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河北 唐山 063600
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說教式模式為主,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并逐一講解知識點,剖析文章內容與寫作意圖,概括文章大意等,教學效率較低,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體現。課堂提問的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績,已經成為當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索意義重大,有助于教學效率與質量提升。
(一)調動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教學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在講臺上不斷的講,學生在講臺下被動的聽,師生互動很少,學生容易發生溜號的現象,造成教學實效性下降。在教學中適當的增加課堂提問,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要求他們保持注意力,認真聽講,以此才能準確、快速的回答問題。同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獲得有用的知識,獲得個人成長和進步,從而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其主動學習積極性。
(二)活躍課堂氛圍。語文閱讀課的教學需要圍繞閱讀文章開展,很多閱讀文章的意義深刻,文字晦澀難懂,單純依靠朗讀和分段解析是無法很好地理解文章深意的,學生在學習中也會感到比較困難。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與難點以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索,通過思考分析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去找尋答案,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一)合理設計問題。在進行課堂提問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認真研讀閱讀文章和教師工具書,將教材吃透,理順閱讀文章的行文脈絡,認清作者的寫作意圖,以此才能針對主要知識點合理設計問題。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閱讀水平、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能過難,讓學生想破腦袋也找不到問題線索,也不能過與簡單,起不到教學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釵頭鳳》時,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連用三個錯字,包含了作者陸游復雜的情緒,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理解陸游那種母命難違、不得怨恨、舊情難了又無法再續前緣的心理特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的實踐需要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問題需要全面指向學生近期發展區,以此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需要認真觀察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的知識薄弱點和困惑之處,以此才能通過有效的提問超越學生發展,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作出積極地改正。
(三)注重提問技巧使用。同樣一個問題從不同的人口中提出來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這是因為每個人提問的方式不同,適合不同的人群。所以,在進行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靈活地運用各種提問技巧,以此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獲得更好的提問反饋。首先,提問的方式需要新穎,不能直來直去、生硬的提問,而是要隨機應變,根據課堂教學表現和學習反饋情況適當變換提問方式、難度、時機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在提問中可以多使用一些修辭方法,將問題變得更加生動,同時需要注重具體和抽象的結合,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其思考能力。
(四)采取多元化提問方式。課堂提問的方式有很多種,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不同的閱讀文章、不同的學習氛圍下,需要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以此才能發揮出提問教學的優勢,增添課堂趣味性。一方面,課堂提問需要將口頭提問和書面提問聯合起來,豐富提問的內容。因為書面提問是教師事前準備好的問題,可能在教學過程中還未涉及到,或者提問時機不好,這時就需要教師隨機應變,采用口頭提問的方式進行補充,及時發問,趁著學習熱度尚未消減的時候提問,環環相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教師在提問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采取合理的提問方式,例如將錯就錯提問和旁敲側擊提問。例如在《荷塘月色》中“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學生解讀出葉子和花的關鍵信息,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將錯就錯的提問,葉子和花的美麗是誰賦予的?學生在思考后明白這句話的重點應該是月光,加深了閱讀理解。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實踐需要立足于教材,并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問題、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靈活運用提問技巧、豐富提問方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做到事半功倍,全面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學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