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安市召開2020年今冬明春農民工服務保障五大專項行動部署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了全省推進返鄉下鄉創業工作暨表彰大會會議精神,對專項行動進行討論和部署,明確牽頭部門,落實責任清單。同時會議還要求各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主動作為,要將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要明確自身職責,各責任單位要按照安排認真做好各自領域的牽頭和配合工作,務必保證所有工作開展到位、各項行動落實到位、單位之間配合到位、工作人員服務到位,確保各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切實增強農民工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供稿單位/雅安市人社局)
近年來,巴中市恩陽區人社局扎實開展“上門式”“保姆式”公共就業服務,積極做好服務企業“貼心人”,奮力推進恩陽區高質量發展。成立就業創業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就業創業各項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印發相關文件,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當好企業“服務員”。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摸清掌握全區各類生產經營主體數量,組織鎮(街道)人社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系、上門服務等方式,詳細了解其用工數量、人才需求、參保繳費等基礎信息,分門別類建立信息臺賬。同時,依托數據信息進一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將就業服務陣地移到企業園區、移到線上終端,實現就業服務零距離。及時收集整理各用工主體需求情況,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活動6場次,線上線下平臺發布崗位信息300余條,累計為各類生產經營主體推薦、招用職工2000余人,切實滿足企業、園區和重大項目用工需求。同時,指導企業利用現有場所、生產設備,讓職工邊工作邊培訓,切實提高企業職工技術技能水平。嚴格按照就業創業文件要求,用活用好系列惠企政策,進一步加強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做好就業服務和指導,激發企業生產經營信心和活力。(供稿單位/巴中市恩陽區就業局)
新都區探索“三個模式”化解勞動糾紛
為推進新都區和諧勞動關系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成都市新都區人社局創新“三個模式”,探索建立調解仲裁制度新機制,助力區域營商環境建設。一是形成三級調出模式。在新都區、鎮(街道)和功能區和企業集中的村(社區)以及商業綜合體設置“一站式”多元聯動處置中心、分中心和服務站,形成“臺階式”三級調處體系的新格局。二是形成一站式服務模式。配備固定工作場所,設置多個服務區域,實現勞動糾紛“一站式”管理、“一窗式”辦理、“一條龍”處理。三是形成合力調處模式。整合多個部門的勞動糾紛調處職能,建立聯合調處機制,成立新都區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引入專業人員及專業機構合力參與勞動糾紛調處模式,切實維護勞企雙方合法權益。(供稿單位/成都市新都區人社局)
成都市武侯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武侯勞動仲裁委)近期裁決了一起工傷賠償爭議仲裁案件。涉案工傷職工王某在收到仲裁裁決書后,向武侯勞動仲裁委辦案人員送來錦旗表示感謝。在審理該起勞動爭議案件中,武侯區仲裁委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對案件作出了公正裁判,依法維護了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讓人民群眾在仲裁案件的裁決中感受到了公平和正義,傳遞了法律的溫度。(供稿單位/成都市武侯區人社局)
2020年,成都彭州市人社局在工傷預防工作中重宣傳、拓渠道,打造宣傳新舉措,力爭讓工傷預防走進千家萬戶,助力企業發展。彭州市人社局在常規宣傳、定向宣傳、重點宣傳齊頭并進的同時,創新宣傳渠道,實現宣傳信息常態化。自2020年9月底起,彭州工傷預防宣傳廣告走進彭州公交集團,在公交車上噴涂工傷預防宣傳廣告,讓這些公交車成為了一個個移動的工傷預防宣傳平臺。下一步,彭州市人社局將持續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工傷預防工作的各項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持續探索更多切實有效的宣傳措施,通過普惠民眾,擴大宣傳承載面,讓更多企業能加大參保力度,降低企業風險,讓廣大勞動者能通過政策了解工傷知識,維護個人權益,真正為企業、為廣大民眾的安全構建一道“防護網”。(王莉)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內江市社保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活動。內江市社保中心定期登錄全省社保信息系統,導出社保服務“好差評”數據,建立臺賬。同時在配強全市社保經辦設備上下功夫,完善社保網上辦事大廳功能,規范辦事流程,并開展多方面學習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社保業務經辦能力和優質文明服務水平。內江市社保中心還強化對“好差評”工作的宣傳和推廣,引導企業和群眾自愿自主真實開展評價,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強化核查整改,建立起差評核實、督促整改和及時反饋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和痛點。(供稿單位/內江市社保中心)
眉山市彭山區人社局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保”,打通社保網上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網上查詢、申請、審批、繳費等功能,持續為企業減負。彭山區人社局分三批次召開會議,共計約700家企業參會。會上,區社保局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網上操作流程,著力解決企業在網廳注冊賬號、綁定單位信息、辦理社保服務等方面遇到的難題。同時,彭山區人社局還安排3個窗口為企業辦理網廳賬號綁定服務,并將服務時間延長至晚上八點。截至目前,已開通網廳服務企業共800家,占全區參保企業的85%。彭山區人社局還先后錄制賬號注冊、掃碼登錄、繳費工資申報、人員增減4段操作視頻發布到QQ群,供各企業經辦人員學習。同時接受在線咨詢約300次,確保各企業利用網廳能高效快捷辦理業務。(供稿單位/彭山區人社局)
宜賓市南溪區社保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強化思政引領為主線,不斷增強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率。南溪區社保中心成立了黨建思政工作領導小組,為提升社保服務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并在業務經辦過程中堅持做到“三率一度”,即嚴抓辦件率、便民率、服務滿意率。南溪區社保中心還堅持思政教育要超前、要深入、要常態化,不斷解決政策落地、業務實操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線上+線下”學習、典型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多年來,南溪區社保中心無一起違法違紀發生。同時,南溪區社保中心在健全組織領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內控機制等方面下足功夫,黨員干部職工能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工作中形成“三比”意識,做到工作精益求精、服務樂此不疲、業務快捷高效。(供稿單位/宜賓市南溪區社保中心 )
2020年以來,巴中市平昌縣人社局切實履行縣級河段長聯系單位職責,深入開展“河長制”宣講調研專項活動,積極督促指導土興鎮編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四張清單”及“五大行動方案”,并定期督導推進落實情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統一編制河長制宣傳資料,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河長制”。組織專人深入社區、村莊,向廣大群眾開展政策宣講。通過發放問卷、走訪調查、張貼海報等方式大力宣傳“河長制”,普及水環境保護知識,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公眾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平昌縣人社局還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就流域水資源狀況、治水策劃方案、推行“河長制”規劃、問題、解決方案與土興鎮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河道堤防治理、河道管護、防洪安全保障和執法監管等方面進行了實地調研。同時,平昌縣人社局還發動干部職工踴躍擔任“河長助理”,分批次跟隨縣級河段長進行巡查,重點針對養殖業污染問題,提出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的可行性建議。(供稿單位/平昌縣人社局)
達州市渠縣仲裁院堅持預防為主排除糾紛,創立“庭前半小時”工作方式,在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基礎上,組織雙方當事人在開庭前坐下來調解溝通,以開門見山、避虛就實等特點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諧解決糾紛。同時,渠縣仲裁院根據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性質,在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和社區設立流動仲裁院,實現現場開庭、現場辦理,勞動人事爭議當事人可以在家門口“打官司”,企業職工可以在家門口接受勞動人事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同時也對企業職工和基層調解人員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供稿單位/渠縣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