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彬
(山東博物館,山東濟南 250014)
博物館擁有大量的機電設備,隨著其運行時間的增加,設備的磨損和消耗會進一步加劇,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機電設備智能化、機械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如何管理、維護、維修和升級博物館的機電設備,使其安全、高效、平穩、優質地運行,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因此,分析機電設備運行時出現的各種問題,研究相應的管理及維護維修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機電設備一線操作崗位,收入低、責任大,安全系數不高,工作條件一般較差,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熟練的操作工失去吸引力,導致博物館機電設備多數處于操作人才短缺的階段。由于長時間缺乏熟練的一線操作人員,部分博物館采取了下大力氣自行培養人員的模式,但工作人員學成出師后又容易被其他效益好的單位聘請走或者調換工作崗位,這樣造成的人才匱乏可能造成機電設備無法安全運行。
在綜合性的大型博物館中,機電設備的數量眾多、品種繁多、規格復雜,一些舊的、運轉有障礙的設備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好、維修好,則會留下很大的安全隱患:設備由于各種因素不能定期定時進行維護;安全設施不到位,沒有經過定期維護的設備隨時有可能“罷工”;操作人員工作不細致,對設備的日常管理、運行記錄不完整、不規范,很有可能導致故障隨時發生。
在一些博物館中,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并不完善,甚至有一部分單位就沒有相關的制度。對于已制定的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規定,一些工作人員并未實際執行,安全管理人員也沒有高度重視,存在檢查設備的安全性能不夠全面等現象。
在現代博物館中,機電設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為文物保存和參觀觀眾提供良好的環境。一般來說,機電設備的非正常運轉主要是由以下3個原因引起的。
(1)設備負荷過大。機電設備的實際工作狀態超過設備的設計工作數據,就會引起設備的過度振動、溫升和壓差過大,從而損壞設備零部件。
(2)設備過度運行。機電設備使用時間越長,其出現故障的概率越大,在內部和外部因素的雙重影響下,其部件會發生變形、龜裂和失效,從而導致故障發生。
(3)操作人員未嚴格遵守程序和規范進行操作,這將對機電設備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其發生故障。
機電設備通常由大量組件組成,對組件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反映在機電設備前期安裝和后期運行維護等許多方面,這是機電設備需要定期檢修和不定期維護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則是設備所處的工作環境。如果在通風不暢、空氣潮濕等惡劣環境下工作,則對機電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設備要想長久而穩定的運行,則必須經常進行專業的檢修和維護。這樣,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加以后期及時維護,可以更加充分地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機電設備的定期檢修和不定期專業的維護應形成一個固定的規章制度,作為博物館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媛并不是唯一的醒悟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女生剪短發、拋棄化妝品。對她們來說,漂亮不是唯一重要的事,獲得更多的知識,開拓更多的技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機電設備涵蓋的范圍廣闊,種類繁多,規格非常復雜,這就需要在機電設備的維修和專業維護保養過程中統籌考慮。博物館中使用了多種類型的機電設備,正常開放受到非常嚴格的管控,需要考慮到政治因素和社會影響。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博物館無理由的停業和間斷,所以要對關鍵的機電設備進行重點關注,并通過解決關鍵問題的方式來解決整體問題。
機電設備的運行管理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忽視,但也不能照顧到每個小細節。因此,有必要按照著眼全局、突出重點的原則,從整體上把握關鍵問題,全面、有效地處理關鍵問題,既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整體問題又可以確保工作效率。
意識影響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博物館員工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會影響到整個工作。首先,制定符合單位標準的規章制度,使員工的行為受到系統的約束。其次,根據博物館的安全開放管理規定,對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與抽查,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進行實地操作,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最后,由于機電設備覆蓋面廣,在設備安裝、維護調試等施工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安全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規章制度對于博物館機電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極其重要,為了確保博物館機電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必須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控制體系[1]。實施崗位責任制,明確每個人的具體責任,并進行相應的獎懲。在機電設備的維護和修理方面,必須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并制定實用的方法和操作措施。
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需要加強機電設備檢查人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使其能夠嚴格按照博物館已經制定好的規范和要求進行認真細致的工作。對于個別工作人員違反規范和要求的行為,必須有一個成熟的懲罰制度。
機電設備是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正常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機電設備出現問題,尤其是關鍵、重要的設備,哪怕是出現一絲一毫的問題,所有的努力都會失效,所以絕對不能放松對設備的重視程度,必須對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修理工作抓實、抓細,為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在實踐中,由于人員和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博物館機電設備的管理距離規范化、標準化還有一定差距,這樣會導致機電設備的管理不到位、安裝質量不過關等現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嚴格的設備采購需求制定、需求方案論證以及完善、招標公告、合同簽署、合同履約和專家驗收等全流程的公開,接受社會公眾和職工的監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機電設備的更新換代非常快,國家也在提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設備,所以博物館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機電設備,這樣才能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同時,為其他單位樹立表率。
為了保證安全,需要建立一支掌握先進技術的人才隊伍,鼓勵他們自學并參加培訓、考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安全工程師》等,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從而可以輕松應對設備管理和設備故障。
必須放棄過去落后的維護理念,不是在機電設備出現問題后再進行維修維護,而是要進行預防性維護工作。所謂的預防性維護是指機電設備在未發生故障之前,預測其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止問題發生。預防性維護是一種主動維護方法,在出現問題之前便采取了相應預防措施。它保證了博物館的正常運作,不會因出現重大問題而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嚴重的不良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投資減少、收益卻越來越大。只有“預防為主,防修結合”,才能更好地解決機電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在進行設備維護工作時,應采用先進的診斷技術來確定機電設備的內部狀況,即采用各種類型的信息網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故障診斷等技術對設備進行監測,實時了解每個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當發現設備運行異常時,立即進行分析和診斷,并安排人員到現場進行維修,以免造成事故的擴大。因此,運用先進的診斷技術確定設備的工作狀態,應成為博物館機電設備管理部門今后維修工作的方向。
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的管理和維護中,可以充分應用與計算機相關的技術,如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備件的采購、編碼和出入庫等。計算機管理軟件可以有效改善機電設備的混亂庫存、庫存不足或備件長期閑置現象:一方面可以在各個部門之間建立起共享的庫存備件管理系統,每個部門都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備件;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連接維修訂單和備件,將備件的消耗落實到特定的維護維修訂單上,實現備件的可追溯和可查詢,更好地了解備件的消耗狀態,更加有效地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成本[2]。
機電設備綠色環保管理的重點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因維修和維護所產生的廢棄物排放。機電設備綠色環保管理屬于機電設備的新型管理模式,符合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博物館的機電設備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應堅持國家政策,以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為出發點,樹立節能減排和環保意識,充分發揮領導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