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思想來源

2021-01-27 08:13:07梅文韜
社會科學動態(tài) 2021年6期
關鍵詞:馬克思價值理論

梅文韜

列寧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將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理論視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來源,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借鑒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研究。列寧指出,“馬克思繼續(xù)了他們的事業(yè)。”①在馬克思因為遭遇到“物質利益的難題”而進入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之前,至少有這樣三個部分構成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一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特別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二是馬克思同時代人的研究;三是馬克思自身研究立場的轉變,這里主要是指馬克思對黑格爾的市民社會理論的突破。這些學者關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馬克思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的初始形態(tài)

在17世紀中葉,隨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和工場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也隨著誕生。在這一時期,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思想文化的突破構成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發(fā)展的前提條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突出表現(xiàn)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不僅僅是紡織、煤炭、冶金、造船等工業(yè)部門,農業(yè)也日益成為商品性農業(yè)。此時,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主要面臨著以下矛盾。首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封建生產關系的沖突;其次,英國同其他國家對世界市場的爭奪;最后,產業(yè)資本與商業(yè)資本的矛盾。因此,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聚焦于生產。在思想文化方面,培根和霍布斯的哲學思想構成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背景。培根關于自然規(guī)律作為客觀存在的理論和霍布斯認為自然界是物質的客觀存在對此時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產生了影響。他們試圖去尋找在經濟運行過程背后的客觀規(guī)律和內在聯(lián)系。馬克思也曾提到,“一般來說,英國早期的經濟學家都把培根和霍布斯當作自己的哲學家?!雹谝虼?,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呈現(xiàn)出如下三個特點③:第一,研究對象聚焦于生產領域。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增長首先在于增加生產。當然,他們也關注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lián)系。因此,圍繞生產,勞動生產率需要提高,相應的分配制度、交換制度等也需要建立。第二,是主張自由主義,即自由發(fā)展資本主義,競爭、經營、貿易等各個方面都應當自由。他們認為只有通過市場的自由競爭,才能使經濟得到穩(wěn)定的發(fā)展。而國家扮演的是市場的“守夜人”角色。第三,是對抽象法和演繹法的重視。前者是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驗事實的總結和提煉,歸納出一般性的原理;后者則是首先提出一般性的原理進而對經驗事實進行解釋說明。具有代表性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主要是威廉·配第(以下簡稱配第)、亞當·斯密(以下簡稱斯密)和大衛(wèi)·李嘉圖(以下簡稱李嘉圖)。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從配第開始,到李嘉圖結束”④。

配第的勞動價值理論。配第作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開創(chuàng)者,同樣也較早對勞動價值理論開始了研究。馬克思稱其為,“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tǒng)計學的創(chuàng)始人”⑤。在1662年出版的《賦稅論》中,配第將商品價值的來源歸結于勞動,這可以視作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開端。配第首先區(qū)分了商品的“自然價格”和“政治價格”。前者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價值”概念,它代表了某一商品與其價值相等的價格。而后者,則是指按照生產者在生產某一商品過程中所實際耗費的勞動和開支來計算的價格。在商品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這一關鍵問題上,配第給出的回答是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量,或者說是勞動時間。在《賦稅論》中,配第用了一個生產谷物與開采白銀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凹偃缫粋€人在能夠生產一蒲式耳谷物的時間內,把一盎司從秘魯?shù)你y礦采出來的白銀運到倫敦來,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價格?!雹捱@個例子讓配第的概念變得顯而易見。“自然價格”無非就是商品的價值。配第認為,一蒲式耳谷物與一盎司白銀的價值之所以相等,是因為他們消耗了相同的勞動時間。馬克思對此的理解是,“此外,配第明確地指出,勞動種類的差別在這里是毫無意義的——一切只取決于勞動時間。”⑦不同的商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等量的人類勞動,決定了不同商品在“自然價格”或者說價值方面的相等。這也同樣構成了不同商品之間能夠交換的基礎。由此可見,在配第的理論中,勞動時間構成了商品價值的來源,這也正是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配第還認識到了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量之間的關系。當勞動生產率提高,即生產某一特定商品時所消耗的勞動減少,商品的價格就會下降。配第指出,“一百個農民所能做的工作,如果由二百個農民來做的話,谷物價格就會上漲一倍。”⑧顯然,配第已經看到存在于商品的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反比例關系,即勞動生產率愈高,則商品所含價值量愈低。配第同樣認識到勞動分工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即勞動分工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他以織布的工序為例,認為紡紗、織造、拉引等不同工序由不同人完成時的成本是低于一個人從事整個工序的。

