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梅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
土地確權確定的是法律與政策規定范圍內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歸屬問題。這個確權過程不僅是為保護權屬主體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農民對土地擁有及使用的正當權益,也是現代農業實現規模化與產業化發展的根本和基礎。只有通過土地確權實現了對土地權屬的規范化流轉,第一產業才能擺脫小農經濟模式的束縛,探索一條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科學道路。
作為農村土地毋庸置疑的權屬主體,農民對土地擁有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合法權益。然而在現實中,不少地方多年來持續出現因為土地權屬不清導致的糾紛和沖突,嚴重時甚至出現財產與人身安全的傷害問題。顯然,這些缺陷問題已經造成了針對農民合法權益的侵害,不僅有損于農民財產權益的保障,也是新時期“三農”發展的巨大障礙。因此,做好土地確權并實現規范化流轉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出現,農村集體經濟無論規模還是數量均有縮小的趨勢。而農村集體經濟不僅是維系鄉村一級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甚至唯一的收入來源,更會因為集體經濟發展水平而影響到整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根基。
只有通過土地確權,農村土地才能充分明確公權與私權的邊界,才能通過法律手段與政策規范化操作幫助農村集體經濟挖掘更多土地資源。而農村集體經濟基礎的強大不僅有助于正常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更有利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改善村風村貌,并為踐行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不僅如此,強大的集體經濟也是突破小農經濟傳統模式束縛的有力武器,是從分散化乃至碎片化的小農經濟向全局性、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經濟轉型的助推劑。
有了土地確權的支撐,農村土地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自由流轉,這為創造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條件。將傳統模式下一門一戶單打獨斗式的農業生產集中規劃,科學設計,農村土地不僅能夠實現大型機械化的連片生產,提高農業生產自動化水平,同時,專業化利用也能使單位面積上農產品大幅提升產出率,增加農產品收益。在此基礎上,標準化生產與科學化管理還有助于農業產品不斷提升于工業產品的高質量與規模化生產。這對最大限度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顯然是最為有力的促進。而在產業化發展的實踐中,農業生產與管理也將沿著現代化與科學化的軌跡前進。這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并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與關鍵。
土地確權與規范流轉是法律與政策指導下農村土地權屬系統性發展的目的與成果,必須經由健全的法律法規與政策規章指導而實施。因此,新時期開展土地確權并實現規范流轉的前提之一當是完善頂層設置,健全體制機制。比如,從國家開始啟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伊始,青海省便開始積極探索本土化土地確權與規范流轉的各項實踐措施。而為不斷規范管理,確保土地確權過程嚴格依法依規行事,青海省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與管理辦法。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流轉試點工作方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風險保障金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管理辦法》、《工商企業流轉經營農村土地主體資格審查管理辦法》等。
這些管理制度的頒布不僅保障了本地農村土地確權與規范流轉工作的有序開展,也大幅壓縮了土地確權工作的執行時間,僅用一年半時間便完成了首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頒發。
作為利國利民的大事件,農村土地確權關乎廣大基層農民切身利益,推動土地確權實現規范流轉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加快工作速度,以優質高效的實踐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確定及登記工作,這才是實現土地確權規范流轉效益最大化的重中之重。
在各項管理規章出臺后,僅用二十一個月,青海省便完成了二十七個縣市區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涵蓋鄉鎮、村、社、農戶的數量分別達到146個、1777個、9472個、46.84萬。在268.56萬塊已經完成調查的土地上,確權面積超過二十三萬公頃。已完成確權簽字的鄉鎮、村及農戶的數量達到62個、869個、4738戶。而在持續開展的土地確權工作中,多年來遺留的矛盾問題也得到了最大程度、最快速度的解決,其中已受理糾紛數量達807件,調查處理758件,處置率高達93.92%。
在缺少足夠歷史經驗的背景下,青海省探索出一條基于試點有序推進土地確權規范流轉活動的改革道路。包括化隆、循化、民和、平安、湟中、貴德、門源、烏蘭、銅仁在內的區市縣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探索了企業流轉農村土地的管理模式,涉及到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及風險保障等多環節的監督與管理措施。同時,基于試點地區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規范流轉的平臺化管理模式試行,實現了包括發布信息、咨詢政策、簽訂合同、評估價格在內的一站式管理,為實現市場化、公開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結束語:新形勢下推動土地確權規范流轉不僅需要著眼于對各項管理實踐措施的優化,也不能忽視對農村土地權屬主體的引導與教育。也就是說,基于土地確權規范流轉促進“三農”發展的前提之一還需要強化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幫助其轉變陳舊落后的小農思想。只有從思想與實踐兩個方面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土地確權與規范流轉才能在更大程度發揮其促進“三農”發展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