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各類公共衛生事件頻發爆發,在給公眾生命健康及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威脅的同時,也對我國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體系提出了挑戰。合理有效地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不僅是保障公眾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題中之義,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之舉,這就需要不斷強化公共衛生管理,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體系。本文從公共衛生管理概述入手,立足于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逐一剖析,并就如何加強和改進公共衛生管理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期為改善醫療衛生狀況,推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共衛生管理 ?問題 ?對策
公共衛生管理作為一項全民性事業,關乎所有人的健康。構建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不僅能夠預防疾病,保護公眾健康,還能有效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但縱觀我國當前的公共衛生管理現狀,思想上認識不到位、資金來源不充沛、緊急醫療體系不健全以及應急政策缺失等問題的存在對公共衛生事業造成極大威脅。為此,加強和改進公共衛生管理,構建堅強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極為必要。
一、公共衛生管理概述
公共衛生管理作為公共管理中的一部分,是政府為履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在防治疾病、保護和增進人們健康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綜合措施,包括制定衛生政策、籌集和分配資源、建立衛生服務組織、健全衛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協調社會各方在內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伴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日臻深入,公共衛生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政府及相關部分對公共衛生管理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重視,并適時采取相關舉措,對傳統的公共衛生管理模式進行革新,致力于加強和改進現有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促使公共衛生管理日益邁向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二、我國在公共衛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公共衛生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不僅有賴于高度的思想重視,充足的物質、資金保障,還需要充沛的醫療力量以及堅強有力的應急系統。但縱觀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現狀,在這些方面仍存有一定的缺失。
(一)思想認識不足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職能部門、社會公眾都應參與其中,樹立高度的防范意識,加強對公共衛生的關注。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社會整體對于公共衛生管理的認知不高,缺乏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各地的公共衛生管理教育仍停留在較低水平,未將其置于高度重視的位置。
由于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我國在面對一系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缺乏游戲的應對措施,被動的應對難以順利解決所有的突發事件。這就使得一些原本能防患于未然并妥善處理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演變成了嚴重事件,造成惡劣影響和重大損失。較之于GDP等一系列經濟發展指標,社會對于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二)財政投入不力
在部分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大部分的醫療衛生經費主要由政府承擔。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水平較之以往有了明顯提升,但較之于發達國家,我國仍存在較大的差距。與此同時,在一些落后地區,財政資金較為匱乏,難以投入較多置于公共衛生管理事業。因而,一旦發生突發衛生事件,這些地區只能被動等待救援和支持,缺乏積極主動應對的能力。
匱乏的資金體系和微弱的財政支持使得眾多地區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漏洞頻發,面對突發事件事件,不僅無法妥善處置,更難以應對。加之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訓機制,公共衛生管理陷入尷尬境地。
(三)醫療資源缺失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劇,推行和深入醫療改革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加強醫療衛生建設,強化對各地醫療資源的分配。但受制于我國長期存在的二元體制,醫療資源在分配方面缺乏公平性和均衡性,農村的醫療經費匱乏,醫療設備落后,就醫難、醫藥少的問題突出。但與之相對應的是,一些發達地區的公共衛生資源過度,存在閑置浪費的現象。
醫療條件嚴重匱乏使得農村的公共衛生事業步履維艱,面對突發事件,不僅容易貽誤時機,還嚴重影響了效率。這就致使一些地區的傷病患者難以被及時發現并獲得有效的醫療救助,從而造成嚴重后果。
(四)應急網絡待建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離不開堅實有力的應急網絡體系。這就需要盡可能地調動社會資源,發揮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抗擊一些突發事件,以保證減少和化解危機的產生,有效抵擋和防御危機,切實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保障社會財產不受或少受損失。
但縱觀當前我國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建設,各項制度不甚健全,在應急網絡的構建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信息報告系統、指揮體系、預警和檢測機制匱乏。在此之下,積極協調并調動各項社會資源,集中社會才智構建完善的醫療救助網絡和應急體系成為了橫亙在公共衛生管理事業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三、加強和改進公共衛生管理的舉措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還能切實改善醫療狀況,推動公共衛生事業健康長遠發展。為此,就需從存在的問題著手,通過針對性的措施改進思想、資金、保障以及制度方面的問題。
(一)提高思想認識
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成為當務之急。這就需要首先破解公眾在思想認識方面的桎梏,強化對公共衛生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一方面,要強化宣傳,加強引導,通過設立公開欄,發放宣傳冊等形式大力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認知氛圍,使得公眾對于公共衛生管理能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宣傳工作的長效機制,堅持預防和應對并重的原則,長久不懈地普及公共衛生知識,不斷提升社會對于公共衛生管理事業的重視程度,正在提升我國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
(二)加大財政投入
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不僅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還需要充沛的資金保障。尤其是對一些落后地區而言,其不僅缺乏對公共衛生管理事業的重視,更缺乏足夠的資金應對危機事件。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增強了防御困難。因而,政府在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方面也強化扶持與主導,在衛生防疫、公共安全、醫療救助等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適度傾斜公共衛生管理資金和醫療救助力量,不斷夯實落后地區應對公共衛生管理事件的物質基礎。
(三)擴增醫療力量
面對公共衛生事件,由于缺乏緊急醫療資源,這就使得一些傷患病者很難被發現,也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從而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后果。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我國在醫療救助方面的力量仍然不足,更突顯了擴增和強化醫療力量的重要性。因而,我國應均衡在醫療衛生資源的投放,由醫院、衛生執法監督以及預防醫學學會等部門共同聯手,通過設立定點醫院等形式加強醫療救助力量,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使得更多的公民能夠更好地享受到公共衛生服務。
(四)健全應急機制
在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事業中,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通過應急機制的構建有效應對各項衛生事件的發生。為此,就應當建立由中央統一指揮,地方分級負責的應急體系,同時強化制度建設,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組織指揮體系、信息監測預警報告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助體系以及物資保障體系等在內的各項體系。在構建應急機制過程中,要注意暢通信息渠道,擴充信息來源,借助社會公眾的力量共同做好公共衛生管理事業。
四、結語
公共衛生管理事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民眾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此,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有效破解。除了強化社會各界對于公共衛生管理的認知外,還需通過良好的外部環境、充沛的財政資金和足夠的醫療救助力量來保證公共衛生管理事業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李志霞.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的發展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2(26).
[2]褚文君,姚耿東.中國公共衛生管理事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05(07).
[3]王海平.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的政策淺析[J].前進論壇(健康中華).2007(05).
作者簡介:付春芳(1971-),女,云南景谷人,學歷:本科,職稱:經濟師,工作單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思茅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