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二霞 肇慶鼎湖逸夫小學
童聲合唱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和陶冶學生的情操都具有重要作用。新版音樂新課標提出:要重視并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在近幾年音樂教材的改革中,小學高年級教材中合唱教學的內容及難度有所增加,對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經過小學低年級和中年級階段的學習,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了初步的合唱基礎。因此,教師應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實際開展課堂合唱教學,使其有較高的歌唱與合唱能力,具備較好的音樂素養。
小學教材中,與低年級、中年級相比,高年級各方面的音樂知識增加了難度,學生所接觸的合唱作品里的結構也較復雜、節奏難、音樂要素多。如高年級要求學生懂得分析合唱曲的調性、調號等,對較復雜較難的旋律要有獨立視唱的能力。因此,高年級的音樂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全面的、有深度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為學習難度較高的合唱曲目打好基礎。
為了拓寬和加深學生對合唱的認知,除了學習教材中的合唱曲目外,我們應增加學生賞析中外童聲合唱音作品,讓學生多參與合唱表演,親身體驗合唱的美感,享受合唱的樂趣,增進團隊合唱意識。如我在五年級上合唱課《歌聲與微笑》時,在學唱前,先讓學生觀看今年在肇慶學院舉行的全國合唱節比賽最優秀的合唱表演《讓夢飛起來》,一下子學生就從歌聲和表演中受到了感染。
1.用好用活教材。小學高年級尤其是五年級,由于教材中以二聲部為主的合唱內容多、演唱形式多、合唱的織體樣式多,因此,要把握好教材內容,必要時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例如,把教材中合唱歌曲的難點內容分解出來,通過分聲部范唱、模唱予以解決。或結合攻破合唱曲難點的需要,把原合唱曲進行整合加工,讓學生視唱練習。
2.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根據教學需要,編插一些多種織體樣式練聲曲、短小合唱曲或合唱片段進行各聲部的針對性訓練。這些針對性訓練要符合教學內容需要和解決學生存在問題的需要,且要節奏簡明、易唱易掌握、容易聲部間合作。
3.逐步增加訓練難度。對學生逐步增加一些五度、六度的和聲體驗、小跳進旋律、二聲部和聲音程或三聲部和弦旋律來視唱練習。
1.強化訓練唱的技能。教師要加強范唱,指導學生掌握歌唱的呼吸、換氣、發聲口型、位置、吐字咬字、連音與跳音、力度增長與消退等方法,并要在每堂音樂課都有計劃地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些方法,提高唱的質量。尤其在五年級,要切實從音準、力度、咬字吐字、聲音質量、表情等方面抓學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2.把教材中的合唱曲或單聲部歌曲改編成多種織體樣式的合唱訓練曲,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編寫短小合唱曲或合唱片段進行歌唱訓練,在提升訓練難度的同時,增大學生合唱實踐的訓練量。
例如,在教學生唱《渴望春天》這首歌曲時,采用它的主干音和難點節奏,編出一條可以訓練學生容易把握八六拍子和節奏時值的發聲練習曲:6/8 0 5 5 0 | 0 5 5 0 |0 5 5 0 |0 5 5 0 |0 1 135 | 501 13 5 | 5 0 4 0|3 . 0 0 |2 5 712 |3 . 3 0 |… 用哼鳴演唱來解決跳躍、歡快或時而舒展流暢的歌唱難點;另外,可以把這首歌編出以主干音相同有時跨三度、四度、五度甚至更寬的和聲音程的二聲部而某個地方又采取固定音型為二聲部或主干音相同的二部輪唱等多種織體樣式的合唱曲目進行合唱。
1.訓練學生的樂句感。結合教材中合唱曲目的旋律感、結構來劃分樂句,讓學生點拍歌唱,強調樂句感。在學習歌曲作品時,我會引導學生從頭到尾聽辨旋律音樂一兩遍,并讓學生對這首歌曲劃分、確定樂句。然后讓學生點著“∨”(為一拍)的動作來歌唱,以加強學生樂句感的訓練。
2.花氣力抓各聲部的和諧統一。在各聲部的演唱都準備好后,就要合起來完整地合唱。這時,教師要花大氣力抓各聲部的合,要突出抓各聲部的音色和聲部之間和諧程度。尤其對難度較大的合唱曲,必須抓低聲部的建立,把低聲部先扶起來,再加進高聲部,這樣就能使多聲部快速而有效地合成。教學方法有:1.讓學生聽低聲部范唱錄音,輕聲跟唱;2.跟老師的鋼琴彈奏的低聲部旋律歌唱,熟悉后,試著跟鋼琴高聲部旋律歌唱低聲部;3.跟隨錄音伴奏歌唱低聲部。
3.增多完整合唱的訓練量。有了上述的合唱基本功訓練后,就要在課堂上不斷增加合唱曲目的完整練習數量,適當時候還要把學生調整聲部,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不同聲部的合唱訓練。
為了強化班級合唱教學的落實力度,可以組織班級合唱比賽,以賽促練,以賽促進提高。2016年,我們在本校四年級以上的各個班都成立了班級合唱隊,共有18支合唱隊。此后,有計劃地開展合唱比賽活動,促進了有關班級合唱水平的提高。
音樂新課標體現了國家對普及兒童合唱教學的新要求。隨著音樂新課標的落實和音樂教材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音樂教師應努力探索小學高年級課堂合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合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