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引言: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旅行,你有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
帶著那種久違的游離感,暫入另外一個空間,捕捉新鮮、有趣、溫暖與平凡。都說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我心里,這個地方就是帶有著數百年城市記憶的地攤街區。在2020年大考之年,為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和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不少地方都開始探索“地攤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激活“地攤經濟”的一池春水,不僅僅是特殊時期常態防控下的選擇,更是陷入冰凍期文旅行業發展的需要。
如何借勢“地攤經濟”,發展“文旅地攤新經濟”,在文旅融合發展、復工復產、重要窗口建設的道路上按上“快進鍵”,本文以開化為例,做如下探索。
傳統的“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業活動之一。而“文旅地攤新經濟”,是文化旅游業態與地攤經濟、數字經濟的融合。以“線下地攤”與“云上地攤”的有機結合為形式,對于培育打造高品質夜間經濟載體、消費業態和特色活動具有現實意義。
6月28日,開化縣出臺地攤經濟實施方案,指定夜市擺攤區域與時間。這一方案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開化縣地攤經濟的潛能,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分布過于分散,難以統一監管,影響市容市貌和打破原有區塊功能、無法滿足團隊游客的夜游需求等。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建議選擇合理地塊提前布置地攤區塊。如:開化縣“大畈地塊”。該地塊離5A級景區根宮佛國550m,面積50公頃,停車便利,現正處于規劃設計中。這里的優勢是可結合根源小鎮建設,依托根宮佛國景區夜游項目人氣,為游客和市民創造一個夜游全新景點。在地攤區塊具體劃分中,可根據居民和游客需求,劃分為1.文化區(通過文化演藝、非遺表演、文創展示、文化休閑娛樂等,打造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融合相對撞的特色文化地攤街區);2.美食區(打造 “美食不夜城”,開化特色美食、農特產品聚集地);3.創意區(引進建設一批互動全息體驗式時尚消費項目,形成一批網紅打卡地,打造具有青春潮流氣息的時尚地攤街區);4.生活區(以旅游生活商品等為主,滿足游客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需求的地攤街區)。同時,在項目跨界合作、創業空間、產品和服務延伸上可借鑒韓國的“夜貓子夜市”。
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表示“地攤經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占道經營,現在已經進入數字時代,應該發展數字化經營的新地攤經濟?!遍_化縣文旅部門在文旅大數據建設工作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我們可以搭建成型的“碼上趣開化”文旅平臺為載體,開創“云上地攤”窗口,吸納各類“線下地攤”優質商家入駐平臺。在不受時間、空間、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下,全時段在云上進行銷售,打造永不落幕的地攤經濟。
如何刺激線下地攤“云上消費”?可以采用銷售及消費獎勵政策,借力、助力,實現共贏。
對于商家而言,平臺推行頭3年,可以免費入駐碼上趣開化“云上地攤”,每年根據商品成交的訂單量和成交總金額,按比例換算,進行相應的政策獎補(在這里可以參考淘寶聯盟的淘客傭金結算法則);對于消費者而言,平臺上可定期發放電子消費券、現金紅包、發售消費一卡通,用于平臺上購買各類文旅商品;對于平臺運維而言,可以與拼多多、攜程、支付寶等大OTA平臺捆綁合作,為“碼上趣開化”文旅平臺引流。此外,在做好平臺運維的同時積極引導“攤主”借力互聯網資源,解決貨源、資金、管理等經營問題(如:阿里1688“地攤經濟”幫扶計劃、蘇寧“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京東發布“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微信支付“全國小店煙火計劃”等),做好云支付、云地圖、云直播、云管理等工作,推進文旅地攤新經濟再升級。
在經濟效益方面:根據大數據統計和分析,以餐飲、休閑娛樂、購物等為途徑,預計開化縣文旅地攤新經濟拉動年消費額超過0.5億元。同時,地攤經濟的發展,延長了游客在開化的停留時間,可以拉大文旅產業鏈的各類消費。在社會效益方面:文旅地攤新經濟的實施,預計能直接帶動本地一萬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開化縣農產品等消費,為本地農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線下地攤還將成為本地老百姓休閑好去處,增進民生福祉,是開化縣夜游經濟發展的新載體,是繼開化根宮夜宴之后的又一處夜游新景點。
在未來的一年內,通過進一步深入探索與實踐,文旅地攤新經濟一定能夠點亮夜色,點亮開化,為文旅融合發展、復工復產、“重要窗口”建設貢獻地攤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