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星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引言: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民、農業、農村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新農村的建設成果。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的是建設設施完善、經濟繁榮、文明和諧、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和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缺乏專業技術型人才,在對科技能力進行吸收和運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農村居民素質,加快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了當下新農村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互聯網+背景下,已經滲透到了農村居民生活中,農村居民已經在慢慢的接受互聯網。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相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提供先進信息,培養更多的農村技術型人才,更好的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
在互聯網+背景下世界變小了,人和人之間聯系變得更加便捷與簡單,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互聯網+促進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重要動力與便捷條件。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整個市場流通模式發生了改變,并且提供給了新農村生產發展新的方向[1]。通過互聯網,農民不僅可以在網絡中對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學習;在網絡中涉及到世界各地的實時農業生產信息;專業的農業網站可以提供給農民技術咨詢服務,可以快速及時的幫助農民對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可以對其他地方成功生產經驗進行借鑒,進而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水平,提供給農業生產技術保障。
在互聯網中,農民除了可以獲取和農業生產有關的信息,還可以學習到很多致富經驗和信息、城鎮用工信息,可以有效減少農民對未知領域的不確定。經過大量的準確信息,農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致富信息進行挑選,進而不斷提升收入,改善生活質量。此外,利用電子商務流通模式,可以對流動環節進行減少,進而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對銷售收入進行提升。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農村人口中具有較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學歷的,都想要離開農村,進入到城市中,這導致了留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居民科學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而在新農村建設中,人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若人的科學文化素質較低,會嚴重阻礙新農村建設[2]。因此,對農民科學文化素質進行提升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因為農村人口較為分散,交通不夠便利,具有較大的開辦學習班難度,大部分具有學習愿望的農村居民都是自主進行學習。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提供給了農民自主學習條件。在互聯網中具有豐富的內容和資源,且互聯網運轉高速和具有較強交互性,便于農民自主學習的同時,還可以提供給農民遠程教育。農民不需要出門就可以對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互聯網學習模式較為靈活,不具備限制性,可以反復進行學習,便于農民接受與理解,進而有效提升其科學文化素質和水平。此外,在互聯網中,傳播著先進的理念與思想,有助于轉變農民的傳統理念,這對于新農村建設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農村生活不太方便,并且接受信息存在不及時的缺點,致使很多農民都在向城市遷移,城市化在改變傳統社交網絡的同時,也導致人和人之間缺乏信任感、傳統道德越來越沒落。而互聯網+的出現以及其在農村中的慢慢滲透,使農民可以接觸到先進思想與文化,使農民可以及時對社會進步與變化進行感受,有效改變了農民的心理。在農民足夠了解城市后,會理智看待城市,進而有效緩解城市化速度[3]。此外,通過互聯網,可以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可以更好的服務于新農村建設。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農村是基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對我國穩定性具有直接的影響。部分農村在偏遠地區,以至于在建設時存在較大的管理難度與服務難度。而通過互聯網建設,可以創建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對黨政工作、事務管理進行公開,可以有效提升農村日常管理科學性、便捷性。通過互聯網,可以對農村典型事跡、先進人物進行宣傳,可以號召村民學習,督促黨政干部對綜合素質、政治修養、工作能力進行提升,進而提供給新農村建設有力的保障。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黨政干部屬于領頭人和重要力量,提升其綜合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新農村政風與社會風氣。并且,在互聯網中,有娛樂節目、新聞、影視劇,可以對農村單調文化生活進行改善。在網絡中老年人可以對娛樂節目進行觀看,年輕人可以接受法制教育,提升法制意識。此外,通過對各方信息進行查看,可以開闊視野;閑暇時還可以利用網絡打發時間,有效降低打架斗毆、聚眾賭博的事情出現概率,在無形中加快了新農村建設。
在部分地區新農村建設中,把農村互聯網建設和其他區域建設劃等號,但是農村地域較為寬廣,人口密度不如城市,在管理方面較為容易簡單。加之,農村網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互聯網的推廣和使用存在較大的難度,針對一些年齡較大、接受能力較差的農民,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對使用方法與技巧進行教授,這樣才可以有效打破新農村建設的瓶頸[4]。只有對該特殊情況進行考慮,并結合實際情況解決問題,才可以有效加快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和價值。
互聯網,其是以網絡技術、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若缺乏掌握高科技技能專業人才,是很難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嚴重影響到新農村的建設、推進、管理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具備多年從事傳統管理的工作人員大多會感到無從下手與迷茫,部分工作人員雖然會使用互聯網,但是針對互聯網管理方面,也是力不從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嚴重影響到了新農村建設進程,需要及時針對互聯網管理,培訓相關人員。
