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嚴姝霞 陳桂蘭 瞿艷




[摘要] 目的 介紹一種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在急診患者轉運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某三甲中醫院急診搶救室2019年3—11月需要轉運的吸氧患者150例,3—5月50例為對照1組,6—8月50例為對照2組,9—11月50例為觀察組,對照1組采用氧氣袋,對照2組采用普通的氧氣轉運架,觀察組采用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比較三組患者在轉運途中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的次數、患者滿意度和轉運所需時間的差異。 結果 通過使用改良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觀察組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的次數、轉運所需時間明顯小于對照1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1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使用便攜式氧氣裝置轉運架,能節省轉運時間,保證患者持續吸氧,減少轉運相關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轉運滿意度。
[關鍵詞] 轉運;氧氣瓶;轉運架;危重癥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59.7?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2-018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 portable oxygen cylinder transfer rack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patient transfer. Methods A total of 150 cases of patients receiving oxygen inhalation who were in need of being transported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19 in the emergency room of one of the tier thre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were selected.50 patients who were transported from March to May were sel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1,50 patients who were transported from June to August were sel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2,and 50 patients who were transporte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were sel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1 was given an oxygen bag, the control group 2 was given an ordinary oxygen transfer rack,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 portable oxygen cylinder transfer rack.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oxygen cylinder and the oxygen tube being separated during the transfer,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transf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By using the improved portable oxygen cylinder transfer rack,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oxygen cylinder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oxygen tube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transf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wo control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a portable oxygen cylinder transfer rack can save transfer time,ensure that patients continue to inhale oxygen, reduce transfer-related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ransfer.
[Key words] Transfer; Oxygen cylinder; Transfer rack; Critical patients