當然,配第此時的勞動價值理論仍存在很大不足。首先,他仍然將金銀和貨幣視為唯一的價值形式,這體現(xiàn)在他對勞動的區(qū)分上。配第認為勞動分為生產金銀和生產其他商品兩類。其次,此時他也沒有認識到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存在,而僅僅認為只有金銀的生產才產生交換價值。而其他商品只在一種條件下才產生交換價值,即在同金銀交換時。最后,將勞動喻為父親、土地喻為母親是配第最廣為人知的觀點。顯然,這還是一種認為勞動和土地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的觀點。但配第沒能夠認識到只有抽象勞動才創(chuàng)造價值。配第的勞動價值理論盡管存在諸多不足,但他同樣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性評價。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稱配第為“現(xiàn)代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⑨。

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斯密被認為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在1776年發(fā)表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一書,被認為是一部系統(tǒng)闡述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著作。在《國富論》中,斯密首先將分工視為起點。他認為,分工是提高生產力的原因。一方面,分工能夠提高工人對某一特定工序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分工能夠避免工人因為工序變動而造成的時間損耗。此外,分工能夠簡化工人的勞動過程,這也使得工藝改進和機器的使用更加容易。進而斯密從人的利己主義傾向出發(fā),討論了分工和交換之間的關系,即交換導致了分工。而商品種類增多給交換帶來的不便則呼喚了作為中介的貨幣。他認為貨幣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被普遍接納的商品。隨后,斯密就闡述了自己的價值理論。

第一,斯密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進行了區(qū)分,這可以說是斯密在經濟學史上所作出的創(chuàng)舉?!皟r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雹馑姑苷J為,在表示效用時,是物品的使用價值,而表示購買力時是物品的交換價值。顯然這里斯密所做的區(qū)分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做出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區(qū)分。甚至,在《資本論》第一卷的法文版中,馬克思就將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標題由“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改寫為“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或價值本身”。?由此可見,斯密關于區(qū)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觀點得到馬克思的繼承和發(fā)展。斯密還區(qū)分了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并且試圖將復雜勞動還原為簡單勞動。但是,他又認為這種還原的尺度并不容易被準確地找到。

在討論商品價值的決定因素時,斯密處于一種矛盾和搖擺的狀態(tài)。一方面,他試圖承認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的,并且在配第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體現(xiàn)在很多地方。首先,他認為一切生產商品的勞動都創(chuàng)造了價值,而并非像配第那樣,將價值的創(chuàng)造局限于金銀的生產。其次,斯密認可勞動產生了交換價值的觀點。與配第不同,他把這一范圍從與貨幣的交換拓展到一切商品的交換。最后,他認為商品價值量的變化與所耗費勞動量的多少存在正比關系,同時與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另一方面,斯密混淆了兩種勞動,即生產中所耗費的勞動和交換過程中所購買的勞動。在斯密看來,由于等價交換,這兩者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實際上,只有生產商品過程中所消耗的勞動才決定了商品的價值。而在流通領域中,該商品能購買的勞動僅僅是它交換價值的體現(xiàn)。斯密認為勞動決定價值僅僅在簡單商品生產中發(fā)揮作用,而不能運用于資本主義社會。他將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的價值來源分為三個部分:工資、利潤和地租,即商品的價值由勞動者的勞動、資本家、土地所有者三者決定。?這也是斯密的價值理論存在的不足之處。

李嘉圖的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對李嘉圖的研究相當深入,并將其視為結束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學者。與斯密矛盾和搖擺的狀態(tài)不同,李嘉圖十分堅定地認可勞動對商品價值的決定作用。他明確了兩點,第一,只有耗費的勞動才能決定商品的價值,而不是斯密認為的購買勞動。第二,不同性質的勞動并不改變勞動時間對價值的決定。李嘉圖的價值理論最突出的進展就是明確了商品價值與勞動時間的關系,這也是他相較于斯密有所進步的地方。他將商品分為了兩類,一種是稀少的書籍、古幣、畫作等,另一類是生產過程中可以競爭的商品。前者在他看來,價值由其稀缺性決定,但在交換中只占據(jù)很少的部分。而后者,在交換中占據(jù)絕大部分,并且其價值取決于“其生產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由此可見,李嘉圖此時已經得出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勞動的觀點。而商品所含的價值量的變動也是因為與其所必需的勞動量的變動。此外,李嘉圖區(qū)分使用了間接勞動和直接勞動。他認為,間接勞動和直接勞動共同決定了商品的價值。直接勞動創(chuàng)造了新的價值而間接勞動則轉移了已經形成的價值。而這種價值的轉移愈多,生產資料本身的磨損也就愈多。?

