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婉華
近日,《小康》記者走訪了珠海農控對口幫扶的廣東省茂名市林頭鎮文車、木院兩村的脫貧成效情況。步入林頭鎮文車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橙色三層樓文車幼兒園、一條條通達整潔的道路……隨處可見一幅幅美麗的山村畫景。
這條河流名為“文車河”,屬于沙瑯江支流之一,約有8公里。兩年前,該河段垃圾堵塞、河水污染嚴重、河堤長期沒有維護,橋梁松垮破敗,村民安全受到威脅。珠海農控協調多部門疏浚河床,架設圍欄,河堤硬化,河岸種上上檔次的花木,興修水利,造福于民同時把整個文車河建設得美輪美奐。據悉,珠海農控在文車村河邊水利工程投入資金20萬元,建成后能有效解決全村近1000多戶約1300畝良田荒種問題,是富民、利民、惠民的重要工程,解決多年來田無法耕,地沒法種的局面。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珠海農控黨委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基層黨支部沖鋒在前。木院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吉廷介紹,通過建立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宣傳長欄等,木院村前后投入約20萬元提升村級整體黨建標準,加強黨建宣傳力度,營造良好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氛圍。該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以黨建為引領,黨員帶頭,每個黨員聯系若干個農戶,了解群眾所想,為民解憂。此外,還建成黨建扶貧學習園地,設立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黨員活動室、中心黨員服務示范點,并結合農村黨員遠程電教平臺,加強黨的政策、方針的宣傳,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目前,木院村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新路子,通過“黨建+扶貧車間”等發展模式,改善村容村貌。擺脫了貧困,村集體有錢了,老百姓也富裕了,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讓老百姓受益良多。漫步珠海農控對口幫扶兩村,處處是風景,人人有精神。放眼望去,希望無限。
記者了解到,珠海農控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魚漁雙授,智志雙扶”,實施“造血式”扶貧,以產業帶動脫貧的方式,開創了多項帶動能力強、受益人口多的幫扶項目。
珠海農控在“十三五”期間對口幫扶廣東茂名文車、木院兩村扶貧工作。其因地制宜建設扶貧產業項目,最大限度發揮產業項目效益。珠海農控引進的澳寒羊養殖項目落戶林頭鎮,成為全省首家澳寒羊扶貧產業養殖試點項目。

珠海市領導調研扶貧產品。
澳寒羊科研產業示范基地項目于2018年1月開始基建,5月底完成一期項目建設驗收,并于7月投產引進了國外“澳洲白”種公羊和400頭山東“小尾寒羊”種母羊進行雜交配種規模化科研生產“澳寒羊”,同年12月第一批澳寒羊小羊出生,生產試驗取得完滿成功。目前,“澳寒羊”年出欄量約有1500頭。
由于“澳寒羊”具有繁殖率強、生長速度快、產肉率高、肉質好、易飼養等特點,一只“澳寒羊”飼養6個月后,重量便可達90斤;基地還聯系了專門的公司來對口收購,保證該項目的可持續創收,這的確是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除了澳寒羊科研示范養殖外,珠海農控還推出了黑山羊帶動貧困戶養殖項目。由基地精心繁育、引進黑山羊優良品種供應給貧困戶自主養殖,生產全程進行免費培訓和技術指導并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養殖保險,羊只育成后基地提供保底價回購銷售承諾,兩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不但能拿到年底產業分紅,而且還能通過黑山羊戶養殖獲得收益,預計年戶均增收4000元,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保障。
珠海農控扶貧辦副主任兼文車村第一書記唐曉滿介紹,截至2020年4月,珠海農控幫扶文車村貧困戶99戶286人全部脫貧,有勞力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32.5元,比幫扶前增長334.43%。幫扶木院村貧困戶86戶238人全部脫貧,有勞力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833.02元,比幫扶前增長289.67%。兩村實現了相對貧困村相對貧困人口“雙退出”。
而在東西部協作方面,珠海農控按照珠海市幫扶云南怒江的要求,結合企業實際和優勢,多舉措幫助怒江發展特色產業。珠海農控作為珠海國有農業龍頭企業,有著良好的資源優勢和種養殖專業人才優勢。珠海農控怒江公司注重發揮優勢,與怒江州相關企業合作建設產業基地,讓合作方和當地農民在合作經營中學技術、學管理、學經營。
珠海農控助力怒江州5萬畝綠色生態蔬菜基地建設。2018年10月,投入資金926萬元,與蘭坪縣當地公司合作建設蘭坪通甸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目前,該基地已成為怒江州面積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蔬菜產業基地。2018年1月份,投入300萬元,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與蠻英村合作開發1000畝冬早蔬菜基地,種植冬早蔬菜,有效促進了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珠海農控進行高黎貢山豬擴繁養殖,該項目成為怒江特色產業,為當地找到了全面振興的新路子。其還投入300萬元資金,與云南侯鼎號茶業公司合作建設現代化茶葉加工廠,通過聘用貧困村民種植、加工,提高貧困群眾收入。另外,珠海農控出資2100萬元與瀘水市政府合作,引進珠海農控的種羊,設立澳寒羊·黑山羊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
