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悅
(廣西球類運動發展中心,廣西 南寧 530031)
三角進攻曾在世界籃壇風靡一時,在籃球戰術中有著非凡地位。前NBA主教練菲爾·杰克遜在NBA執教20個賽季,憑借三角進攻戰術奪得11次總冠軍。隨著籃球比賽對抗性的不斷增強,籃球戰術的運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已成為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訓練三角進攻戰術和戰術意識,以及三角進攻戰術在比賽中如何運用進行分析研究。
籃球三角進攻戰術的訓練和運用。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查閱有關三角進攻戰術、籃球技戰術意識的文獻資料,并對搜集到的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1.2.2 觀察法
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和戰術圖表解析,對三角進攻戰術的技巧以及技術特點進行分析研究。
三角進攻戰術是一種半場陣地進攻戰術,其中一側由三名隊員組成一個“三角”,另一側由剩余兩名隊員組成弱側進攻配合。三角進攻和固定的戰術套路不同,它在進攻中充滿機動性,根據不同的防守,三角進攻會變化出多種多樣的應對方式。隊員在解讀比賽的同時迅速做出合理的進攻方式是三角進攻成功的要素。三角進攻戰術的理論并不是簡單的掩護走位而已,空間原則、單打能力、傳球觀念與技巧、空手走位能力、空手和空手掩護后走位能力與觀念等,才是三角進攻戰術的要意。
菲爾·杰克遜在1995出版的《公牛王朝》中指出三角進攻的配合原則:①持球員必須要做到以積極跑動切入、傳球、投籃等三種威脅來突破防守。②三角進攻攻勢必須涵蓋整個半場,必須把整個隊伍都調動起來。③進攻要有空間原則。④攻勢應確定球員與球是同一目標(尋求空當或攻籃)邁進。⑤每次投籃,其他球員應有摘取沖搶進攻籃板、預防快攻的妥善布陣。⑥每次傳導球的準備攻擊都會制造防守方無法兼顧的空檔,從而獲取沖擊籃筐的機會。⑦攻勢應針對球員特性來設計。⑧參與三角進攻的球員必須在短時間內判斷出防守類型,然后選擇最有效的進攻方式去打擊對方的防守部署。
1991-1998 年,公牛隊在主教練菲爾·杰克遜的帶領下開創了三角進攻戰術的輝煌時代。1999-2011年,菲爾·杰克遜帶領的湖人隊再度開創了湖人王朝。三角進攻戰術原本設計時是以大中鋒為中心,但由于公牛隊的中鋒弱、后衛強,于是菲爾·杰克遜帶對其加以改動。以1995-1998年的公牛隊為例,由邁克爾·喬丹、丹尼斯·羅德曼、斯科特·皮蓬三人組成進攻三角。丹尼斯·羅德曼的防守能力強,每場能沖搶十幾個籃板球,進攻能力相對較弱,在三角進攻中擔當配角,主要負責傳球、掩護和擋拆;斯科特·皮蓬是個相當出色的小前鋒,是公牛隊一個進攻得分點;公牛的三角進攻是圍繞著喬丹來設計的,喬丹的進攻能力超強,他可以用任何方式將球送進籃筐。在公牛隊的三角進攻戰術中,喬丹作為軸心,帶動全隊的進攻節奏。
當時公牛隊的主要三角進攻戰術:①丹尼斯·羅德曼移動到底角,讓邁克爾·喬丹占據低位,喬丹在低位要到球之后,羅德曼為小前鋒斯科特·皮蓬做掩護。皮蓬利用掩護,擺脫防守隊員突破到籃下。喬丹的單打能力強,他在低位可以背身單打,也能給切進內線的皮蓬回傳球。②喬丹傳球給三分線45°角的皮蓬后外切到底角,皮蓬把球傳到內線羅德曼后,移動到喬丹旁邊做掩護,喬丹利用掩護擺脫防守隊員切入內線,接羅德曼的傳球完成進攻。羅德曼傳完球就做好沖搶籃板的準備。在整個三角進攻中,其余隊員不斷跑位和掩護為喬丹制造更多的機會。