院內安全轉運是指患者因診斷或治療需要進行院內轉運的情況。有文獻[1]報道,雖然院內轉運比院際之間轉運更普遍,但院內轉運沒有被給予相同程度的重視。院內轉運時危重患者易出現血壓改變、血氧飽和度(SPO2)下降、心律失常等[2],其中以SPO2降低最為常見[3-4],發生率高達64.3%[5]。持續穩定給氧是保障危重患者得到有效、正確、安全救治的關鍵,保障危重患者成功轉運的重要環節[6]。目前臨床常使用的吸氧裝置為氧氣袋和便攜式6 L氧氣瓶,但便攜式6 L氧氣瓶與氧氣袋均不能很好地隨車固定放置,容易滑落,需由專人照應,氧氣袋內氧氣是通過大氣壓的作用自動排出,吸氧流量的大小不好掌控[7]。目前,臨床大都使用便攜式氧氣瓶,有氧流調節閥可以彌補氧氣袋對吸氧流量不能掌握的不足[8]。但是,便攜式不易調節裝置高度而且搬運費力,既導致轉運過程中耽擱時間,也可因轉運途中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對患者造成傷害。為解決以上問題,筆者設計了一種便攜式氧氣裝置轉運架,可妥善固定氧氣瓶,持續穩定供氧,保證患者在轉運期間接受安全有效準確的氧療。經臨床使用,應用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11月在某三甲中醫院急診搶救室收治的吸氧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患者類型為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心肌梗死等。將3—5月50例為對照1組,6—8月50例為對照2組,9—11月5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4.2±6.2)歲。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6.2±4.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1組患者急診安全轉運中使用鼻導管吸氧,轉運裝置為氧氣袋,對照2組患者急診安全轉運中使用鼻導管吸氧,轉運裝置常規使用便攜式6 L氧氣瓶,為廠家配備塑料推車。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急診安全轉運中使用鼻導管吸氧,轉運裝置使用改良后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設計圖見圖1。
1.2.3 使用方法? 打開氧氣瓶轉運架上的活動環扣,同時將氧氣瓶放置于氧氣瓶固定架內,托運架鉸鏈卡插插在轉運工具床旁,根據轉運工具高低調節拉桿高度,確保萬向輪隨著轉運工具前行方向同步運行,保障轉運途中安全用氧。到達轉運目的地后,能較輕松將帶鉸鏈卡插打平,拉動便攜式氧氣筒轉運托架拉桿即可使氧氣瓶轉運架與病床分離,隨意推動。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在轉運途中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的次數、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患者轉運所需的時間的差異[9]。護理滿意度評分非常滿意為≥95分,比較滿意為94~75分,不滿意≤74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患者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次數的實際效果比較
經非參數檢驗,三組患者氧氣瓶與氧氣管分離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在氧氣管分離次數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見表1。
2.2 三組患者轉運所需時間比較
觀察組使用氧氣袋轉運所需時間均小于其他兩組,且觀察組所需時間最短。由此證明,通過轉運架的使能明顯縮短患者轉運時間,同時使用便攜式轉運架優勢更加明顯。見表2。
2.3 三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通過三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統計,滿意度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法對患者及陪同人員進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越滿意。使用便攜式轉運支架患者的觀察組滿意度最高,說明便攜式轉運架的使用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減少護理糾紛發生。見表3。
3 討論
3.1 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可以減少轉運過程中氧氣瓶與氧氣管脫管次數,保證患者持續穩定用氧,提高用氧安全
急診危重患者經過早期醫院救治后,因為后續診斷、治療的需要,通常存在院內轉運環節,即患者從ICU轉移到檢查科室、病房等地點。轉運過程中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容易影響患者安全,且轉運時間長短不等,短則幾分鐘,長則十幾分鐘。較長的轉運時間于治療急診危重患者不利。有文獻報道,院內轉運能增加重癥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轉運的患者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險,其中氧氣供給不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10]。傳統氧氣袋轉運,護士以雙手擠壓氧氣袋,雖比較方便,但壓力不易計算,氧氣流量難以調節,特別是針對重癥需要持續氧療患者易造成影響,不能保證患者有效吸氧。轉運過程中由于醫護工友人員配合及其他人員出入電梯等因素影響,轉運人員存在用力不均,步伐不一致,導致推動氧氣筒人員步伐滯后,容易使氧氣管從氧氣筒連接處分離松脫,從而出現危重患者不能進行正常氧療的現象,成為轉運患者的重大隱患。危重患者未能進行合適氧療,進而容易造成醫療糾紛的發生[11]。當轉運將氧氣袋作為患者供氧裝置時,氧氣袋不能很好地隨車固定放置,容易滑落,需由人專門照應,當氧氣袋壓力降低時,給其加壓是靠護理人員手壓來進行操作,費時費力,吸氧流量的大小也不好掌控[12]。改良后轉運裝置架具有避震系統,能減少因轉運過程中顛簸導致的吸氧管脫落,有效保證患者能持續穩定用氧,保證安全;同時將氧氣筒固定,避免牽拉移位,有效保證其固定性。應用過程中,筆者發現通過使用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直接固定于患者轉運床床邊,減少人力資源消耗,同時減少儀器準備等待時間,便于臨床操作使用。
3.2 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可以節省轉運時間
