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燁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武漢 430000)
裝飾畫這一古老獨特藝術形式,最早是由于古代人類對于鬼神的敬畏而在生活器具上繪制的原始繪畫、裝飾紋樣,隨著朝代更替時代變遷思想變革,裝飾畫經過不斷地演變和發展流傳至今。裝飾畫的出現最早是從新石器時代彩陶裝飾紋樣開始,新石器時期的彩陶是以天然的赭石、紅土或錳土為原材料高溫燒制而成的,再繪以單色或彩繪的裝飾花紋,造型獨特簡潔富有張力。再從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動物裝飾紋樣,商朝信奉鬼神其青銅器的裝飾紋樣便是與王權、神權結合的產物,裝飾花紋以動物紋樣為主,如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等。再到秦漢時期的畫像石、畫像磚,它是一種建筑用磚,磚上大多繪制秦漢時期的生活場景或奇異傳說,內容奇珍,畫技古樸;再到奇異瑰麗,以神靈為繪畫主題的敦煌壁畫;以及一些別具特色的民間美術,如剪紙、農民畫、刺繡等,裝飾畫的風格和表現形式都在不斷改變, 早已成為一種較成熟的藝術表現形式[1]。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精神物質的需求,對藝術的鑒賞認知水平不斷提高,裝飾畫開始廣泛出現在當代社會生活中。
裝飾畫通常運用較為夸張簡潔變形的圖形或組合圖案來表現作者的獨特想法和審美理念,裝飾畫在色彩的運用上也活潑大膽、濃墨重彩,整體畫面具有很強的張力,是一種極具表現力和欣賞性的繪畫形式,就連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副裝飾畫作品時的感受也往往不盡相同,頗有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這是因為裝飾畫是一種源于自然又超出自然生物以外,作者用來表達情感和審美理念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方式,人們在不同的心境或環境影響下,對裝飾畫所表達內容的感受也會產生變化,這也正是裝飾畫的魅力之處。
裝飾畫在作畫是講求畫面表現手法的節奏和韻律,裝飾畫能充分體現出作者的審美觀念和美學意識,作者在美學規律的范圍內大膽運用變形、夸張、重組等表現手法,將自然事物進行再加工,從全新的表現角度賦予自然新的藝術語言。裝飾畫在色彩上亦吸取了民間表現藝術的活潑明快,其不同于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的山水畫,或西方強調真實自然的純繪畫[2],裝飾畫善于將不同圖案或圖形用不一樣色彩展現,對比突出畫面效果。作為裝飾畫色彩語言,已經跳脫出傳統繪畫展現自然事物的色彩關系,而是遵循整體畫面結構和造型配置色彩,裝飾畫通常采用在自然事物原有的色彩基礎上進行調動改變的表現方式,不注重描繪對象的光源或者展示對象所處的環境,描繪對象在色彩往往加以主觀想象改變,整個畫面色彩平涂,協調單純明快。一幅好的裝飾畫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美好的審美感受,也能使被裝飾的環境層次豐富,充滿格調。
現代裝飾畫通常采用畫面豐富、充實、飽滿的“飽滿型構圖”方式,這種方式是建立在傳統繪畫構圖基礎上將描繪對象做豐滿、密集處理的一種構圖方式。這種飽滿型構圖繪畫也體現出現代人的審美理念和美學意識的變化,在高強度的都市生活下,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信息爆炸,使得人們更偏愛能帶給人活潑歡快感受的畫面效果,因此這種構圖方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國內畫家們慣常采用的一種繪畫構圖方式。裝飾畫另一種常見的構圖方式是“構成型構圖”,畫家在平面構成的美學基礎上,對描繪對象進行打破分割重塑,作者主觀地對某些事物進行重疊、放大、縮小,達到某種視覺上的美學平衡,看似簡單的畫面蘊含的卻是畫家對畫面構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構成型構圖方式因為帶有強烈的美學思想而被畫家廣泛采用。構成型構圖與飽滿型構圖都具有畫畫充實的特點,但構成型構圖更加側重于對整體畫面形式感的探索,更加強調構成因素[3]。構成型構圖相比飽滿型構圖更加具有現代氣息,構成型構圖方式是飽滿型構圖的一種延伸和嘗試,很難將兩者區分,兩者常常相互影響滲透。
裝飾畫與純繪畫(寫實繪畫)不同,從功能上來看,裝飾畫以被裝飾對象的要求為制作的標準,其對生活中不同的建筑,場景進行裝飾點綴,它的選題、構圖、色彩、造型都是服務于被裝飾對象的。從藝術特點上看,它的藝術表現手法強調構圖、造型、色彩的協調,更加注重裝飾性和可欣賞價值,不強調展現出描繪對象的真實感。從使用功能上來看,有從屬性,服務于所需場景。從工藝生產上看,具有工藝性,裝飾畫不同的裝飾部位、面積都有其相對應的加工方法和過程。而純繪畫則更加側重于客觀描繪對象,主旨在于展現出自然事物的真實美好,可以創作但不能過分虛構偏離自然,注重的是所描繪對象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品位,純繪畫中更有甚者絲毫不具有裝飾性。
