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欣 劉紅霞 鄒多為 杜靜
2020,極不平凡,一個“極”字道出艱難險阻之不易,也飽含非凡成就之難得——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這一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重沖擊”前所未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空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領航定向,駕馭“中國號”經濟巨輪破浪前行……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中國剛剛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幾天前,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發了這樣一篇文章,稱中國亮眼的經濟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11個月,民間投資增長0.2%,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0.3%……
繼GDP、投資、外貿、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相繼轉正后,一個個新增“轉正”數據,印證中國經濟復蘇基礎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評價:中國經濟持續復蘇,這是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
越來越多指標“轉正”,是特殊之年中國經濟交出亮眼答卷的一個縮影——
經濟逐季改善,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元,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兌現承諾,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保障民生,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深化改革開放,海南自貿港建設啟航,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功簽署……
這份中國答卷有多珍貴?
要讀懂它,先要認清,人類歷史坐標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怎樣的存在?
美國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蘇世民說,他曾親歷過7次大規模的市場下滑或衰退?!芭c其他幾次不同,這次疫情沖擊導致的經濟危機是百年難遇的危機?!?/p>
近百年來,世界經歷了若干次大的經濟金融危機。往遠看,有1929年經濟大蕭條,往近看,有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但論沖擊,都難與這次疫情相比。
“疫情會導致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說,“疫情持續越久,封鎖措施持續時間越長,經濟衰退程度就越深,恢復難度就越大?!?p>
2020年12月22日,黃驊港煤炭碼頭的裝運設備在工作中。位于河北滄州的黃驊港是我國重要的電煤輸出港。進入12月以來,港口提高電煤周轉率,增加電煤供應,日均電煤出港50萬噸左右,全力保障南方火力發電廠的用煤需求。圖/王民
疫情下,全球流動按下“暫停鍵”。一場席卷全球的歷史性危機,影響幾乎波及所有行業、所有人。
對比過去,這次疫情的影響為何如此之深?
2020年全球經濟遭受的沖擊既不同于1929年經濟大蕭條,也不同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帶來的影響,而是面臨著供給中斷和需求萎縮的雙重沖擊,困難可謂前所未有?!涨罢匍_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分析指出。
多位受訪專家說,從需求端看,為防控疫情采取的封鎖及社交隔離措施導致經濟活動驟降,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都受到嚴重沖擊。從供給端看,疫情防控極大限制了人員流動并對相關國際貿易與投資造成直接沖擊,全球產業鏈陷入“斷鏈”危機。
相比以往,這次疫情的沖擊到底有多嚴重?
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經濟產出累計損失將達8.5萬億美元,幾乎抹去過去4年的全部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
全球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9.2%,降幅或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下降幅度;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49%,達到近20年來最低……
2020年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將衰退8.3%,印度經濟將衰退10.3%……IMF作出一系列悲觀預測。
歲寒知松柏,疾風識勁草。寒氣逼人中,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注入來之不易的暖意。
2020年12月23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稱中國以“快于預期”的速度實現復蘇,預計今年經濟增長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報告預計,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歷經疫情沖擊后的中國經濟之于世界的分量不減反增!
回望中國經濟發展歷程,從1998年抗洪災到2003年戰“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從1997年遭遇亞洲金融危機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再到近年來經歷中美經貿摩擦……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經濟危機,在經歷一次次狂風驟雨洗禮后,中國經濟越是艱難越向前,發展更有韌勁。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積極為全球提供防疫物資,僅口罩就超過2000億只,全世界人均30只;全力以赴推進新冠疫苗研發,為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作出中國貢獻;中國堅定不移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持其他國家穩定市場……
“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球樹立了榜樣,也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
2020年12月21日,冬至。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寒風中一架客機緩緩駛出停機位、滑入跑道、加速、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