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近年來,農業合作已構成中俄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在新冠疫情爆發和蔓延的背景下,中俄農產品貿易卻實現了逆向增長,成為兩國經濟合作中新的亮點。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打擊使各國意識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性,中俄兩國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新的機遇。為了進一步加強兩國農產品貿易,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水平,本文通過對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建議。
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14年之前貿易總額和進口額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出口額方面較為穩定,無明顯波動。自2015年起,貿易總額呈現出穩定升高的趨勢。其中,進口額上漲幅度較為明顯,而出口增長幅度不明顯(見圖1)。
從同比上漲率來看,2014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此前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的同比上漲率是明顯高于中國對俄農產品進口的同比上漲率的,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領域的貿易逆差也在逐步減少。但自2014年后,這種情況開始逆轉,中國自俄農產品進口的同比上漲率開始明顯高于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的同比上漲率,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領域的貿易逆差開始增加(見圖2)。

圖1 2004-2018年中國對俄農產品貿易額趨勢圖(單位:億美元)

圖2 2005-2018年中國對俄農產品貿易同比上漲率(單位:%)
本文應用UNComtrade 數據庫提供的2011-2018年這8年間的中俄農產品領域的貿易數據,對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現狀進行考察,研究結果表明:
1.近幾年中俄農產品貿易規模的擴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農產品的增長推動的,而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的拉動則相對有限。
2.近年來,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的增長速度相對緩慢,由于同期進口上漲幅度大,中國對俄農產品貿易逆差逐步增加。
基于上述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1.將提高出口質量水平作為推動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動力,要加快農產品生產的轉型升級,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在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提高對質量的把控力度,提高農業技術標準,推進農產品出口質量國際認證。
2.密切關注俄羅斯農產品貿易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農產品出口技術標準與要求,并保持實時更新,對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不批準出口,規避農產品輸出受阻的風險。同時,也要加大在俄羅斯農產品市場上的品牌宣傳,樹立良好的產品形象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