經濟學家在當時就對李嘉圖的價值理論提出了質疑。第一,如何在勞動時間決定交換價值的前提下理解工資,即勞動的價值;第二,在同樣的前提下,為什么勞動的交換價值是小于勞動產品的交換價值的;第三,如何理解商品的實際價格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而不等于它的交換價值;第四,諸如地租,不包含勞動的商品為何具有交換價值??

通過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勞動價值理論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配第、斯密和李嘉圖的研究成果都成為了馬克思介入政治經濟學研究過程中的豐厚理論養(yǎng)料。馬克思正是在這些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建構起自己的勞動價值理論,進而在《資本論》中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奧秘。當然,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這些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在理論上的缺陷:一方面是囿于他們自身的階級立場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所處時代的歷史局限性。馬克思也是在克服了這些理論的不足之后,才實現(xiàn)自身對勞動價值理論的重構。

二、馬克思同時代人的研究

在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中,他閱讀、研究了廣泛的資料。除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發(fā)展,馬克思同時代人的經濟學研究同樣對馬克思有很大的影響。馬克思與這些同時代的學者有著廣泛的交流甚至論爭。但本文主要討論在馬克思正式介入政治經濟學研究之前,作為理論背景出現(xiàn)的同時代研究者和他們的理論進展。這其中既有馬克思的親密戰(zhàn)友恩格斯,也包括后來走向對立面的赫斯以及蒲魯東等人。

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貢獻不僅僅體現(xiàn)在《資本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馬克思進入政治經濟學研究伊始,他們就相互交流、相互影響。正如列寧指出的那樣,“同恩格斯的交往顯然促使馬克思下決心去研究政治經濟學,而馬克思的著作使這門科學發(fā)生了真正的革命。”?從這個角度而言,“第二小提琴手”實乃恩格斯過分自謙的說法。從時間上來看,恩格斯介入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時間顯然是早于馬克思的。這種差異主要是源于恩格斯的個人經歷。恩格斯很早就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實際的商業(yè)運行中,他能夠實際接觸到運行中的工廠和勞動的工人。旅居英國的經歷也讓恩格斯能有機會接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著作,諸如斯密、李嘉圖、薩伊等。

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在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中產生了相當重要的影響。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序言中,給予這篇文章相當高的評價,將其稱之為“批判經濟學范疇的天才大綱”?。甚至可以說,恩格斯的研究對馬克思深入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發(fā)表之后,他和恩格斯“不斷通信交換意見,他從另一條道路得出同我一樣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恩格斯以私有制和競爭為前提,討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和商品。對于薩伊的效用決定價值和麥克庫洛赫的生產費用決定價值兩種不同的觀點,恩格斯都持批判的態(tài)度。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的競爭狀態(tài)下,抽象的價值是不能實現(xiàn)的。只有在未來社會中,價值才能實現(xiàn)。此外,恩格斯還批判了李嘉圖等人,指出他們在關于“抽象價值”和“交換價值”兩個概念使用上的混淆。在恩格斯看來,他們并沒有看到商品的使用價值或者說“效用”。關于價值的范疇,恩格斯則認為,“價值是生產費用對效用的關系?!?

恩格斯這篇文章更為重要的影響,應該是他所采取的無產階級立場。恩格斯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發(fā)展的前提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政治經濟學不過是這些學者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制張目的理論。恩格斯揭示了政治經濟學視而不見的前提——私有制,并對它的合理性發(fā)出質疑。這一立場也正是為什么恩格斯能夠突破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所維護的私有制,以一個批判者的姿態(tài)進行懷疑和反對的原因。不可否認的是,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仍然有不足之處。馬克思、恩格斯在1871年4月13日給威廉·李卜克內西的信中就提到,這篇文章“只具有歷史價值”,不僅因為“有許多不確切的地方”,也因為具有“黑格爾的風格”?。但無論如何,恩格斯在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對經濟學研究剛剛起步的馬克思來說,都具有相當?shù)耐苿雍椭ψ饔谩4藭r恩格斯和馬克思關于政治經濟研究的路徑,可以說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

赫斯對馬克思的影響。在通常的研究中,赫斯往往以一種背景的身份出現(xiàn)。這當然與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赫斯以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對象的形象出現(xiàn)不無關系。當然,這也與一些早期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對赫斯的否定結論有關。他們包括梅林、盧卡奇、奧伊則爾曼等人。?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學界重新認識了赫斯對馬克思早期思想的影響。不論如何,馬克思自己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經說明自己讀過并且利用了赫斯的幾篇論文,它們發(fā)表在《來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張》上。

