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角色類型下的考量*"/>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法律責任
——基于不同角色類型下的考量*

2021-01-28 11:29:52譚祎瑤
時代法學 2021年6期

李 蓉,譚祎瑤

(湘潭大學 法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一、問題的提出

2019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以下簡稱《社區矯正法》) 中第13條明確規定國家鼓勵、支持志愿者(1)社區矯正志愿者是在專門國家機關的主導下,自愿、無償利用自己的時間、專業技能以及資源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非營利、非職業化援助,為幫助矯正對象矯治其病態心理與異常行為,監督管理其參與活動、學習就業技能,促使其順利回歸社會的人員。參見田興洪.社區矯正中的社區參與模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158.等社會力量依法參與和協助社區矯正相關工作。社區矯正作為一種“柔性”矯正方式,具有社會參與性的特征。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應當充分廣泛地利用社會資源,這不僅利于實現社區矯正效率的最大化,同時對于降低行刑成本、促進和諧社會與社區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當前社區矯正工作復雜多樣,需要吸收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不僅有助于強化社區矯正輔助工作隊伍的建設,同時也是提升社區矯正實施效果的關鍵,有利于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2)就目前現狀來看,全國各地志愿者招募渠道正在不斷探索與拓建中,為建設專業性強、參與范圍廣以及服務效果佳的志愿者隊伍而努力。例如江蘇省司法廳號召動員“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加入志愿者隊伍參與社區矯正,并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通過定期召開推進會以及開展培訓等形式規范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具體服務。安徽省創設的“黃絲帶”社會幫教平臺、廣東省成立的“南粵春雨”公共法律服務志愿者總隊以及新疆建立的“愛心媽媽工作站”等志愿者隊伍等,表明社區矯正志愿者隊伍正在逐步擴大,范圍涵蓋各專業、行業。參見劉振宇.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積極作用[J].中國司法,2017,(9):9-10.。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相關法律并未明確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角色定位,因而導致其參與矯正工作的具體職責以及相關的權利義務無法明晰。并且當志愿者不履行相應職責或履職不當時,在具體的責任承擔方面尚無相關法律進行明確規定,理論界也較少涉及。此種現狀不僅不利于對社區矯正志愿者的保護,也阻礙了社區矯正的健康發展與完善實施,因此需要就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法律責任進行探討。

二、我國實踐中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不同角色類型

由于社區矯正志愿者(3)當前社區矯正志愿者的構成十分豐富多樣,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職的志愿者,如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城鎮街道、居委會的部分工作人員以及農村某些機構的工作人員等;二是青年志愿者,如法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的青年大學生等;三是退休志愿者,如退休前在司法行政部門、教育行業等從事工作的人員。參見劉武俊.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社會力量專論[J].中國司法,2012,(7):31-33.來自社會各個不同階層與領域,因而其參與社區矯正的具體工作方式也并不相同,當前有關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具體工作方式包括以下幾種:一是與社區矯正小組等組織共同進行社區矯正的日常監督、幫困扶助等;二是與社區矯正人員建立固定聯系,單獨對其進行一些教育監督、心理矯正、法律咨詢服務、就業指導等;三是形式不固定,有時集體行動,有時單獨行動。根據《社區矯正法》第25條(4)《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25條:社區矯正機構應當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情況,為其確定矯正小組,負責落實相應的矯正方案。根據需要,矯正小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人員,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家庭成員,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組成。社區矯正對象為女性的,矯正小組中應有女性成員。規定可知,我國現行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運行是以矯正小組為核心的。也即當前我國社區矯正的整體運行模式是“矯正小組”模式,社區運行模式原則為幫扶小組(5)田興洪.社區矯正中的社區參與模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88-89.。在此種運行模式下,志愿者一般是作為矯正小組的成員之一實施社區矯正工作,則其可能擔任的是“矯正監督人”或“矯正擔保人”角色。若志愿者以單獨的形式實施社區矯正工作,則其可能擔任的是“矯正者”角色。以下將詳細闡釋其具體職責。

