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太原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若以人力資本為切入點,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利于不敗之地,必須為企業引進更多高質量的人才,而股權激勵機制實際上在某一層面便是留住人才的一種核心方式,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己紛紛采用這一模式。然而,中小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在現實中往往不盡人意,一方面有可能是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制約;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制度較為落后,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如下,首先從股權激勵目的、行業特點、短期獲利行為三個方面分析中小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制定,然后再從完善配套措施、內外部環境管理以及企業治理機構三方面為切入點,分別論述中小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優化策略。
在實行股權激勵工作計劃之前,中小企業相關管理者必須要明確指定這套機制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對應的股權激勵必須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相契合。具體的工作落實,要將企業發展詳細劃分為:積累階段、擴張階段、上市階段甚至是企業的下坡階段。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在各個階段都能夠按照計劃推進,在做好人才入駐的同時,還可以將企業與各級管理層之間的利益進行科學綁定,迫使管理層能夠在企業面臨重大決策時做出科學、客觀的正確決定。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中小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制定必須解決企業的委托代理問題,逐步幫助管理層實現以股東身份來管理企業。
通常情況下,市面上的互聯網、智力服務、高科技等類型的企業更加需要股權激勵機制,而對于某些資源充沛、資金密集的“壟斷型”行業則需求較低。中小企業在制定股權激勵方案之時,核心在于要選擇契合企業長遠發展的激勵模式。以通訊業龍頭老大華為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為例,二者其實都屬于高科技行業,互聯網對企業的推動作用非常巨大。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施行的“阿里合伙人”工作機制,其實本質上是讓管理層與創始人作為單獨機構,大家一起共同對抗股東特權,確保管理層利益得到平衡制約,鞏固管理地位。另外,阿里巴巴在內部還施行了一套“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目的是為了讓員工能夠逐年獲得取票期權。而華為作為民營企業,在內部施行的則是百分之百員工持股激勵機制,采取的是虛擬股權與真實股權相結合的模式。
事實上,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型上市公司,都需要格外防范短期獲利行為。開展股權激勵方案制定的過程中,要懂得科學約束管理層權限,避免某些管理者為了一己之私選擇出賣公司利益的惡劣行為。在現實中,就存在很多管理層私自修改財務數據的行為,這樣雖然在短期內獲取了豐厚的個人收益,但是對整個企業的發展無疑將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進入21世紀市場經濟時代之后,中小企業都會受到宏觀經濟條件的制約,政府已經相繼出臺了許多配套的政策作為支持,但是依然需要中小企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不斷完善好配套措施。具體而言,首先要將內部不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整改,摒棄那些守舊、落后的頑固理念,要講究股權激勵方案的內涵,中小企業各級部門應該和諧統一,避免內部發生勾心斗角的行為,共同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內部股權控制操作流程,做到環環相扣、互相監督,避免“一家獨大”的私利行為。
當股權激勵方案制定完畢后,還需要定期跟進企業內外部的運營狀況,做好動態化跟蹤管理,及時做出靈活調整與優化。以國有企業瀘州老窖為例,在第一輪股權激勵方案出臺后,未等工作完全落實完畢便草草結束,最終導致后續工作無法順利推進,其原因便在于未能結合內部環境進行股權激勵方案調整,經過第二輪優化之后才得以實施到位。
中小企業若想在市場運營環境中保持低風險,必須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因為企業治理機構才是內部控制運營體系的土壤,要將企業合法所有者、董事會、高級執行人員三者做好統籌規劃,同時要讓所有權與經營權做好科學分離,逐步打造一種相互制衡的股票激勵方案。另外,還需要在誠信機制、約束機制以及內外部考核機制等方面做好工作落實。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了筆者自身多年來的研究,首先從股權激勵目的、行業特點、短期獲利行為三個方面分析中小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制定,然后再從完善配套措施、內外部環境管理以及企業治理機構三方面為切入點,分別論述中小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優化策略。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未來中小企業的競爭勢必將越來越白熱化,為了更好的將人才留住,穩固企業長遠發展,企業高層必須勇于革新,融合多元化、創新化的理念來探尋股權激勵方案的制定與優化路徑,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