純繪畫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模仿與寫實,是一種對具象事物進行一定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裝飾畫則著重于在內容的表現上達到可欣賞性的目的,裝飾畫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裝飾魅力。作者在創作時運用一定程度上的夸張變形表現手法以及色彩的跳躍和空間的對比構圖來完成裝飾畫作品。而純繪畫追求自然寫實,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捕捉、記錄和翻譯,不同的畫家其展現現實生活的風格和角度也會完全不一樣,純繪畫是一種具有較高藝術要求的藝術形式。
任何形式的裝飾藝術都離不開材料的使用。不同的裝飾畫因為主題、構圖、造型、色彩,對裝飾畫每個部位都有著不同的要求,一個主題往往需要合適的構圖、色彩和表現手法,再通過工藝制作來裝飾其環境,構成一幅完美的裝飾畫作品。由此可見,裝飾畫還有著其特有的工藝性。
現代裝飾畫在制作方法上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印刷品裝飾畫;一類是實物裝裱裝飾畫;還有一類是手繪作品裝飾畫。
手繪裝飾畫并不是純繪畫,它更偏重作品自身的表現性、獨立性和裝飾性,好的手繪裝飾畫具有收藏價值。裝飾繪畫在中國古代早期就出現了,內容大多是當時朝代的主流人物、動物等,能很好地體現出當時的民俗風情,如漆畫、帛畫等。現代手繪裝飾畫逐漸變得風格鮮明,個人色彩濃烈,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標簽。手繪裝飾畫并不是純繪畫,它更強調個人情感,裝飾性極強,雖然依附于環境或裝飾物主題,但仍然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思想。
實物裝裱裝飾畫是新興裝飾畫畫種,通常裝裱自身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實物,一般是中國古代傳統器具;實物裝裱畫讓裝裱主體脫離了呆板的墻面,變得具有立體空間感和層次感。實物裝裱畫往往裝裱是一份情感,一個故事,是人們將帶有自身情感寄托的某件物品,通過裝裱的形式,增添出一份珍重感和儀式感。
印刷品裝飾畫目前仍然是裝飾畫市場的主流,其便于批量印制發售,價格相對較低是它成為裝飾畫市場主流的原因。由于人們精神需求、審美理念的提高,印刷品裝飾畫的銷售量非常可觀。
裝飾畫作為一種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學語言,可以向大眾展現出繪畫者充沛的情感和審美理念,大眾可以在具象和抽象、現實和虛幻的廣袤視野里盡情地思考探索[4],現代裝飾畫市場的快速發展,使裝飾畫正在逐漸成為人類在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西方藝術文化理念不斷的交流碰撞使得我國現代藝術尤其是裝飾藝術高速發展,人們對裝飾藝術的造型和審美理念,藝術家們對現代裝飾畫的造型語言愈發的重視,而裝飾畫恰好是連接裝飾藝術與繪畫的紐帶,它既可使寫實繪畫向裝飾藝術的趣味性跨界交流,也可使裝飾藝術注入繪畫的生動性。各種不同工藝、材料、表現形式的新型裝飾畫也進入大眾視野,有以電子動畫技術使景物具有動感的動感畫,多以景物為原型,充滿動感的效果;以木頭作為原材料膠粘而成的木制畫。有由碎制了的木片拼貼的寫意山水畫,其層次豐富畫面沖擊感強烈,以及一些木雕和純天然原始材料;以毛線、細麻線作為原料的編織畫,多以自然風景,少數民族民俗為題材,成品色彩明亮風格獨特,帶有少數民主風情;還有以高溫烙制的烙畫,多在木板上進行創作,運用國畫筆法畫面細膩精致;此外,還有一些用新穎的材料如鐵釘、紗線等制作的裝飾畫。
裝飾畫的發展使得現代裝飾畫的價值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它的裝飾性和藝術性,更加在于它的社會價值,它不再單純的僅僅表現出創作者的繪畫意識,更不是展現繪畫技巧和特殊效果的手段,而是服務于大眾的需求[5]。人們每天工作繁忙辛苦一天回到家后,在屬于自己的角落舒適的沙發和暖黃色的燈光、一杯清茶,足夠消除一整天的疲憊,這里的裝飾畫色彩應該是柔和的,圖案應該是輕松地。是因為這時的人們需要放松自己緊繃一天的神經和疲乏的身體;一家新開張的咖啡廳,乳白色的墻壁極簡風格的裝潢舒緩的輕音樂,這里的裝飾畫應該是簡單的線條,圖案應該是帶簡易的,是因為咖啡店面向的消費群體是有一定經濟實力有品位的小資群體;人來人往的商場,燈火通明,這里的裝飾畫色彩應該是暖色調,圖案應該是帶有趣味性或夸張感的,是因為商場需要帶給人們快樂積極的感覺。不同環境下呈現出不同特點,相似場景下呈現不同位置,都是因為人們的需求和對藝術追求的方向不同。如何將裝飾畫與人們的需求更好地結合,是現代裝飾畫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裝飾畫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一定會形成獨特的裝飾畫美學觀念,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會更加輕松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