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寧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并將其提高到建設文化重要戰略地位。[1]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們國家重要人才資源,肩負著傳承革命文化的重要使命。多途徑、多渠道挖掘和利用革命時期積淀下來的紅色檔案,教育和影響當代大學生,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
紅色檔案是我們黨經過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形成的具有重要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包括原始文字記錄、音像資料、圖表信息、照片相冊、字畫書籍、個人筆記日記、工作年鑒等。
紅色檔案蘊涵著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和偉大的民族精神,繼承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中國眾多革命先烈捍衛國家尊嚴,維護民族獨立的使命擔當。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要培養政治思想過硬、理想信念堅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紅色檔案優秀資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的成長和發展,包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重要精神財富。將紅色檔案運用到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端正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也能夠助其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自覺抵制不良社會思想影響。
高校是為國家、社會建設輸送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陣地,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高職院校作為高技能人才輸出的主要來源,也必須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紅色檔案真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尤其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長時間革命、建設的歷史。紅色檔案資源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既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又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品德。
高職院校思政工作歷來面臨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來提高其針對性和實效性。現在,很多大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流于形式較多,未能真正發揮育人主陣地的作用。紅色檔案,因其載體形式豐富多樣,如:音像資料、圖片實物等,且這些紅色檔案有其直觀性和感染力,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更好地觸碰到學生靈魂深處,引起共鳴。
“紅色文化”尤其是紅色檔案資源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議很早就已提出。目前來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高職院校對紅色檔案資源運用不多,與實際教學貼合度不高,形式化較為嚴重,未能做到紅色檔案資源與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高度融合。
高職院校設立的“紅色”課程,只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主要是講述史實,包含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相關歷史知識,是學生了解中國革命歷史,涵養革命精神的源泉。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以小班制為主,老師們一周往往奔波在不同的教室和班級之間,很難及時更新上課內容,老師們的授課激情也得不到有效激發,而且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以灌輸為主,不能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中國“紅色革命”歷史,學生也無法切身體味到偉大革命精神,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不佳。
紅色檔案是中華民族歷史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理應被后人所繼承與發揚。通過訪談交流,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紅色”二字不陌生,也很容易將“紅色”與“革命”聯系起來,但對紅色課程內容的掌握,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他們認為不用知道的太多,平時用到的地方較少,只要期末考試能考個理想成績就行,更不用說去潛心研究。可見,高職院校學生對開設的紅色課程學習感興趣的較少,僅僅為了應對考試,對紅色文化內涵學習不深不透,這些都不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當代大學生,消息來源途徑非常廣泛,其中互聯網是他們捕捉信息的重要來源。現如今,對互聯網內容傳播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尚不完善,互聯網文化信息繁雜,廣大學生對各類信息的辨別分析能力參差不齊,容易受到不良內容誤導。再有,一些網民一味追求網站點擊率,博大家眼球,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體或新媒體對優秀紅色文化進行惡搞扭曲,這將極大地削弱紅色文化的積極影響。
當代大學生與大部分教師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都大不相同,對“紅色文化”、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等理解難免存在偏差,致使“教”與“學”之間形成溝壑,教學成效不夠顯著。
一是,檔案管理部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各地現有紅色檔案進行整合,尤其是對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檔案資源,建立健全檔案資源管理體系。比如,濟南檔案館舉行的“檔案里的硝煙--濟南抗戰記憶”、煙臺市檔案館開展“膠東紅色文化”等檔案征集活動。[2]二是,檔案管理部門要利用報刊報紙、網絡、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重點是對各地各類紅色檔案進行挖掘開發、收集整理、保護利用等。三是,各地檔案管理部門還要和學校檔案管理單位相互配合、互通有無,各個高職院校在重大紀念日、重大事件、重大節日等關鍵節點,組織學生到紅色檔案資源所在地進行現場教學,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多方式、多渠道舉辦革命教育與愛國主義活動,進一步拓寬紅色檔案的使用通道,延伸其教育意義和價值。
紅色檔案在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中的充分運用,需要多主體之間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一是,檔案管理部門與學校領導要相互溝通。需要學校領導工作的大力支持,也能使學校領導們加深對紅色檔案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推廣運用的重視程度。二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們之間也要加強溝通交流。在與廣大學生溝通時,可通過集中座談交流或與面對面交流方式,杜絕因學生個體分布較散導致信息傳播不實現象出現;并且,還要注意通過正規渠道來進行口徑統一,避免出現小道消息滿天飛。新時代大學生接觸較多的是新媒體,所以,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要做到與時俱進,通過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多種新媒體和自媒體等渠道向學生傳遞信息化的紅色檔案資源,提升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的積極主動性。三是,大學學習期間,學生訪問量最大的網站就是學校官網。各高職院校可在官網設置紅色檔案專欄,將紅色檔案信息資源按不同專題分類,將革命優良傳統、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民族精神融合,按照不同時期革命活動時間為線索,賦予紅色檔案資源以新的內涵。
其一,教育內容要形成有機統一整體。高職院校需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對現有紅色檔案進行歸納、提取,尋找和本校實際契合度較高地檔案資源,并將檔案資源與學校實際進行關聯,做到內容詳實、生動,以此來引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其二,教育產品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各地檔案管理部門、上級主管單位要結合學校學生特點,制作適合學生觀看、學習的紅色教育產品,如實物展示類、文字圖表類、音像制品類、圖片照片類紅色教育產品等。隨著“數字化”檔案建設推進,各地檔案管理部門還要加大并且還要投入資金投入,開展“數字化”紅色檔案資源庫建設,來滿足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需要。
紅色檔案運用到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中,須發揮政府、學校和紅色教育基地三者作用,建立三方聯動機制。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指導辦法,指導各高職學校將紅色檔案運用到思政課教學中。學校應主動與政府、檔案管理部門、紅色基地緊密聯系,紅色基地要積極配合學校,為其組織的紅色檔案展館參觀、紅色文化調研等活動提供便利。高職院校要開設紅色課程,選擇紅色檔案資源所在地為實踐地,讓學生重溫紅色歷史,重走紅色線路,走進革命老區、紀念館,進一步走進革命英雄先烈們的精神世界。同時,高職學校為配合紅色基地做好資源區建設,也要激勵學生發揮各自之所長,依托所學專業優勢,為紅色檔案資源區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各自力量。
紅色檔案歷史底蘊深厚,屬于優質教育資源,將其融入到學校思政工作中,能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也是當下各高職院校的使命。紅色檔案在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中的運用,能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基礎,也能有效擴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方法,確保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