(一) 志愿者作為“矯正監督人”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在志愿者作為“矯正監督人”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時,其承擔的主要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協助社區矯正機構對矯正對象是否履行義務、遵守相關規定進行督促與監督;二是與矯正對象保持定期的聯系與溝通,對矯正對象的行為現狀以及有關的心理情況進行把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三是與社區矯正機構保持密切溝通,定時定期上報矯正對象的有關情況,特別是在出現突發或特殊狀況時需要及時報告有關情況;四是與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等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相互之間共同研究矯正工作中的各種情況與問題,并對此進行完善(6)社區矯正管理工作制度[EB/OL].(2019-03-30)[2020-07-26].https://wenku.baidu.com/view/74ccd1a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0.html.。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與社區矯正機構間應當建立密切的聯系,以便準確及時地掌握矯正對象的心理、工作、生活以及是否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等各項情況,利于對矯正對象教育幫扶措施的制定。同時,其應當充分履行其職責范圍內各項任務,督促、幫教矯正對象,對于不履行職責或不適宜繼續擔任的矯正人員應當及時撤換。

(二) 志愿者作為“矯正擔保人”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在志愿者作為“矯正擔保人”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時,其類似于刑事法律中取保候審的取保人(7)田興洪,蔣曉宇.試論參與主體在矯正小組中的角色定位及法律責任[J].宜賓學院學報,2020,(3):46-47.。其在履行矯正工作過程中的具體職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監督職責,也即協助社區矯正機構督促矯正對象遵守相關規定、服從監督管理措施;二是報告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存在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或者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并且報告矯正機構;三是溝通義務,準確掌握與分析矯正對象的各種心理狀況,隨時與其交流,作為家屬的保證人還應當從親情的角度對矯正對象進行關心、幫助(8)田興洪.社區矯正中的社區參與模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247.。若作為“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不履行相應義務的,將可能承擔免除擔保人資格、罰沒保證金、在誠信檔案中予以記載等多項法律責任,下文將詳細闡釋。

(三) 志愿者作為“矯正者”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在志愿者以單獨形式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時,總體而言其擔任的應當是“矯正者”的角色,即通過“一對一”的結對幫扶,與社區矯正人員建立固定聯系,單獨對其進行一些教育監督、心理矯正、法律咨詢服務、就業指導等。并且以單獨形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志愿者往往與以參與矯正小組形式實施社區矯正工作的志愿者有所區別,其實施地多為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矯正工作,以實現志愿服務社會效果和自我效能的有機統一。具體而言,具備法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等經驗的志愿者,可以對矯正對象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教育,以矯治其不良心理與異常行為;同時,改變矯正對象的一些非理性認知,對其給予心理支持,解決其就業、生活、法律、心理方面的問題。例如律師作為社區矯正志愿者可以通過與矯正對象單獨接觸,運用其法律專業知識與生活閱歷,解決矯正對象提出的問題,同時使其心理問題逐步改善,認識到犯罪行為的危害性;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展開個案、小組活動等,對矯正對象的心理、價值觀、自尊心、就業等進行多方位的培訓與服務,以助于提升其社會化的能力(9)張昱,費梅蘋.社區矯正實務過程分析[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42-46.;具有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心理咨詢師、大學生等可以利用其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對矯正對象進行單獨心理咨詢治療、講解心理健康知識并對其進行心理風險評估等。同時,再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個別化心理輔導,及時有效進行干預、引導。

三、不同角色類型下社區矯正志愿者法律責任之考量

鑒于志愿者的構成具有廣泛性,因而為充分發揮自身價值以及實現矯正效果的最大化,不同領域、專業的志愿者可以不同形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且實踐中其所承擔的具體職責范圍也有所區分。上文所述已將我國實踐中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的不同角色類型及其具體職責進行了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便可以區分考量不同角色下的志愿者在履職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承擔問題。不過需要提及的是,在針對志愿者與社區矯正機構間的法律關系以及其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類別的判定上,理論界對此并無統一觀點。若將社區矯正的本質視為刑罰執行活動,則志愿者接受社區矯正機構的委托實施相應工作的行為便是在行使公權力,故而志愿者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為行政責任;若將社區矯正視為對于矯正對象的社會適應性幫扶,則志愿者承擔的責任形式為民事責任;若將社區矯正工作視為上述二者的結合,則志愿者承擔的是一種混合責任。本文認為,在當前法律并無明確規定的前提下,有關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法律責任的性質問題較為復雜,且其對于分析法律責任的承擔而言,并非癥結所在。因而基于篇幅原因,本文對此不進行分析與闡述,僅就不同角色類型下社區矯正志愿者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問題進行論述。

(一) 志愿者作為“矯正監督人”時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1.基于委托合同而可能產生的責任