2001-2003 年湖人隊的三角進攻更接近原版三角進攻。因為OK組合就是以中鋒奧尼爾為進攻核心的三角進攻,奧尼爾作為進攻核心稱霸內線,后衛費舍爾的加盟使湖人的三角進攻越發犀利,他老道的經驗成為湖人王朝的發動機。由于奧尼爾在內線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對防守隊員形成絕對威懾,他低位接應傳球之后會引起防守包夾,或者以收縮防守應對。奧尼爾在內線接到球后,費舍爾再為科比掩護,讓科比擺脫防守接應奧尼爾,這樣湖人隊就會有一個人獲得空位機會,輕松接到傳球發動進攻。
據以上成功案例分析可見,三角進攻戰術常見的進攻配合方式有以下幾種:
內線低位的進攻配合:小前鋒將球傳到低位中鋒,轉而為控球后衛做掩護,讓控球后衛在中鋒回傳球時獲得空位接球機會。接球后可以選擇空位投籃或者突破籃下。
后衛低位的進攻配合:攻擊能力比較強、能背身單打的小前鋒傳球到低位后衛。利用中鋒掩護切入底線,后衛在低位接球后隨時準備傳球給底線的小前鋒,得分后衛和大前鋒可以做無球的掩護,擺脫防守隊員接應后衛傳球。
無球隊員的移動掩護:當小前鋒把球傳到內線中鋒后,馬上移動到另一側為得分后衛做掩護,使其有機會擺脫防守隊員,縱切籃下接中鋒回傳球上籃。在得分后衛沒獲得接球機會時,轉而為控球后衛做掩護使其擺脫防守,接應中鋒傳球。
中鋒高位策應:中鋒移動到罰球線接控球后衛傳球,小前鋒移動上來給控球后衛做掩護。控球后衛利用掩護切入籃下接中鋒回傳球,另一側大前鋒移動上來為得分后衛做掩護,得分后衛利用掩護擺脫防守隊員,獲得空位進攻機會。
在三角進攻戰術中強側被嚴密防守的情況下,弱側二人的進攻配合方式如下:
弧頂得分后衛接小前鋒傳球快速啟動二人進攻:①大前鋒來到高位接得分后衛傳球,得分后衛繞過大前鋒擺脫防守接遞手回傳球,利用速度突破到內線上籃或者急停投籃。大前鋒接球后遞手假傳,轉身運球切籃下完成投籃或者上籃;被補防或者夾擊時可回傳球到切入內線的得分后衛。②得分后衛接球后,利用大前鋒的掩護直接運球到底線,大前鋒則往低位切入接應回傳球。
三角進攻常用的技術有擋拆、掩護、低位單打等。①擋拆:擋拆跑位是三角進攻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組成三角進攻陣型的外線隊員,利用擋拆外切接球投籃;也可在內線隊員高位掩護后內切籃下接傳球,弱側二人組合隨時準備好接應傳球,也可以打擋拆配合。②掩護:通過無球隊員之間的掩護,幫助隊友擺脫防守,獲得空位接球機會。③低位單打:三角進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優秀的低位球員,尤其是低位單打和策應能力較強的低位球員。
空間意識:在站位上保持合理的距離(4.5-6.0m),可拉開防守者的距離,減少進攻隊員在進攻時被補防、關門和包夾的概率。
跑位意識:無球隊員利用移動或者隊友的掩護擺脫防守,隨時接應傳球,發起進攻。
傳球意識:三角進攻戰術旨在制造進攻機會,在隊友有良好的接球機會時要及時把球傳出。
