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霞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結直腸癌可損害消化系統,臨床對其治療以手術治療,配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為主。本研究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臨夏州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結直腸癌患者,根據隨機法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每組各28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35.42±3.67)歲。體質指數(BMI)20~25 kg/m2,平均體質指數(22.95±1.42)kg/m2。臨床分期:I期13例,Ⅱ期28例,Ⅲ期15例。兩組患者經內鏡或病理涂片檢查,符合結直腸癌臨床診斷標準[1]。患者均實施根治性淋巴切除及區域淋巴結清掃術治療。排除標準:手術禁忌癥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或有明顯出血者,治療依從性差者。兩組患者的自然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按照常規圍術期護理模式實施護理,包括病房環境護理、常規疾病及手術知識宣教、病情觀察、指導飲食等。
干預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①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主動了解其既往病史、臨床表現、用藥史等,為其建立病例檔案。協助患者開展術前全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②健康宣教: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疾病的致病機制、臨床表現、危害、實施手術治療的必要性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幫助其建立積極的治療心態,提高手術配合度。③心理疏導:由于對手術缺乏了解,部分患者術前易出現失眠、恐懼、不安、焦躁等負面情緒,影響手術效果。護士在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的基礎上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醫護專業能力、既往經手術后治愈的案例等,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和緊張感。使用鼓勵、安慰性語言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給予針對性疏導。(2)術中護理。加強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監測,加強醫護配合。術中做好患者非術區的保暖工作及隱私保護工作,確保手術順利完成。(3)術后護理。①生命體征監測:加強患者生命體征、手術切口監測,發現切口發熱、滲液、紅腫等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②引流管、導尿管護理:定期更換引流袋與導尿袋,每日檢查引流管及導尿管的固定情況,避免導管脫落、折疊或受壓。加強引流量、引流顏色、性狀觀察。術后24 h引流液偏紅色為體內有少量出血,術后2~3 d可恢復正常,視患者身體恢復情況拔除引流管及導尿管。③體位護理: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定期更換體位。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抬高床頭30~40°,取半臥位,減少腹腔壓力,促進腹腔積液排出,降低腹腔感染發生率。④飲食指導:待患者首次排氣后,可指導患者進食少量流食。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食譜,以營養均衡、清淡為主。補充維生素、蛋白質及能量。⑤康復指導: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指導其開展康復訓練。訓練強度應循序漸進。
(1)心理狀態: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自評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自評量表(HAMD)評估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HAMA量表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采取5級評分法,總分56分,得分越高,說明焦慮越嚴重。HAMD共17個條目,評分方式與HAMA量表一致,總分68分,得分越高,說明抑郁越嚴重。(2)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估。涉及軀體、生理、心理、社交、精神、總體健康6個維度,共20條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干預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的HAMA、HAMD評分對比分Tab.1 Comparison of HAMA and HAMD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F-36評分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干預組干預后的SF-36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SF-36評分對比分Tab.2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結直腸癌的發病年齡趨于老年化。手術為治療結直腸癌的有效手段,但手術可引起較大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影響預后[2]。個性化護理干預是在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患者術前因不了解疾病常識及手術內容而出現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開展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的認知,取得患者的配合。心理疏導可調節患者的情緒狀態,提高治療積極性。術中保暖及隱私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手術舒適度。術后生命體征觀察便于了解手術效果與預后,飲食指導有助于提升機體免疫力,促進康復。引流管及導尿管護理有助于縮短康復進程,康復訓練有助于恢復全身機能[3]。
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干預組干預后的SF-36評分高于常規組。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