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豐順縣大同學校 廣東 豐順 514300
就目前而言,在實施中學生德育教育時,也應靈活運用教育策略,使中學生的德育滲透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階段。尤其是以身作則,學生從內心信任老師,尊敬老師,并以此作為學習的榜樣。舉例來說,在給學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時,教師可以與全班學生一起約法三章。例如,每天早起上課,中午到校,然后相應地安排完成作業的時間,確定好時間之后,教師首先每天早讀前準時來上課,然后早起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種情況下,即使學生偶爾有遲到早退的問題,也能看到老師每天提早到校,大家一起早讀,糾正遲到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想要發揮出立德樹人教育作用,就必須先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以科學的教育理念來設計教學活動,確保按教學計劃進行教學。但是研究發現,有些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提高學生的教學成績,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造成學生德育素養不高。針對這一現象,應從轉變教師的思想認識入手,加大德育宣傳力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形成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掌握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改變傳統德育模式的不足之處,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發展階段,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因此,在進行德育時,教師應明確其工作重點,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根本,把握德育特征與內在的依據,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教師不僅要通過學生的學習,而且要通過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的工作內容比較廣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精神境界,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融入日常教育中,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學生潛在的學習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有的學生好奇心強,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在對待這類學生時,要及時觀察學生的上課情況,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及時了解學生注意力下降的原因,利用學生的心理變化,制定教育對策,要逐步改變課堂上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與學生交流時,要主動引入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幫助學生主動集中注意力。
有些教師對學生的行為和學習方法進行統一管理,卻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差,使學生缺乏相應的認同感。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入手,貫徹德育思想,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借助恰當的話語,在保護學生自尊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主動改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的教師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課堂中占有主導地位,對學生的情感缺乏關注,從而導致學生與教師的言行相符合,但內心并不認同學生的這一觀念。在中學階段,學生已擺脫了老師和家長的束縛,并開始尋求反效果。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應從教學過程中引入立德樹人的思想,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興趣,加強德育與學生管理相結合,通過開展有實效的德育活動,營造一種濃厚的教育氛圍,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主題活動,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老師,了解其他朋友,在活動中,教師能很好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愛心演講會,讓學生主動回報父母,這都表明學生受到德育活動的影響,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品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掌握好學生的長處和短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短處,幫助學生在克服和修正中不斷發展,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會無意識地模仿周圍的同學和老師,學生的行為是教師教育成果的縮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沒有運用正確的語言運用和表達方式,就會傷害到學生的心理,也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總而言之,初中德育應堅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發揮德育的思想功能,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采取適宜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融入德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從而達到德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