在《論貨幣的本質》中,赫斯開始從社會關系理解人的本質。他還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看作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原因。但是,赫斯此時將交往視為生產的原因而非結果,相較于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唯物主義,這應該說是一種倒退。而且,他沒有認識到這種廣泛的交換具有的歷史性,即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圖景。赫斯還在文章中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批判,認為社會關系在經濟過程中被異化了。不過,此時赫斯還是從一種人本主義的倫理價值立場上展開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這種批判與馬克思此后建立在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上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相比就完全是隔靴搔癢了。?

蒲魯東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蒲魯東曾是一位排字工人,也是一位法國的經濟學家。不可否認的是,馬克思曾經和他有過相當深入的交流。對于蒲魯東的著作《什么是所有權?》(也譯作《什么是財產?》),馬克思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甚至稱之為“法國無產階級的科學宣言”?。馬克思還反駁了“批判的蒲魯東”?,為蒲魯東進行辯護。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也經常引用蒲魯東的觀點。馬克思還曾經為蒲魯東講解黑格爾哲學,進行長時間甚至通宵的談話。?

在政治經濟學研究方面,蒲魯東是早于馬克思的。1840年出版的《什么是所有權?》一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所有權就是盜竊”的觀點。而在價值理論方面,蒲魯東批判了薩伊的效用價值論,認為衡量產品交換價值的標準應該是生產它所耗費的時間和費用。對于薩伊提出的土地、資本、勞動分別具有生產力的觀點,蒲魯東一針見血地指出,生產環(huán)節(jié)需要這三者結合起來。蒲魯東還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交換,他認為這種交換是不自由的,也是不平等的。某種程度上,蒲魯東已經意識到對于工人而言資本家付出的工資并不等于他們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可以看到,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欣賞,主要是因為他試圖證明私有制導致了工人的貧困。

三、馬克思研究立場的轉變

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后,馬克思原本計劃在大學謀得一份教職。但這一想法因布魯諾·鮑威爾和政府之間的麻煩而化為泡影,而此時馬克思正與他合作,研究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因而馬克思只得通過新聞出版來謀求生計。馬克思的這段編輯經歷直到1843年3月17日,迫于普魯士政府的壓力辭去《萊茵報》編輯部的職務才結束。在這一時期,由于對德國社會現(xiàn)實的接觸,馬克思逐漸向唯物主義的立場轉變。這也為他后續(xù)正式進入政治經濟學研究,批判吸收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價值理論埋下了伏筆。

馬克思所遇到的物質利益難事。馬克思在1859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講述了自己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歷。他說,“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fā)表意見的難事。……,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辯論,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在此之前,馬克思研究的內容還局限在哲學、歷史和法律當中。由于馬克思還沒有進入政治經濟學研究,此時他只能從法律和哲學的角度為窮人辯護來爭取利益。也正是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讓馬克思意識到有必要進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為人民群眾的利益進行辯護。他認為,撿拾枯樹和盜竊林木是截然不同的行為。在文章中,馬克思批判了立法者為了維護林木所有者的利益而試圖否認窮人撿拾枯樹的習慣權利的行為。此外,在一年多之后的《摩澤爾記者的辯護》的寫作中,馬克思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了國家行政機構與貧苦農民之間的沖突。但這一時期馬克思還沒有完成向唯物主義的思想轉變,他只能對他心目中“自私自利的立法者”進行基于道德和人道主義的批判。盡管馬克思此時還沒有認識到國家機器是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但他看到了國家與理性和法不一致的運行方式。

在這些文章中,馬克思還沒有以一種經濟的視角來探討,也沒有解決經濟上的理論問題。這很可能是因為馬克思此時認為自己還沒有掌握足夠的經濟學知識。但他卻在文章中使用了價值、貨幣等一系列經濟學的范疇。馬克思在《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中是這樣定義價值的,“價值是財產的民事存在的形式,是使財產最初獲得社會意義和可轉讓性的邏輯術語?!?隨后,馬克思又說價值是“由事物本身的本性中得出的客觀規(guī)定”?。顯然,馬克思此時還是在交換過程中來理解價值,價值讓財產能夠被交換,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他還把商品所具有的物的屬性和社會屬性同等看待。這至少說明,馬克思此時對于勞動價值理論,對于政治經濟學的理解還停留在初步的階段。他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出發(fā)點還是法學。這些僅僅構成了馬克思試圖研究政治經濟學的起點,而沒有對他的理論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的這些經歷,讓他充分接觸了社會現(xiàn)狀,從理念的世界走向真實的人間。通過調查研究,馬克思的理性主義國家觀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德國現(xiàn)實的立法過程并沒有踐行對個人權利、私有財產的保護。他們僅僅是保護甚至是擴大了一部分人的財產和權利,而侵犯了另一部分人的財產和權利。這種沖擊使得馬克思開始反思黑格爾法哲學的合理性。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撰寫了諸多政論性的文章,這些文章標志著馬克思的立場開始向無產階級和唯物主義轉變,這也成為馬克思隨后開啟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基礎。