根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工作暫行辦法》第13條規定可知(10)《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工作暫行辦法》第13條:自愿參與和從事社區矯正的社會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鄉鎮司法所報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由司法所報請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聘書。,符合規定條件的志愿者獲得聘書后,便與社區矯正機構之間成立了委托合同關系。志愿者基于其與社區矯正機構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需要依據委托人(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履行相應職責,因履職不當或者不履職而導致不利后果的,要承擔相應責任。

(1)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未履行相應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

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未履行相應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包括社區矯正志愿者未按照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實施相應社區矯正工作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社區矯正志愿者未履行報告義務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社區矯正志愿者未盡到財產轉交義務所承擔的相應合同責任、社區矯正志愿者未經及時合理告知而擅自單方面終止社區矯正工作所承擔的違約責任以及社區矯正志愿者違反合同附隨義務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等五種情形。

第一,社區矯正志愿者未按照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實施相應社區矯正工作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基于社區矯正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上文對志愿者職責與角色類型的分析可知,社區矯正機構對于志愿者的委托應屬于特別委托,也即將“特定的一項或數項事務個別地委托給受托人處理”。志愿者應當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親自履行社區矯正工作,若需要變更指示的,應當取得社區矯正機構的同意。此處所指的指示分為命令性與指導性兩種類型,針對命令性指示志愿者應當服從,若有所違背的,則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針對指導性的指示,一般準許志愿者在具體安排上行使一定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11)閆成棟.大型體育賽事賽會志愿者的地位及其相關法律責任[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6):499.。總體來看,基于社區矯正工作的特點和社區矯正志愿者自身的狀況,社區矯正機構委托不同志愿者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矯正監督人”角色的志愿者其接受的應為命令性的指示,如上文所述可知,其具體職責一般具有特定性,志愿者需要依據其角色定位,履行相應職責。在其未履行職責造成矯正對象、社區矯正機構損失時,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例如:在出現突發或特殊狀況時,志愿者未及時制止并向社區矯正機構報告有關情況,造成社區矯正機構損失的;志愿者疏于對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未督促其履行相應義務,而增加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負擔的情形(如導致矯正對象漏管、脫管的)等。

第二,社區矯正志愿者未履行報告義務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924條(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24條:受托人應當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報告委托事務的處理情況。委托合同終止時,受托人應當報告委托事務的結果。所規定的內容,志愿者可能承擔的報告義務包括兩種:一是社區矯正機構在志愿者實施相關工作之前即明確要求其不定期或經過一定期限后報告工作進度;二是志愿者在社區矯正工作結束后應當履行報告義務,此時的報告義務不以社區矯正機構的要求為前提,是法定義務。作為“矯正監督人”角色的志愿者需要履行以上兩種報告義務,即其既應當定期與社區矯正機構取得聯系,報告矯正對象的思想、工作、遵紀守法等各方面的情況;也要在整個矯正工作結束以后,將整體的矯正工作的處理情況向社區矯正機構報告,以便社區矯正機構考察工作效果。

第三,社區矯正志愿者未盡到財產轉交義務所承擔的相應合同責任。作為“矯正監督人”角色的志愿者在社區矯正工作過程中可能獲取的財產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屬于社區矯正機構的財產,由志愿者間接占有;二是志愿者在從事社區矯正工作過程中獲贈的財產。第一種類型的財產,一般是志愿者在工作過程中接收到的一些需要分發的物品,應當轉交給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統一分配。第二種類型的財產,一般是矯正對象或其家屬對志愿者的工作表示感謝而贈予的一些禮品等。首先,基于志愿者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所具備的公益性特征(13)袁文全,王文娟.志愿服務行為的法律關系與法律責任解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16.,其在收到此類財產時是否具備轉交義務,需要分情況進行探討,區分志愿者收取該禮品的行為與其公益性的工作性質間是否存在沖突。其次,關于此“沖突”的界定,可以通過行為來判斷,例如志愿者是否存在索贈行為或者服務對象是否以此為利誘以實現其脫離監管的目的等。不過此種判斷方式仍然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還是需要提前在合同等相關文件中將志愿者在工作過程中存在受贈情形是否具有轉交義務進行明晰。

第四,社區矯正志愿者未經及時合理告知而擅自單方面終止社區矯正工作所承擔的違約責任。參考《民法典》第933條的規定(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33條: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外,無償委托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托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雖然委托合同雙方均享有任意解除權,但因合同解除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仍需賠償。所以,即便社區矯正志愿者與社區矯正機構之間的合同關系更傾向于無償委托合同關系,但無償并不等于沒有約束性,志愿者欲單方解除合同時仍需提前合理告知社區矯正機構,以避免社區矯正機構因人員配備不足而造成損失。

