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福建 福州 350000
福建省于2016年下發了《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這個文件。從實行以來,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促使學校進一步樹立教學質量意識,深化教學改革,學校的教風、學風發生了積極變化,教學規范得到有效落實。在計算機教學方面,學業水平考試,不僅讓學生奠定扎實的基礎理論,還要擁有熟練的應用。因此,通過中職學業水平考試革新計算機教學是當前中職學校發展的重點。下面對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影響進行研究與分析。
實行學業水平考試是為了加強對中職的課程管理和質量監控,有利于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學、自主地選拔人才。學業水平考試是對中職生在校期間學習情況的全面檢測,是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發展的需要。
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都是各學校自我監控和評價,沒有第三方的客觀、公正的數據依據。各學校教學質量的評比更多的是看省賽、國賽的獎牌數量,或者中職高考的本科上線數量的多少,其實這些只能說明優生的學業水平,不足以代表整體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業水平考試的出現,各校之間的教學質量有了一個橫向比較的重要依據。
從2017級學生開始,取消高職單招考試,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作為學生升學的篩選條件,同時也作為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學業水平考試作為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將來無論是讀本科或大專,將依據學業水平的等級進行篩選錄取。
正如《實施辦法》中強調:“學業水平考試是評價和改進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參考,是檢驗中等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學業水平考試評價結果將作為我省開展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診斷和評估的重要考核指標。”上級教育部門對各個學校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時,可以用數據說話。
1.教學態度的轉變
態度決定一切。學考促進了教師教學態度的轉變。比如備課,以前的備課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有了學考以后,為了提高備課質量,學考集備組的老師,課前共同研究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后相互交流、共同反思。實現了教學理念共享、教學方法共享、教學資源共享。比如對待成績較差學生的態度,在學考之前,為了保證進度,有的教師對這些學生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學考要檢驗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合格率是考核教師的一個重要指標,它促使教師改變原有的管理思想,從“不想管”變成“必須管”。因此,教師開始研究成績差的學生,了解他們厭學的原因,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與他們溝通,采取恰當的方法促使他們學習。
2.教學觀念的轉變
有了學考以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考綱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有能力在課堂上真正完成目標,避免因目標設置過高讓學生望而卻步。教師積極改變教學模式,設法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知識的體驗者。通過學考,教師的教學觀念逐步從關注“教”轉向“教”與“學”并重。
3.教學方法的轉變
學考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如果他們不去研究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方法,就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而,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作業方面,教師也做了改革,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采取分層次布置作業的方式。對基礎較好、目標考A的學生,作業以中高難題為主、基礎題為輔;對基礎屬于中等水平、目標考B的學生,作業以基礎題為主、中高難題為輔;對基礎薄弱、目標考C的學生,作業以基礎題為主、中等題為輔。每個學生課后都有適合于自己的作業可做,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讓中等的學生有進步,讓較差的學生能合格。
1.學習目標的明確
大多數中職學生剛進入學校時學習目標不明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學習基礎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二是一些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比較隨意,對專業認識不清楚;三是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低,認為孩子在學校不出事就行,學習好壞無所謂等等。現在的學業水平考試,針對所有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同樣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揮的空間,有利于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2.學習信心的提高
中職學生基本上都是中考的失敗者,在學習上缺乏自信。學業水平考試不是選拔考試,而是過關考試,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且有復習題庫,可以說,只要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3.學習態度的轉變
學生有了學習信心,有了進步,共同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態度自然發生了轉變。課上積極討論,課后向教師請教。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影響著學生的畢業和升學,教師的教學只是針對學業水平考試內容,忽視知識的全面性與整合性,甚至考前組織學生集中訓練,以期獲得好成績。這種方法不但難以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學習觀念,而且失去了培育學生信息素養的最佳時機。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有關規定提出,“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學生引用所學知識研究、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可以形成道德思想意識和正確的學習觀念。”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學中要“對癥下藥”,全面整合教材知識與學業考試內容,促使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大綱,對學生所學內容的要求包含了解、理解及掌握、熟練應用四個方面。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減少“了解”內容的學習時間,增加需要“掌握”和“應用”內容的課時,促使學生在簡單了解后,通過實踐應用進行鞏固和深化。以“多媒體軟件的應用”為例,這節課也是中職生學考的基礎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多媒體的概念、特點及應用領域等,而后通過提出實踐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引導下明確認識到多媒體軟件的應用。
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注重教學方案之間的關聯性,確保學生在學習完本章節知識后,可以應用到下一章節,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遺留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逐漸進步的過程。
中職生的特點是思維活躍,自控能力低,學習動力不足,又渴望得到鼓勵和認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大多是“灌溉式”課堂,教師向學生直接傳遞知識,抑或是教師進行操作演示,而學生跟著模仿,沒有體現出個性化教育優勢,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熱情。新課改提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要培育學生信息素養。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結合時代發展進行教學革新,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影響下,計算機教學的革新是發展的必然方向。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資源庫是指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的任何資源。這里的任何資源包括基于多媒體的教學軟件,也包括各種媒體素材,試題,各種試卷,各種案例,課件,常見問題解答,課程視頻等,好的教學資源庫應服務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數字化資源的應用,教師由課堂的主角演員變為導演,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提供合適的腳手架,讓他們在獨立或合作的體驗中,順利完成對知識的建構,教與學由原來的單純教知識變為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計算機學業水平考試,上機操作時間為六十分鐘,考試內容有打字、選擇及操作三種類型。利用計算機應用基礎試題庫,讓學生更快適應學業水平考試。學習完一章節知識,教師可以從題庫中選擇對應試題,進行測試,確保其在參與學業水平考試時可以正常或超長發揮。
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教師針對學業水平考試開發網上測試平臺,布置學生隨時隨地上網“刷題”,而且刷題越多積分越多,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計算機學業水平考試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層探索教學課堂環境和應用教學方法,明確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以此合理引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充分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構建完善、有效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和行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保障中職計算機專業培育出的專業人才滿足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為中職計算機教育事業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