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梅 威海市立第三醫院
財務管理是管理內容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隨著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高,院方的業務數量也在漸漸增多,實施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是保障醫院可以有效提供醫療服務,為醫療水平和社會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做出貢獻的基礎條件。為此,醫院需就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在提升運營效率之余,也能為大眾的健康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精細化管理是指在原有的財務管理基礎上對主要管理內容做定量化和細微化處理,讓管理內容與社會經濟組織本身的運營性質更貼合的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方面,精細化管理對組織現有的財務資源作科學調整,讓財務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對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控制更為有效。近年來,因為亞健康群體增多,醫院的業務量正在增加,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不僅僅是為了提升醫院經濟效益,同時還是為了保障社會效益[1]。
精細化財務管理要具備全員化、職能化、進程化和標準化四個特點。其一是全員化,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財務部門需要和其他部分保持積極聯動,讓全體員工建立精細化管理理念,保證管理效果。其二是職能化,財務部門需就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化,讓職能部門可以更好的配合財務部門工作。其三是進程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需對整個財務進程的推進情況作監控與總結,注意各環節的風險防控。其四是標準化,即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保障所有管理細節落實到位。
院方實施精細化管理,其優點在于對財務風險的防控性可以有效增強,當發生財務風險時能及時預警,并制定規避方案,這樣可以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谶@一層面,院方應當積極施行精細化管理措施,將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標準與財務工作者理念轉變結合,實現知行合一的目的。多維度挖掘數據,創新財務工作模式,利用良好的財務管理來控制關口,共同推進醫院財務管理轉型。
制定績效考核體系、激勵體系,如引入KPI績效考核體系,加上DRGs付費,醫院制定績效管理的保障措施,主動調整收支結構,從而建立直觀化的經濟效益指標系統,更好地改變醫院收支不平衡的現象[2],另一方面,醫院管理者還要嚴格根據財務管理相關標準,進一步明確相關財務人員的工作權限和工作范圍,針對財務人員績效考評工作,明確財務人員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指標,科學有效的開展好財務人員績效考核工作,并設置相關的機構或是崗位全面監督醫院財務支出情況,通過這樣的舉措,更好地明確醫院資金動向。
為做好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強化核算監督力度,對此需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醫院管理者重點加強財務人員,工作流程的監督,通過監督,確保醫院財務核算每個環節的公開、透明化。在監督財務核算信息的時候,需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投入財力,人力,引入先進的財務會計軟件,通過先進的電子化信息化做好醫院財務核算,同時還能有效保障醫院每個賬目都有依據。對于賬目明細和核算結果,醫院要定期公開,方便及時查閱與翻看,并對每一筆業務往來的資金情況進行審核,分析醫院財務核算中存在問題,且針對問題給出處理方案。醫院還要定期檢查用藥目錄,注意是否有不常用的藥品,以減少購入量,優化醫院資金的使用方式及途徑,提升財務管理方面的效率及準確度。
為提高醫院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醫院必須對外部資源管理加以重視與利用,如做好地區人口健康水平的信息收集,以此為基礎建立數據模型,掌握相應的動態,從而實現對醫院盈利結構、成本費用情況的管理,提升醫院安全控制水平。為了增強管理效率,醫院需立足于實際,建立短期財務分析體系,通過分析體系的構建有效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并利用醫院對日常經營活動的監測,使醫院利用大數據進行資金、成本等數據進行統籌分析,以直觀的視角對醫院的運營過程進行審視與評估,以維持醫院經營及資金利益的拓展性,并將運行成本作為醫院的基本指標,資金管理、盈利能力、工作量指標、運行效率、醫療質量控制等為輔助指標,從而有效在醫院內部構建醫院財務預警系統,保障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能力提升。同時醫院還要強化內部監管,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完善風險應對措施,制定相關內控制度,編制內部控制手冊,完成內部風險控制基本體系的建設,有效防控醫院經營中的各種風險[3]。
精細化財務管理可促進實現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它通過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減少不必要開支的方式實現醫院醫療資源的有效積累,同時規避市場經濟變革和社會環境發展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醫院在運營過程中需結合精細化管理的特征對制度做出修訂完善,對資金監督進行加強,對風險防范予以重視,以增強院方的風險防范和資金節流能力,使院方能夠實現可持續長遠發展,用醫療服務為社會人口健康水平的增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