第五,社區矯正志愿者違反合同附隨義務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根據《民法典》規定可知,合同的附隨義務包括通知義務、協助義務、保護義務、保密義務。我們在此僅討論志愿者在從事社區矯正工作中違反合同附隨義務(主要是通知義務以及保密義務)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暫時不論及構成加害給付的問題。具體而言,一是志愿者未履行通知義務的情形。通知義務包含多種情形,在此主要是指志愿者在從事社區矯正工作過程中出現了不可抗力的因素,或者是發生了意外事件,而無法繼續進行工作,此時其應當將具體原因及情形如實告知社區矯正機構,如此便能夠使矯正機構及時作出安排,盡可能不影響后續工作的進行。否則造成社區矯正機構損失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二是志愿者未履行保密義務的情形。由于違反保密義務,會打破雙方的信賴關系,使對方利益受損。因而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承擔“矯正監督人”身份的志愿者應當對其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獲取的有關社區矯正對象的身份信息予以保密,否則給矯正對象、社區矯正機構造成不良影響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在明確了作為“矯正監督人”角色的志愿者可能存在的未履行相應職責的具體情形后,需要分析因此種情形所產生的法律責任承擔問題。參考《民法典》第929條(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29條:有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過錯造成委托人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委托人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受托人超越權限造成委托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關于無償委托合同的相關規定以及社區矯正志愿者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特性(無償性、公益性)進行分析,若要求志愿者承擔過于嚴格的責任,與法律規定及志愿者的性質不符,不利于志愿者的保護。因而由于以上情形所產生的法律責任,一般是由委托機關即社區矯正機構承擔責任,但若志愿者是由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未履行以上義務而造成社區矯正機構損失的情形下,則其需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可由社區矯正機構對其進行扣除相關補助、罰款、要求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方式履行,具體的責任承擔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適用。

(2) 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在其職責范圍之外實施相應行為時承擔的責任

總體來看,基于社區矯正工作的特性,有部分工作內容是專屬于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實施的,所以志愿者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履行相應的社區矯正工作,不能超越權限。若志愿者超越工作權限范圍以社區矯正機構的名義實施一些專屬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越權行為。在此種情形下,對外由委托機關(社區矯正機構)承擔責任,對內則是由志愿者承擔主要責任,社區矯正機構僅承擔一定范圍內監管不力的補充責任。可以由社區矯正機構針對志愿者越權行為的嚴重程度進行不同形式的處罰,對未造成嚴重程度的志愿者可以予以警告并扣除全部補助,而對造成嚴重程度的志愿者則可以通過撤銷“矯正監督人”身份并予以罰款。

2.在委托合同之外可能產生的其他法律責任

我們在厘清了作為“矯正監督人”角色的志愿者基于委托合同而可能產生的責任承擔問題后,需要分析在委托合同之外可能產生的其他法律責任承擔的情形,以更好地維護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保護志愿者合法權益。由于社區矯正志愿者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圍繞矯正對象來完成的,因而在志愿者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侵犯矯正對象權利的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志愿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侵犯矯正對象發生合法權利時的責任問題;二是志愿者在履行監督管理等職責中履職不當,情節嚴重可能構成犯罪的情形。