急危重癥患者轉運前,轉運護士應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評判性思維與前饋管理相結合,等到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進行轉運,轉運途中盡量維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轉運中較多不良事件的發生,容易受患者病情、儀器設備、使用藥物及轉運人員資質經驗等因素影響,需要科學的方法管理轉運物品,將所需用急救物品集中放置。護理人員將常用轉運用物按照區間放置,注重對物品有效期查看,急救轉運時能節約物品準備時間,有效節約轉運物品準備時間[13]。由專人定期核查,使用轉運架上定制轉運工具箱,將所有急救搶救物品集中在專用箱內,轉運箱表面貼有專用指引,指定專人定期檢查,使其處于備用狀態。院內轉運前的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需要準備工作非常繁瑣,對于低年資年輕護士來說,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臨床應用過程中,將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急救物品準備列入每周周事,定時清點、專人負責,節省物品準備時間,減少等待過程,利于轉運事件完成。對轉運中所需要的物品及儀器進行梳理,制定了更加合理、安全、高效的物品定置方式。通過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使用,使護士在危重患者轉運過程中能夠把物品高效準備,避免遺漏。最終影響的是工作人員的行為習慣,通過長期的學習、訓練和適應,護理人員工作的嚴謹程度和規范化程度有所提高,在轉運時準備物品做到緊張有序、忙而不亂,提升醫護人員素養。通過使用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克服了以前院內轉運所需用物雜亂、沒有歸置部分,減少護士特別是年輕護士,在院內轉運途中未攜帶重要搶救物品的缺點,使用后未發生患者在院內轉運途中因物品不齊而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保證轉運患者安全。
3.3 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可以提高轉運過程中患者滿意度
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可以提高轉運過程中患者滿意度,但因為一些轉運過程中其他干擾因素,轉運過程中因工勤人員協調、電梯等待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危急重癥患者轉運體驗,因此提高滿意度效果不明顯,對于此方面將做進一步研究。
3.4 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優點
持續給氧是保證危急重癥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救治關鍵因素,保證成功轉運的關鍵環節[14]。危重患者在院內轉運過程中,為了維持平穩的血氧飽和度及過程中病情變化急救的需要,需要配備專人推送便攜式氧氣鋼瓶,連同患者一起轉運,如遇特殊時間段,如晚夜間、中午值班或節假日,此時值班人員減少,需要呼叫備班人員時,會出現等待二線及增援人員到場,很大程度上影響危重患者轉運,造成護理安全意外事件的發生[15]。使用改良后的便攜式氧氣筒轉運托架可利用鉸鏈將氧氣筒固定在病床減少轉運時醫護人員支出,便于轉運過程中醫護人員集中精力監護患者病情與實施搶救,避免醫護人員因處理給氧不到位而出現的安全隱患。
轉運架保證轉運途中準確給氧、節省人力,氧氣瓶轉運架隨轉運工具的高度調節拉桿長度,鉸鏈卡插將轉運架穩妥固定在轉運工具上,減少人員拉動,節約人力,讓護士有更多精力觀察患者的病情。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將小氧氣瓶放置于氧氣裝置固定架內,解決了推動氧氣瓶帶來的不便;改進萬向輪、防滑減震墊、可伸縮型拉桿、鉸鏈卡插可以使妥善固定小氧氣瓶,保障用氧安全,及時給氧。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加蓋儲物裝置,轉運期間物品放置整潔有序,遇到突發事件時,及時拿取備用吸氧物品,避免延誤搶救時機。便攜式氧氣瓶轉運架的設計與應用,利于臨床使用,便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鄧先鋒,楊霞,喻姣花,等.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最佳證據總結[J].護理學雜志,2020,35(19):56-60.
[2] 胡英莉,胡宇凡,張立新,等.急診護理人員對危重患者院內轉運工作的認識[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9):2311-2315.
[3] 班宏波.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3):102-103,106.
[4] 金巧.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呼吸科危重患者轉運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9):45-46.
[5] 周愛珍.急診科機械通氣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1):95-96.
[6] 韋敏儉.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4):34-35.
[7] 張佳佳,梁世景,羅詩婷.ICU患者院內轉運檢查的風險與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24):4343-4346.
[8] 廖飛娥,劉寶儀,范小龍.院內安全轉運護理模式在急診科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雜志,2021,35(1):76-78.
[9] 劉盎,孟倩倩,張洪磊,等.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03):336-341.
[10] 吳紅青,馮霞冰,蘇艷偉.急診危重患者供氧方式對院內安全轉運的影響[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4,42(4):87-89.
[11] 王雪松,王懌梅.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過程中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36):5272-5273.
[12] 王愛華.氧氣袋雙側加壓器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3):1151.
[13] 劉晁含,付沫,丁娟,等.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最佳證據總結[J].護理學報,2020,27(15):33-38.
[14] 胡建利,陳燕,陳明君,等.氧氣鋼瓶吸氧流量和可供氧時間對照卡在危重患者轉運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19,26(23):8,22.
[15] 韓豐彩.基于安全管理模式的急診危重院內轉運流程對急診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 26(17):157.
(收稿日期: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