馬克思與黑格爾哲學的決裂?!拔镔|利益難事”讓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中的國家和法的觀點產生了懷疑和困惑。他在隨后的研究工作中,就開始著手解決對黑格爾國家觀的疑問,特別是關于國家同市民社會的關系。馬克思最終走向與黑格爾主義的決裂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之下,將在黑格爾那里本末倒置和充滿神秘化的關系重新顛倒過來。當然,同黑格爾一樣,馬克思并沒有不加批判地接受費爾巴哈的觀點。費爾巴哈對馬克思產生的強烈影響,主要是通過《關于哲學改革的臨時綱要》一文。費爾巴哈通過這篇文章,闡述了自己的人本主義觀點。這為馬克思開啟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提供了一個新的出發(fā)點。盡管此時馬克思還沒有徹底轉向共產主義立場,而是“真正的民主制”。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在于他揭示了黑格爾關于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等基本關系都是頭足倒置的。馬克思認為政治國家的現(xiàn)實基礎是市民社會,并且市民社會絕非是個體。

來自費爾巴哈的影響同黑格爾對馬克思的影響一樣,在馬克思思想發(fā)展中僅僅表現(xiàn)為一個過渡階段。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就論述了自己對費爾巴哈哲學不認可的地方,以及自己新世界觀的主要觀點。馬克思首先反對費爾巴哈對于自然因素的過度強調。他在給盧格的信中指出,他不滿意費爾巴哈的地方在于“過分地強調自然而過少地強調政治。”?在直到1844年初的隨后一段時間里,馬克思開始從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分析市民社會。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分析人的活動時指出,出于利己的目的,人的活動和產品只有通過金錢才能進行。?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分析了英法兩國和德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在它看來,德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遠遠落后于英法。?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英法,政治經濟學是為了調節(jié)資本家、工人和地主之間的財富分配和權力。而在德國,問題則在于私有制對人民的統(tǒng)治。因此,馬克思的結論是,在法國,革命必須由逐步解放產生;而在德國,只能由代表普遍利益的無產階級來完成,人類解放的使命落在了無產階級的身上,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作用以及歷史使命。

總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石的勞動價值論有著多方面的理論來源,它是馬克思在廣泛吸收人類文明成果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科學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重新回溯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理論的過程,對于探討社會主義社會勞動的新特點、科學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形成的源泉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注釋:

① 《列寧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頁。

③馬濤:《經濟思想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1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5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頁。

⑥⑧[英]威廉·配第:《賦稅論》,陳東野等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48、88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2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頁。

⑩?[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第25、47頁。

?張鐘樸:《〈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及其他版本——〈資本論〉創(chuàng)作史研究之六》,《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6年第3期。

??[英]大衛(wèi)·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7、17—20頁。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53頁。

?《列寧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592、588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267頁。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08—209頁。

?王東:《恩格斯的偉大貢獻與歷史地位——兼論必須回答“馬恩對立論”的思想挑戰(zhàn)》,《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年第12期。

?韓立新:《〈巴黎手稿〉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頁。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頁。

?指埃德加對蒲魯東所做的批判。

?[德]梅林:《馬克思傳》,樊集譯、持平校,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1—102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247頁。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2—443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204—205頁。

猜你喜歡
馬克思價值理論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免费成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亚洲婷婷丁香|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成年人片|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国产小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jizz国产视频|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青青草综合网| 在线毛片网站|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玖玖精品在线|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免费无遮挡AV|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www.亚洲天堂|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97久久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基地|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一级毛片高清|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99这里精品| 婷婷六月综合网| 国产91av在线| 99精品欧美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亚洲欧美成人| 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欧美| 欧美亚洲欧美区| 国产精品香蕉|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在线|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免费黄色网|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婷婷丁香|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熟女偷拍|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