現階段,大部分農村都有自己的網站。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農村居民在利用互聯網時,僅僅是被動、單純的接受信息,網頁中展示的信息也大多是上級部門下發的文件、規定、政策等,或者是轉載其他網絡文化,沒有自身的信息發布,如新農村建設亮點、農產品供給信息、農村先進個人、農村典型事跡等等。從中可以看出,互聯網信息缺少互動性,究其原因,互聯網使用與管理技術有待創新和完善。
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廣泛快速的普及,并且悄然產生了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實際上屬于一種網絡精神創造,其是基于網絡物質的創造發展,和社會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嚴重影響著社會生活[5]。農村屬于中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部門,在新農村建設時需要注重農村互聯網建設,還需要注重網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宣傳作用。相關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創建農村互聯網建設的方案和工作規劃,并根據改革要求,把網絡宣傳和傳統文化宣傳進行充分融合,在經費和人員方面加大經費投入。為了可以對建設新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決策進行響應,需要以政府為主導,以各單位為協助,在農村中對鄉鄉有網站工程進行實施和推進。鄉鄉有網站工程,屬于大型公益工程,該工程建設主要是為了把互聯網普及和應用到全國農村中,創建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進而加快建設農村互聯網。但是,在開發時需要注意一點,考慮農村的特性,對簡單易用的運行軟件進行開發,并可以利用政策鼓勵設備商、運營商、內容商等,參與到農村市場開發中,對農民使用互聯網的費用與門檻進行降低,進而有效進行網絡宣傳,加快新農村建設。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農村中有一些農民還沒有接觸過電腦,更不要說使用互聯網了,甚至還有一些農民拒絕使用互聯網。實際上,影響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原因是因為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個人思想觀念較為老舊和沒有轉變。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在新農村建設中,相關部門和人員需要注重在農村對互聯網知識進行普及,使農村居民有機會和互聯網進行接觸,對互聯網的推廣,利用網絡宣傳,加快新農村建設[6]。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展培訓班,對農村居民進行召集,指引其進行學習,利用免費上網體驗,使農村居民可以和網絡進行近距離接觸,使農村居民可以對互聯網的豐富與便利進行感受。在新農村建設中,互聯網的推廣和使用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專業的互聯網技術人員。相關部門與人員可以在農村中挑選一些具有較高文化知識水平、較強接受能力和組織能力,且對互聯網具有濃厚興趣的農村居民,利用人才激勵機制,派送這些農村居民進入到專業培訓機構中進行學習,使其可以掌握更加全面和豐富的互聯網知識、技術,進而有效促進農村互聯網建設和發展,給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農村建設需要基于農村互聯網建設,并根據農村特色與地方文化,做好網絡宣傳工作。想要更好的促進新農村網絡文化發展,需要通過網絡宣傳,對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進行服務,進而有效提升農村居民收入;加強對新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對農村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需求進行滿足。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相關部門和人員需要對農村地方文化進行不斷開發,對農村特色生活進行深入挖掘,使網絡宣傳變得更加接地氣,提供給新農村建設一條新的發展途徑。通過網絡的推廣使用,可以使信息獲取變得較為便利,但是與此同時豐富的網絡信息會給傳統道德倫理帶來挑戰。部分網民覺得,在網絡中是絕對自由的,不用受到法律道德的約束,尤其是在農村,農村居民不會受到任何約束,對大量的、各種形式的豐富信息進行接受,若這時農村居民缺少理智判斷,非常有可能發生網絡暴力、網絡違法等問題。因此,為了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快新農村建設,在進行網絡宣傳時,需要指引農村居民基于道德約束,對網絡進行使用,使農村居民可以具備辨別善惡真偽的能力。
現階段,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醫療設備落后陳舊、師資力量緊缺、相關信息資源閉塞,嚴重影響到了社會服務水平,阻礙新農村建設。針對醫療服務問題,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設置視頻會診、網絡醫療咨詢等服務功能,以便于及時準確了解病情,對醫院服務質量進行提升[7]。針對教育教學問題,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開展遠程教育,使教育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并且還可以有效控制教育成本,把一流的教學,以面對面的形式提供給學生。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創建農民和用人單位、科研院所合作發展模式,使富裕、優秀的社會資源可以被廣大農民使用,進而有效緩解農村地區資源匱乏和城鎮資源利用率較低的問題,進而縮短城鄉差距,有效提升農村居民的競爭力和素質。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對新農村建設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不僅可以提升農民生產力和素質,還可以縮短城鄉之間的差別,加快新農村建設。但是,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新農村建設中,部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意義和價值,導致阻礙了新農村建設。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相關人員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明確互聯網+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和價值,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應用措施,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價值,不斷完善新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大培訓力度,提升農村居民的網絡意識和使用能力,做好宣傳工作,更好的服務于新農村建設,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