針對第一種情形,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基于社區矯正志愿服務行為所具有的自愿性、無償性特征,應給予志愿者更高水平的法律保護。因而在對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可能承擔的侵權責任的分析判定上,宜分情形進行探討,如此能夠更為明晰其責任問題。一是社區矯正志愿者不直接承擔責任,由社區矯正機構承擔替代責任。此種情形是指志愿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安排、授權下所進行的社區矯正工作導致了矯正對象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此種情形對社區矯正機構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推定社區矯正機構在工作上有疏忽,對于志愿者的選任、監督存在過錯, 導致實施侵權行為的志愿者侵害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但若社區矯正機構能夠證明其本身并不存在工作疏忽,則其可再向有重大過失或故意的志愿者追償。以上關于社區矯正機構承擔替代責任的分析,是參考借鑒了有關“雇主替代責任”的規定(16)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第13條中有關雇主責任以及幫工人責任的規定可知,其中明確了雇主首先承擔替代責任,并且在雇員、幫工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或由雇主向其追償。所以在法律未明確規定社區矯正志愿者侵權責任承擔的前提下,可以援引此規定。。二是社區矯正志愿者應當自己承擔責任。此種情形主要是指志愿者超越社區矯正機構所安排或授權的工作范圍向矯正對象提供服務導致了矯正對象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故而應由其自身獨立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對其所適用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同時,參考《民法典》有關“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98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可將社區矯正機構視為一個“場所管理者”,在其未盡到相應的“一般注意義務”時,則需要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針對第二種情形,主要包括兩類:一是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在履行監督管理等職責過程中存在履職不當行為造成矯正對象損害,情節嚴重,可能涉及刑事責任的問題。例如志愿者對矯正對象實施了剝奪或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為、進行侮辱、誹謗、故意傷害行為,從而侵犯了其人身自由權、人格權、健康權等,情節嚴重的,可能會構成非法拘禁罪、侮辱罪、故意傷害罪等刑事犯罪,需要依照《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二是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與矯正對象相互串通從事違法犯罪行為,或幫助矯正對象實施違法違規行為(如協助矯正對象逃跑等)。在情節輕微的情況下,則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的,則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 志愿者作為“矯正擔保人”時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上文所述,有關“矯正擔保人”的職責范圍與“矯正監督人”存在部分重合。由此可知,作為“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基于其與社區矯正機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對可能發生的法律責任承擔之具體情形以及歸責的一般原則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存在相似之處,上文已分情形進行了詳細闡述,故而在此不再進行贅述。但需要明確地是,由于作為“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對于矯正對象的影響力度更大,更具責任性,因而在承擔責任的形式方面,應當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相區別。故而以下將對作為“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基于委托合同以及在委托合同之外可能產生的承擔法律責任之形式問題進行探討,至于具體情形的分析,可參考上文對于“矯正監督人”角色志愿者的闡述。

具體而言,通過借鑒刑事法律中關于取保候審的保證人責任的相關規定,可將作為“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可能產生的承擔法律責任之形式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其一,可以對擔任“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適用保證金制度,以強化其責任意識以及激勵其充分履行職責。詳言之,可規定志愿者在加入矯正小組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時應當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在其未盡到相應義務而發生矯正對象違反規定的情形時,按照比例對其扣除相應的保證金。另外,在矯正對象表現良好,例如獲得表揚或減刑時,則表明志愿者充分履行了相應職責,可以使用罰沒的保證金對其進行獎勵,以達到激勵作用。其二,可以對擔任“矯正擔保人”的志愿者建立誠信檔案,將其在矯正小組中的工作表現情況予以記錄。在其未履行保證義務的情形下,將會在誠信檔案中進行“標紅”警示,構成誠信污點;反之,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則可在誠信檔案中予以記載并享受一些福利待遇。其三,上述兩種承擔責任的形式主要是針對志愿者未履行職責等行為尚屬情節較為輕微的情形,若其履職不當行為情節十分嚴重,需免除其擔保人資格。若志愿者存在幫助矯正對象逃跑、與矯正對象串通實施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則需要視情節對其進行警告、訓誡、罰款、治安拘留等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三)志愿者作為“矯正者”時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由上文所述可知,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在社區矯正工作中主要是以單獨形式實施社區矯正工作,區別于以矯正小組形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矯正監督人”“矯正擔保人”。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基于其專業性,所承擔的具體職責也與其余二者存在區別,因而在法律責任的分析上,需要對其特殊性進行區分闡述,相同方面便不再贅述。

