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北庚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明,系統完備,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現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1)本報評論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N].人民日報,2020-11-19(1).。它既蘊含了法治世界觀,也蘊含了法治方法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習近平法治價值思想的重要內容,深刻闡明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目標指向、內在邏輯與實踐要求,體現了法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思想形成于我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實踐,經歷了“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3)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10.,進而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全面依法治國的各個環節和方面“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4)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6.的不斷發展過程,目標明確指向良法善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源于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確立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布局,自此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設被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踐中。黨的十八大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并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全面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深刻分析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必須“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予以推進。法律作為具有強制力的行為規范是社會主體的行為準則,融貫體現國家與民族精神是非曲直價值判斷準則是其應有之義;法治以其固有特性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諸多具體方式更為根本,“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成,而且要用體制機制來保障。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是很下功夫的,雖然執政的黨派不斷更換,各領風騷四五年,但他們的價值理念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制度設計、政策法規制定、司法行政行為等都置于核心價值理念的統攝之下。”(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11.而法治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立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并將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系統闡明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原則的系列講話中反復強調“發揮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須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為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8)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09-110.,深刻揭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價值。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的縱深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系統分析法治與德治辯證關系時進一步強調:“立法、執法、司法都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9)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6.明確將良法善治確定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法治建設的價值目標。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本身也具有一定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注重針對我國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中各個不同時期的具體問題,將核心價值觀的不同要素融入到法治建設中,在依法治國的非凡實踐中促進良法善治。黨的十八大后針對立法質量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國,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這些話是有道理的。我們要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并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1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0.突出在遵循科學規律基礎上融“民主”價值理念于立法中,以提高立法質量。隨著法治的推進,他進一步強調“法治”在立法中的價值,黨的十九大將依法立法納入立法原則,“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11)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7.31.“提高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12)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0.,習近平總書記對立法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針對制度安排不公、社會發展中的有違公平正義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國家制度安排要更好地體現社會公平原則。“我國現階段存在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許多是發展中的問題,是能夠通過不斷發展,通過制度安排、法律規范、政策支持加以解決的。”(1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3.“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里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對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問題要抓緊解決,使我們的制度安排更好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原則。”(1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7.針對執法不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嚴格執法”的系列講話中都明確要求在執法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起事件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15)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59.在系統論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決立法、執法、司法的突出問題后,習近平總書記從公平正義視角將良法善治具體化為“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 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16)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29.。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17)習近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J].求實,2015,(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核心就是將作為全民共同道德基礎的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各領域、各環節和各方面,為道德提供法治支撐時夯實法治的道德基礎,本質上是踐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內在要求。
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首要的是:“把一些基本道德規范轉化為法律規范,使法律法規更多體現道德理念和人文關懷,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來強化道德作用、確保道德底線,推動全社會道德素質提升。”(18)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09.“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礎的法律才能為更多人所自覺遵行。”(19)習近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J].求實,2015,(1).習近平總書記從法律層面得到人們自覺遵循視角闡釋了法律承載道德之必要。“道德以揚善,法律以懲惡,二者方法各異,但目標一致”(20)朱勇.中國古代社會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J].中國社會科學,2017,(12):166.是中國古代傳統治理文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指出,“我國歷來就有德刑相輔、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21)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5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本質就是將體現核心價值理念的道德融入法治。“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2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首先,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的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的德以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個人的德融入到社會主義立法中,是在法律中融貫道德,為法律提供針對性支撐,增強社會主體遵守法律的自覺性;其次,道德融入法律規范又使其獲得法律強制性支持,增強道德的社會約束力。再者,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也就排除了法律與其他非主流價值融合的可能,進而排除其他非主流道德進入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總體上是在法治建設中厚植道德基礎,使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有機融合。
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核心的是:“使法治與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3)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與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24)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5.縱觀人類歷史,國家治理既需要行為規范也需要精神支撐,“法律與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25)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09.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核心是在法治建設中體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容的道德要求,發揮核心價值觀籍由整合社會意識規范社會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2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進而使法治與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法律與道德在國家與社會治理中均可發揮作用,但功能不盡一樣。法律由國家制定與認可,其規范與調整社會的功能重在強制;道德靠輿論支撐,其規范與調整社會的功能重在勸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就是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彰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彰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一方面是將社會主義的優良道德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入法律規范制定、法律制度實施與評價,使道德獲得具有國家權威的法律強制性,促成道德法律化,“通過強制性規范人們行為、懲罰違法行為來引領道德風尚”“強化法律對道德的促進作用。”(27)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09.另一方面是在法治建設中“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理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在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相促進”(28)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6.。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實質上就是使法治與德治功能互補、相得益彰。
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本質上就是使社會主義法律規范蘊含與我國國家性質相適應的內容,使形式規范具有制度靈魂。法治作為人類治理的現代方式,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法律規范承載的是法治的形式要求,而與一國根本制度相契合的共同價值理念是其實質內容。任何一個法律制度都包含有內在的價值理念和國家理想,社會共同認同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國家理想亦需要轉化為一定的法律制度規范,價值理念與制度規范的有機統一是法律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與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2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本質上就是使社會主義法治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內含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做主具體內容,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全體人民追求的道德品質,使社會主義法治富含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進而實行社會主義法治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是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其必然要落到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將“要推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3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36.確定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職責定位與工作要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各個環節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各個方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踐要求。
“立善法于天下治,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有關法治講話中多次引用的中華傳統文化名言。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立法是法律實施的基礎和邏輯基點,執法和司法是法律實施的具體環節和法治建設的現實實踐,守法是法律得以實踐的重要途徑,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是一個層次清晰、有機關聯的整體系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首先是融入到國家立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其具體要求主要涵括:以自由、平等等價值理念為導向完善以保護產權、平等交易等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將民主等價值理念及其要求貫穿到憲法、立法法及國家組織法律制度中;以文明、和諧引領社會主義文化立法;加強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立法,以公民價值準則引領社會法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相關立法工作,明確對失德行為的懲戒措施。”“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31)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6-167.
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執法與司法的具體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美好生活的需要出發,反復強調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融貫平等、民主、公平、法治等核心價值。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屬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體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方面。”(32)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08.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是平等的現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出明確要求:“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和基本政治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3)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18.針對營商環境優化他又特別強調:“各類市場主體最期盼的是平等法律保護。”“要把平等保護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34)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54.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講話中指出:“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35)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79.,為民主價值理念融入法治建設指出了具體準則。同時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36)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視“公平正義”為中國共產黨追求的崇高價值,必須融入到法治建設中:“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3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38.“我們必須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人民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38)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25.法治讓國家治理邁向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視法治為制度之治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在法治建設中反復強調法治價值和理念:“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強化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39)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73.“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要教育引導法律服務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依法依規誠信經營,認真履行社會責任”(4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5.,“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逐步改變社會上那種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現象”(41)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51.“要研究法治宣傳教育新機制新方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讓法治成為全民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42)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34.,弘揚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使法律獲得人們信仰、法治成為全社會的生活習慣與行為遵循。
無論是立良法還是行善治根本在于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要靠人來執行,如果執法的人自己不守法,那法律再好也沒用”(43)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1.。“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44)張晉藩.中國傳統法文化的史鑒價值[N].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12-17(005).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對“關鍵少數”、法治工作隊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與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厲行法治,“領導干部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在法治之上想問題、做決策。”(45)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41.;政法隊伍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念,“要加強法治專門隊伍教育培訓,確保立法、執法、司法工作隊伍信念過硬”(46)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35.“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業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做到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47)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5.“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通過普法推動公民守法:“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全民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工程,使全體人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48)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