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師范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下,數字化教學也逐步的走進學校,學校的教學環境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延吉市基礎教育也接受了這樣的洗禮與進步。延吉市中學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有效利用情況如何,是否可以滿足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應該如何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是本研究主要的內容。
教學資源:從從廣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可以指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撐教學的、為教學服務的人、財、物、信息等。從狹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學習資源)主要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環境及教學后援系統。
數字化教學資源: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設計、開發、存儲與傳播,基于信息化、網絡化環境傳遞的教學資源。
謝邦明在《初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探究》中提出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讓建設成果在教師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中得到充分應用。可以采用加強制度建設、爭取領導支持、優秀教師以身作則、提高全校教職工信息化素養等手段加強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1]
向莉莉在《初中教師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效果影響的研究》中通過調查發現使用數字化資源對課堂教學效果存在著很大的影響。正面影響主要有知識展現方式多樣化,學生對于課程產生興趣;學生對知識理解深刻;數字化資源知識面寬廣,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負面影響有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數字化教學內容過量,學生無法吸收真正知識;不加以總結提煉,不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培養。[2]
白梅在《關于網絡教育中資源建設的思考》中提到,目前我國高度重視網絡教育中的資源建設問題,對教育資源建設和師生信息能力方面的培養也很重視,以新型信息資源和網絡應用改革傳統教學,使學生享有優質的學習資源。現如今,國內一些大型的教育軟件開發公司也先后出臺了網絡教育的平臺,并在網絡教育平臺中添加了大量的學習資源。[3]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15份,有效率78.7%。其中教師問卷發放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5份,有效率85%;學生問卷發放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25份,有效率75%。
調查結果顯示:(1)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按頻率高低排列順序為網絡、圖書期刊、電子圖書期刊、碟片、手機及其他。其中58.5%的教師和60.5%的學生所用的教育資源主要來源于網絡,30.5%的教師和25.5%學生教育資源主要來源于傳統紙質圖書期刊,10.5%的教師和6.5%的學生表示主要來源于電子圖書期刊。(2)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需求程度;教師對網絡課程的需求最高,其中有95%的教師表示十分需要,其次是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有89.5%的教師需要;其它資源表示需要的依次是課件與網絡課件(86.5%)、媒體素材(85.5%)、試卷和試題(82.5%)、案例(62.5%)、常見問題解答(48.5%)。學生用戶對網絡課程的需求也是最高,其中有85.5%的學生表示迫切需要或需要,其次是課件與網絡課件,有83.5%的教師迫切需要或需要;因此,在資源建設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注重資源的建設。當調查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學校是否可以滿足在數量或質量上滿足用戶的需求時,只有20%到30%的用戶認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基本上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3)目前網上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延吉市大部分中學均已加入延邊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然而縱觀平臺機構和用戶的使用情況,可以發現延吉市中學網絡發展并不完善,各學校信息更新速度慢,資訊少,延吉市各中學的教師及學生使用平臺進行學習或建設個人網絡空間的人數更是少之又少。以延吉市某中學為例,學校資訊板塊在2018年11月15日中午集中上傳了九條學校資訊,此外,再無其它校園資訊。本校資源、教學教研、教師園地、學生天地、校園生活板塊下則沒有相關內容,可見學校并沒有把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作為學校發展和交流的手段,而是僅開通而已,也更沒有教師和學生參與進來,諸如此類學校在延邊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不占少數。(4)教師和學生對數字化學習資源重視程度低。目前網絡技術發展日益進步,但是大部分學生以學習任務重,使用網絡的時間少為由,不愿意通過網絡上的數字化學習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即使偶爾有時間上網,也是走馬觀花,不深入研究學習。教師們也因為教學任務繁重,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書本備課而不能充分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研究。(5)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多使用少管理不規范。在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中,人們努力嘗試去設計一種理想的資源組織結構、建設標準、管理平臺等,在設計、開發、建設的同時卻忽略了如何讓教師充分使用資源資源,學生如何快速獲取資源,如何將教育資源應用于教育教學過程,如何保證網站的實時更新和資源上傳等重點問題。(6)計算機網絡等硬件設施還未能滿足要求。網絡帶寬對網絡教育的實施至關重要,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學習育是通過文字、圖片鏈接、視音頻資源等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由于區域帶寬的限制,許多數字化教學資源并沒有真正體現到數字化教學的交互性、實時性、靈活性等特點。
5.1 加大投資力度,與教育機構合作 近幾年校園網的建設熱潮吸引了大批教育機構和優秀公司加入到校園網的網站開發和資源建設中,如一師一優課、智慧課堂、優芽互動電影、云課堂在線等,各級政府部門、各學校應該及時購買優質教育資源,充實本市、本學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使所有教師均能輕松獲取所需知識。
5.2 靈活多變的管理制度的實現 思想的形成也決定了行為的形成,在中學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擁有思想很重要。數字資源建設是否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設者、管理者與使用者,要跟隨著新時代的大潮,跟隨著現代科技的腳步,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實現資源平臺的完善。
從管理制度來講,延吉市中學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管理有些死板,數字化教學資源對于中學來講對課程與學習是一種輔助,而怎樣用好這種輔助來實現學習與教學效果最優化是我們應該去思考與反思的。各個學科對應相應的教學資源應該及時更新,還有需要有除本學科外的人去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這樣才能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
5.3 權限發放實現師生共同擴充資源平臺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對建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本著與我無關的態度,對于這種現象其實也無可厚非,學生只會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去應用到學習上并不知道也沒有權限去補充自己在校內數字化教學資源查詢不到的資源,長此以往學生對學校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本著與我無關的態度。
應該開放權限并鼓勵積極擴充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行為,讓廣大師生都積極的參與進來這樣才會豐富本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化教學資源這樣才會不斷被擴充不斷被豐富,也就會出現越來越少的資源短缺現象,這樣的良性循環會帶動整個學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發展。
5.4 樹立有效利用數字化教育資源意識 當師生的需求出現時,師生本身缺乏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意識,即使部分有意識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師生也不會達到有效話,要使需求與資源對應上就要樹立有效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意識,只有意識上來了思想才會跟上思想跟上了才會導致行為的改變,所以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樹立有效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5.5 加強維護數字化教學資源庫 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尤為重要的是維持和更新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從延吉市中學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來看,在建設過程中沒有避免大規模建設的誤區。在建設一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初期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人力、物力,但是在建成以后對數字資源庫的管理與維護就相對較差,有個大的框架卻沒有豐富的資源做補充,對資源的更新太慢基本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所以對于這種現象的解決迫在眉睫,應安排專人管理與負責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維護與更新,并保證正常的運作。設置獨立檢查部門,當使用者在發現問題是及時反映到檢查部門,檢查部門應及時維護與維修,應發動全體師生集中智慧,為維護好數字化教學資源做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對延吉市中學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研究,發現學校和教師對數字教育資源庫的擴充并不完善;沒有樹立有效利用數字化教育資源意識;教師和學生對數字化學習資源重視程度低;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多使用少管理不規范。針對這幾點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和建議,加大投資力度,與教育機構合作;建立靈活多變的管理制度的實現、權限發放實現師生共同擴充資源平臺、加強維護數字化教育資源庫、加強維護數字教育資源庫這樣才會使數字教育資源在中學的發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