珠海農控是為珠海、澳門市場主要農產品保供給、惠民生重點企業,有良好的農產品供銷渠道。2018年初,珠海農控集團協調怒江公司與下屬珠海市菜籃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菜籃子公司”)對接,將怒江產品外銷珠海。
《小康》記者來到位于珠海市中心的對口幫扶地區名優農副產品專業銷售市場(以下簡稱“星園扶貧市場”),來自扶貧地區的特優農產品琳瑯滿目。其中云南怒江的眾多農產品在貨架顯眼的位置,吸引市民購買。流通平臺的搭建對暢通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被幫扶地區的農戶增收脫貧有重要意義。藉此批量引進的綠色、生態、健康農副產品,也豐富了市民“菜籃子”供應。
據悉,珠海菜籃子公司在下屬星園扶貧市場設立1000多平方米的怒江農產品專柜,在珠海媒體長期宣傳怒江農產品,并通過舉辦20多怒江農產品展銷會、開展怒江農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超市、進社區食堂“五進行動”。
珠海農控還與下屬物流園公司對接,充分發揮該公司供港澳鮮活農產品快速通關園區的優勢,在橫琴口岸設立怒江產品展銷館對接大灣區市場。另外,其投入扶貧協作資金500萬元與上江鎮政府合作建設冷凍冷藏、冷鏈物流和加工設施。
2020年11月10至12日,珠海農控牽頭聯系怒江州供銷社,舉辦了2020年“峽谷臻品·美麗怒江”名特優產品廣州推介展銷會,銷售來自怒江州的3000多種名優特農產品,合同金額3000多萬元,為更多的怒江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珠海市農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軍在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說:“除了線下的活動,我們還致力于線上的消費扶貧。”珠海農控在京東商城線上建設“中國特產-珠海扶貧館”,發展“互聯網+合作社”種養基地、物流倉儲基地,促進進村入戶電商平臺、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拓寬市場網絡。另外,茂名文車、木院兩村加盟“一村一店”電商平臺,實現網點覆蓋到村。
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長期堅持還可以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就此,珠海農控也非常重視就業扶貧。
針對云南怒江的情況,為了解決特困家庭“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珠海農控怒江公司采取通過農控集團向珠海企業推薦安置農民工,用工資收入解決溫飽問題,并按照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目標,搭建安置就業平臺,將怒江扶貧“前線”與珠海農控“大后方”對接,形成人員組織、輸送、安置、管理“一條龍”接力服務。
“組織怒江勞動力外出打工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怒江人文化偏低,不會講漢語,害怕外出,傳統上沒有出遠門的習慣。對此,珠海農控怒江公司協調珠海農控及相關部門提供一系列服務。這能穩定人心、穩定崗位、穩定就業。從而,達到穩定收入、穩定脫貧、振興鄉村的目的。”肖軍說。
為了怒江青年安心珠海務工,2018年2月,珠海農控與珠海市多部門聯動,創立“怒江員工之家”,未找到工作的人員吃住免費;定期進行務工基本能力和城市生存能力等應知應會培訓;每逢傈僳族的“闊時節”等傳統節日,安排有民族特色的趣味游園,篝火節等活動和免費聚餐,使怒江務工人員到了珠海有吃住、失業以后能“充電”,逢年過節有活動,使他們感受到離土不離鄉,異鄉有親朋。從而,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城市人的生活。3年來,共轉移怒江青年到珠海就業672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3938人。
對于茂名文車、木院兩村,珠海農控則抓技能促就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保障。2020年共兩村各舉辦技能培訓班6場,組織兩村貧困戶參加招聘會1場,兩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全部參加技能培訓,培訓率100%;
截止至2020年11月10日,文車村共有精準扶貧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數120人,其中在珠三角地區務工53人,茂名就業42人,其他地區11。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就業率為88.3%。木院村共有精準扶貧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數78人,其中在珠三角地區務工40人,茂名就業37人,木院村精準扶貧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就業率為98.7%。
如今,珠海農控扶貧工作碩果累累,2019年扶貧工作隊獲評廣東省扶貧辦頒發的“廣東省脫貧攻堅2016-2018年度突出貢獻集體”,2019年獲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發的“2019年度中國脫貧攻堅與精準扶貧十佳案例”獎,2020年6月,珠海市農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2019年度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銀獎”,“2020年農控怒江投資公司被評為脫貧攻堅明星企業”。
由上述可見,珠海農控發揮國有企業資源優勢、專業人才優勢、產品流通優勢,通過產業幫扶、消費扶貧、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等系列舉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推對口幫扶地區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