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微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興城古城與西安古城、平遙古城、荊州古城并稱為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座明代古城,但是,興城古城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及其他三座古城。興城古城不缺乏旅游資源,無論人文資源還是自然資源,但卻一直默默無聞,這其中存在的問題值得探究。
興城古城位于遼西走廊中段,始建于明宣德三年,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寧遠州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史上的軍事防御戰中涌現了祖大壽、袁崇煥等名人,內有鼓樓、文廟、督師府等景點。
8月本是興城的旅游旺季,但是,今年不知是否受疫情的影響,整個景區游客寥寥無幾,商業街的店面開門率不足30%,連標志之一的寧遠驛館都沒有對外營業。而那不足30%開門營業的也僅是滿足當地百姓的需求,如老保店、電動車店等,這些完全不能夠引起游客的興趣。通過實地考察,現將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整個景區呈現一個“田”字型,邊線部分即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和中間的十字街區為古建筑,其余的四個格區則填滿了現代農村房屋,仍居住著大量的當地居民,而這些房屋的存在給古城的韻味打了很大的折扣。
景區內各種交通工具隨意行駛、鳴笛和停靠,汽車、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游客行走在古街道上,卻要不停給這些交通工具讓路。
東西南北的四個城門處都沒有明顯的古城介紹,缺乏必要的宣傳資料。如果沒有查閱過資料,很多游客不能夠掌握到古城的古往今來,更不會了解腳下的古街、眼前的城墻擁有那么輝煌的歷史。
從景區呈現出來的表象上可以看出,無論是景區的工作人員還是當地的居民對于興城古城的文化根源缺乏重視,也缺乏現代的經營理念。
整體的商業配套不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不多的餐飲店無論從外飾裝潢還是飲食提供上都沒有任何特色,可選擇的余地很少。整體的商業街規劃缺乏現代的經營理念,這與當地相對落后的經濟環境有關。
1.明確文化定位
每一座古城都有其文化定位,這是古城的靈魂所在。比如,平遙古城的晉商文化,西安古城的古都文化,荊州古城的三國文化,而興城應重在打造軍事防御文化。古城的歷史亮點在于明清戰事,正如宣傳語“一座寧遠古城,半部明清戰史”。
2.加大景區內宣傳力度
古城在景區內的宣傳應重在歷史文化:軍事防御文化。在景區內打造古城歷史博物館,宣講古城的故事,既可靜態的文字講述,也可通過影視還原歷史,還可增加義工講解服務。同時,在古城醒目位置立宣傳牌,講述古城故事,不斷加深游客的認知。
3.利用新媒體提高知名度
興城古城已經逐漸的被很多影視作品所青睞而成為拍攝之地,這對于當地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素材,與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借助來此拍攝的影視名星效應宣傳古城,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大家廣泛使用的社交平臺進行營銷與互動。此外,利用旅游平臺進行宣傳,游客可以在旅游平臺上購買吃住行等產品。可以參考重慶網紅城市的推廣案例。
針對目前古城內建筑凌亂,風格各異,建議政府可以加大規劃力度。在保護原有古建筑的同時,對現代的居民房產可以采取搬遷的方式遷移出古城,或者可以統一對這部分居民房屋進行改造,使其人為的與古建筑風格統一。杭州楊梅嶺村的“景中村”改造工程值得借鑒。
1.打造古城商業街
古城的商業街呈“十”字型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十”字街上的建筑均保留了古城的原汁原味。但目前商業街更多的是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而非游客的需求,缺乏特色。對于古城商業街的打造應集合傳統建筑、軍事防御歷史和現代經營理念,作為興城古城的第一個招商引資項目—寧遠驛館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招牌。除此之外,四條街道也可以以功能劃分,如東街為小吃一條街、西街為特產一條街、北街為小商品一條街、南街為綜合體驗街。
2.打造古城文創商品
圍繞古城的文化定位,可以創新出很多的文創商品。目前的興城古城作為景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門票,但進入古城是免費的,里面的重要景點是收費的,這就意味著作為景點,興城古城的盈利能力并不強。好的文創產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景區的盈利能力。故宮2017年的文創收入15億。而興城古城的故事、人物都可以挖掘出其商業價值,打造興城古城IP,在實現商業價值的同時,對興城古城的宣傳也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結:興城古城不缺乏旅游資源,足以支撐游客兩三天的旅行。人文有古城,自然有海域,休閑有溫泉,但這樣好的資源并沒有整合起來開發。對于古城,更多的人一直在談保護,但是,商業的支撐也不能忽視。只有配套的設施齊全了,游客多了,那么古城的故事才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傳承的意義才能體現。
興城古城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而發展的關鍵還在于“人”。政府人員、旅游從業人員、當地百姓的觀念,真正的認識到興城古城是興城人的文化之根,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并用現代的經營理念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