北日軍損失慘重。從1940年10月6日起,日軍開始報復性“掃蕩”。在“掃蕩”過程中,日軍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牲畜和糧食就搶或焚毀,水井用后則一律封埋或下毒,就連老百姓日常用的鍋碗瓢盆和農具也被砸碎、砸爛。
日軍的殘忍與暴虐激起了彭德懷與左權等八路軍領導人的憤怒與仇恨,他們準備尋找機會消滅一兩路進犯的敵人,打擊其囂張氣焰。
日軍或許是有所覺察,連夜占領了關家垴。關家垴位于太行抗日根據地的腹地,易守難攻。
10月30日凌晨4時,八路軍總部指揮所發出了總攻擊信號。片刻間,槍聲大作,殺聲震天。由于地形過于復雜險要,日軍武器精良,八路軍每攻下一個陣地、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一些指戰員見戰友先后倒在了自己的面前,不禁怒火中燒,即使負了重傷也不下火線,誓要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八路軍進攻受阻,且傷亡較大,這令在前方指揮作戰的陳賡(指揮129師385旅一部等)坐立不安。他對是否要繼續攻打關家垴產生了猶豫。隨后,陳賡撥通了電話,想說服彭德懷(指揮總部炮兵團山炮連),但彭德懷堅持要打。這時,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劉伯承(和鄧小平一起指揮129師386旅)鑒于八路軍各攻擊部隊損失較大,也打來電話,建議部隊暫時撤圍,另尋戰機。
彭德懷為何非要在此時打這一戰?在長期的反“掃蕩”中,彭德懷發現了敵人的一個規律——進行“掃蕩”的一路日軍通常由500人左右的一個大隊組成。他認為,如果八路軍能隨時或者在不利的條件下殲滅日軍的一個大隊,敵人就不敢那么囂張。因此,他特別重視殲滅日軍一個大隊的機會。而當前就是這樣一個機會。所以,彭德懷對劉伯承說:“敵人援兵正在逼近,一旦放虎歸山,日軍立刻就會得到援兵的接應?!薄澳蔷鸵院笤偈帐八?!關家垴的地形對我不利,我軍傷亡太大了!”劉伯承回道。但彭德懷仍堅持打下去。
最后,劉伯承也有些生氣,對彭德懷說:“你這是賭氣,蠻干!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彭德懷也發起了脾氣:“拿不下關家垴,就撤銷129師的番號,殺頭不論大?。 ?/p>
“不打這一仗,政治上損失太大”
電話另一邊的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知道彭德懷又來了犟勁,一時間都有些進退兩難??偛恐笓]所里的左權見彭德懷發如此大的脾氣,指出他不該如此。彭德懷也有些后悔:“等打完仗,我親自向劉師長道歉。如果他不原諒,我就學廉頗去給他負荊請罪!”彭德懷的坦誠,令左權等在場的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此時,鄧小平走近劉伯承,冷靜地說:“我認為,這一仗該打!”劉伯承感到意外,不解地看著鄧小平?!安淮蜻@一仗,政治上損失太大!”鄧小平說。劉伯承扶了扶眼鏡,問:“政治上?”鄧小平點了點頭:“打仗,說到底是打政治仗。有些仗,看起來有便宜可討,但政治上不利,有便宜也不能打!有些仗,明知道很難打,傷亡大,要吃虧,但政治上需要打,那也非打不可!我看關家垴戰斗就屬此類的仗?!眲⒉新牶螅ⅠR和幾個團干部商量如何才能攻上關家垴。
不久,劉伯承有了主意:“挖暗道,通上去!”眾人一聽,茅塞頓開。隨后,經過激烈的肉搏,日軍大部被殲。11月1日,日軍1500多人的增援部隊,在10余架飛機的掩護下逼近關家垴。鑒于關家垴被圍之敵已基本被殲滅,來援之敵又過多,彭德懷與左權命令部隊撤出戰斗,殘敵60余人在援敵接應下倉皇逃走。
關家垴戰斗之類的作戰是否該打
關家垴之戰,八路軍以劣勢裝備對武器精良的日軍實行攻堅戰、陣地戰,共殲滅日軍岡崎大隊400余人,大隊長岡崎歉受也被打死。這次戰斗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基本上結束了日軍一個大隊可以在抗日根據地內橫沖直撞的局面,日軍的小股部隊再也不敢輕易出動。陳賡說:“這次勝利告訴敵人,太行山并不是無人之境,可以由他們大搖大擺、橫沖直撞的?!辈贿^,八路軍在這次作戰中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共傷亡600余人。這也是此次戰斗引起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說,關家垴戰斗中,彭德懷來了犟勁。在隨后的幾年抗戰中,中共中央及一些八路軍將領從總結教訓的角度,指出了百團大戰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對于諸如關家垴戰斗之類的作戰到底是否應該打,大家提出了不同意見。
為了表明個人對百團大戰的看法,彭德懷曾親自找到毛澤東就此問題交換意見。他說:“我認為,華北抗戰基本上是執行了中央的正確路線的。”毛澤東則說:“不,不是什么基本上,而是執行了中央正確路線的?!迸淼聭延终f:“百團大戰后期,在反‘掃蕩作戰中,太行區有兩個旅(即參加關家垴戰斗的385旅、386旅)打得比較艱苦些,傷亡也比較大。”毛澤東則說:“戰爭總是要有傷亡的,最主要的是通過戰爭鍛煉了我們的部隊?!?/p>
后來,彭德懷在其自述中也談到為什么要打這一仗:“在敵軍‘掃蕩時,日軍一般用一個加強營附以偽軍為一路,我總想尋機殲滅敵軍一路,使敵下次‘掃蕩不敢以營為一路,以使其‘掃蕩的時間間隔擴大,有利于我軍民機動。我這一想法是不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因部隊太疲勞,使戰斗力減弱了,使129師傷亡多了一些?!?/p>
當年曾參加這次戰斗的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團長歐致富回憶說:“彭老總堅持要打關家垴戰斗還有一個意圖:八路軍是堅持敵后抗戰的主力軍、正規軍,不但要會打游擊,必要時也得猛攻堅守,頑強拼殺,敢于啃硬骨頭?!?/p>
(《黨史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