其一,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未履行委托合同所規定的相應職責而可能產生的責任。由上文關于“矯正監督人”角色志愿者可能存在的未履行相應職責的分析可知,此處可能存在五種情形。但從擔任“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所承擔的具體職責來看,其在履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未履行職責之具體情形與“矯正監督人”相區別,具體可能僅包括志愿者未按照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實施相應社區矯正工作、未經及時合理告知而擅自單方面終止社區矯正工作以及違反合同附隨義務這三種情形。首先,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應當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18)結合上文可知,此處的指示分為命令性指示與指導性指示兩種類型。針對命令性指示志愿者應當服從,若有所違背的,則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針對指導性的指示,一般準許志愿者在具體安排上行使一定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親自履行社區矯正工作,若需要變更指示的,應當取得社區矯正機構的同意。并且需要明確的是,鑒于“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實施地多為較專業性的工作,是針對矯正對象的個別教育,因而其所接受的應為指導性的指示,可以結合個別矯正對象的具體狀況作出對其有利的調整。由此可知,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所接受的指示與“矯正監督人”存在區別,因而在其未按照指示實施相應工作的判定上,需要降低標準,僅需判斷志愿者整體上是否以各種形式對矯正對象進行了個別教育,以矯治有不同需求的矯正對象,實現對其的教育矯正與社會性幫扶。有關志愿者具體以何種方式開展工作,不需要細究。但若志愿者濫用社區矯正機構給予的委托權,不當履行職責,或者拖延、不履行職責,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在濫用委托權的情形下,志愿者雖然是在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范圍內實施社區矯正工作,但其屬于濫用自由裁量權,也即不正當地行使權利,顯然與社區矯正工作的出發點不相符合。此處的濫用自由裁量權包括志愿者對矯正對象實施相應教育矯正工作時存在超出指示范圍內的行為,且不利于整體矯正工作進行的,或者完全未按照社區矯正機構的指示履行教育矯正工作等情形。例如具有律師身份的志愿者在對矯正對象進行法律咨詢服務時對矯正對象進行錯誤引導,導致矯正對象實施違規行為;或者具有心理咨詢師身份的志愿者在對矯正對象進行一對一的矯正過程中對其進行了一些不適宜的疏導,導致矯正對象心理問題加重等情形。其次,在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未經及時合理告知而擅自單方面終止社區矯正工作以及違反合同附隨義務時所需承擔的責任方面,其具體情形的分析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并無實質區別,因而在此不再贅述,可以直接參照適用。最后,針對以上三種情形所產生的責任問題,在委托合同的框架下,對外一般是由委托機關即社區矯正機構承擔責任,對內則需要判斷志愿者的主觀狀況,若其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未履行相應職責而造成社區矯正機構或矯正對象損失的,則需要視具體情節,對其進行處罰。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對志愿者選擇適用或合并適用扣除補助、警告、罰款、撤銷“矯正者”資格等處罰。同時,由于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大多為具備法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等經驗的工作人員,若其未履行職責情節十分惡劣,還可通報其所在單位,要求單位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進行業務限制等。

其二,在委托合同之外可能產生的其他法律責任。結合上文所述,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基本上是以單獨形式實施社區矯正工作,與矯正對象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因而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侵犯社區矯正機構或矯正對象權利的行為,需要追究志愿者的法律責任。具體而言,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志愿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對矯正對象發生侵權行為時所需承擔的責任問題;二是志愿者在履行教育矯正等職責中存在履職不當等行為,或者嚴重程度構成犯罪的情形。首先,針對第一種情形,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與作為“矯正監督人”的志愿者類似,此處不贅。其次,針對第二種情形,可以參考《社區矯正法》第61條(19)《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61條: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便利索取、收受賄賂的;(二)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三)體罰、虐待社區矯正對象,或者違反法律規定限制或者變相限制社區矯正對象的人身自由的;(四)泄露社區矯正工作秘密或者其他依法應當保密的信息的;(五)對依法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打擊報復的;(六)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的相關規定進行判定。若作為“矯正者”角色的志愿者在履職過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第一,志愿者利用履行教育矯正職責的便利向矯正對象索取、收受賄賂的; 第二,志愿者在對矯正對象進行心理矯治等過程中履職不當,體罰、虐待矯正對象,或者違反法律規定限制或者變相限制矯正對象的人身自由的;第三,志愿者對依法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打擊報復的; 第四,存在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志愿者進行處罰,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參照上文有關“矯正者”角色志愿者未履行委托合同所規定的相應職責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適用;若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需要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結語

雖然目前《社區矯正法》已從整體層面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規定,但從細節層面來看,現行法律對于社區矯正志愿者的規定仍有較大完善空間。尤其是志愿者在參與社區矯正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責任問題涵蓋面很廣,法律關系的判定也較為復雜。本文嘗試從我國實踐中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可能擔任的不同角色類型及其應當承擔的相應職責出發,對不同角色志愿者在履職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問題進行了分類闡述。總體而言,本文的論述只是一個出發點,有關社區矯正志愿者的責任問題仍需從立法層面進行逐步完善,這不僅有助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同時,對于推動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健康穩定發展以及保護志愿者權益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99在线国产| 高清码无在线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看国产毛片|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福利一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性色综合网| 中文字幕2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精品福利国产|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在线不卡|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制服丝袜 91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91在线|中文|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二区视频| 色亚洲成人|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在线八区| 欧美成人区| 亚洲视频黄| 无套av在线|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国产丝袜啪啪|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精品欧美视频| 不卡网亚洲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第一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91偷拍一区|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澳门av无码|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视频| 综合网久久|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在线毛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