打二人掩護配合時,掩護者可以主動給隊友做掩護;被掩護者也可以主動移動到隊友的身邊,利用隊友的身體位置將防守者擋住,從而使自己擺脫防守。掩護者主動為隊友做掩護的配合方法:①持球隊員與無球隊員的掩護配合。持球隊員利用運球或者假動作吸引防守者的注意,掩護者移動到防守隊員側面擋住防守者的移動路線,持球隊員利用掩護擺脫防守。②無球隊員之間的掩護配合。被掩護者做虛晃動作吸引防守注意,掩護者快速移動到防守者側面擋住路線。在為隊友做掩護時,要保持正確的掩護姿勢和動作,掩護者與被掩護者要緊貼完成配合,不能留下間隙被防守者擠過追防。在掩護成功后,持球隊員可以選擇空位投籃或者傳球到空切籃下掩護者。
二人掩護訓練(如圖1所示):控球后衛(①)把球傳給小前鋒(③),主動為得分后衛(②)做掩護,即完成一次無球隊員之間的掩護。得分后衛(②)擺脫防守,移動到防守者X3身旁一側,為小前鋒做掩護,即完成一次無球隊員對有球隊員的掩護。訓練時球員位置可以隨機變化。
圖1 二人掩護訓練圖示
傳球是三角進攻戰術的發起點,在多變的比賽場上可選擇多種傳球方式。有球掩護時,可以選擇短傳或者遞傳;在給內線傳球的時,可選擇吊球或者擊地傳球。
傳球的方法及要點:①在任何情況下,傳球都要注意力度,特別是手腕手指撥球的力度。②控制球的旋轉,讓接球的隊友舒服地接到傳球,提升投籃手感。③保證球的飛行路線和球的落點,使傳球準確落到接球隊員的手里。④傳球的隱蔽性。在傳球之前可以利用假傳動作騙開防守者的注意,或者利用身體擋住防守者的視線再進行傳球。⑤在傳球前,可以有選擇的給隊友以暗示或明示。⑥在移動傳球時,要注意傳球的提前量。比如空切、擋拆配合時,給移動隊員傳球要根據接球隊員的移動速度、移動方向來判斷球和接球隊員的相遇點,得出傳球的位置落點。另外,還要注意球的落點要盡量避開防守隊員,應在接球隊員有空位或者卡好身位的時候傳球,以提高傳球的成功性。
在三角進攻中,大部分的進攻來自于擋拆、空切接球投籃和背身單打,或通過戰術配合得到空位投籃機會。
外線進攻:利用擋拆、空切得到空位,接球后選擇急停投籃、突破到籃底拋投或者打板投籃。急停投籃訓練要注意控制好身體的平衡、投籃手勢和力度,在遇到有較高的內線防守者過來補防、封蓋時,可選擇單手拋投。
內線進攻:籃下技術主要有轉身跳投、勾手投籃。內線進攻會比較激烈,因為防守者會緊貼上來,所以轉身時要緊靠防守者避免身體失去重心,同時保護好球,防止防守者斷球;當防守較遠時可選擇簡單的轉身投籃。
在籃球進攻中,不斷的跑位是創造進攻機會、制造得分機會的必要手段。通過有意識的積極主動的跑位為自己創造空位,或者是幫隊友做掩護。如果被一對一盯防,要主動移動到隊友身邊為隊友做掩護,或者利用隊友做人墻擺脫防守,空切籃下,隨時準備接應傳球。
三角進攻戰術是一種半場陣地進攻戰術。進攻半場的一側由三人站位組成一個三角形,另一側由兩人組成進攻配合。三角進攻是由掩護、跑位發展而來,還將空間原則、單打能力、傳球意識等融入當中。三角進攻有組織后衛把球傳到小前鋒,后衛切至底角,或者控球后衛傳球到小前鋒后,中鋒拉到底角,控球后衛占據低位等多種配合方式。三角進攻戰術主要以低位策應、高位策應、移動掩護以及弱側二人進攻配合為主。三角進攻戰術訓練主要有掩護、跑位傳切、低位單打、傳球等。
在學習三角進攻戰術時,要先明了三角進攻的概念和進攻特點,然后參考視頻或者圖解,了解三角進攻戰術中每個位置的跑位和打法,再根據每個位置特點進行針對性練習。訓練時要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三角進攻戰術的進攻思路比較簡單,但是執行起來非常復雜,要多練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