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麗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人事處
徐若夢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黨委工作部
引言:完善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能夠更好地發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讓工作人員更好的積極參與到工作當中,最大化發揮自身工作價值。不僅如此,還能夠最大限度上激發工作人員的潛能。
開展事業單位及工作人員績效考核,是為了能夠更加深刻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念,積極轉變干部作風。實行績效考核制度,對于加強事業單位自身行政效能建設,發揮長效機制而言十分重要。不僅如此,如果能夠在事業單位當中實行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還能夠進一步改善事業單位工作環境,對于促進事業單位發展,推動工作進程。進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是讓工作人員從根本上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從而達到激發潛能的效果[1]。
現階段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只是時間并不長久,導致事業單位內的很多工作人員對于績效考核制度的認識并不準確。實際上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是有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基礎性的績效令,一部分是獎勵性的績效。基礎性的績效其實是由崗位津貼組成的,這一部分所發放的崗位津貼占平時的30%左右。而其余的70%將會在每個月的工資當中交由企業員工。因此基礎績效是不需要進行考核的。但是獎勵性的績效卻需要根據工作人員深工作績效進行考核,只有能夠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于事業單位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工作人員,才能夠獲得該項獎勵績效[2]。
在事業單位當中所實行的績效考核辦法,一直沿用的都是黨政機關人員考核辦法。該辦法當中的考核方式與內容都與事業單位的特點不符。考核過程當中,無法公開,公正,透明地體現出事業單位工作原則及其按勞分配,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很多事業單位內部的考核制度都過于形式化,從而無法達到績效考核的真正目的。由于事業單位人員較少,無法成立專門的考核工作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往往會采取自評的形式,考核組的考核往往會由單位的負責人進行評價,但是有時候也會進行自身自評。由于考核制度過于形式化,員工對于考核并沒有過于積極的感受。有的事業單位內部甚至不用評分,直接按總量發放對應的績效。這樣一來,考核就變得無關緊要,無法發揮出其實際作用。
樹立正確的績效觀念全面理解并把握績效考評內容,辦法與程序要求,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單位績效考核的實質作用。在此過程當中,需要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相關人員積極宣傳并大力培訓相關績效考核內容與辦法。在積極營造良好績效考核工作氛圍的同時,將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進行區分。按崗位發放基礎性績效栽上級核定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的,同時根據其實際的績效進行考核,從而分配獎勵。這樣一來,才能夠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杠桿作用。從而大幅度提升員工在工作過程當中的積極性,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當中。相信在此基礎之上,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與辦事效率都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事業單位所包含的行業種類較多,每個行業都收屬于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事業單位在進行績效活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了解自身行業的特殊性質,根據其行業內部的特殊性,制定相對應的考核辦法,從而最大化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在保證相關績效考核制度可操作性可量化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改革,可以更好地與事業單位現階段發展需求相符。當然,在必要時也可以成立對應的考核工作小組,制訂本單位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該小組內部的成員需要保持挺公正公開的審核理念。將相關工作人員的考核制度工作落實到位,按照實際績效進行工資獎勵分配發放。相關負責人員應當得到全面的綜合素質評價考量才能夠上崗。小組成立之后,還需要建立起相關的督查指導與協助管理工作,保證績效考核當公平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只有績效考核制度能夠發揮出自身真實的效率,才能夠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正確評價廣大職工的業務能力、工作業績對于積極促進工作人員改善工作作風,提升執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