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內江市社保中心緊緊圍繞“養老保險征繳、全民參保擴面、退休待遇調整和發放、工傷保險管理”工作重心,狠抓全省社會保險信息系統試點上線運行,全力推進社保扶貧經辦,各項目標任務超額完成。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9.367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46.49萬人,新增參保繳費62.88萬人,代繳困難群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6.22萬人。工傷保險基金整體運行狀況平穩向好,工傷保險參保單位7745戶,參保人數23.67萬人。
疫情防控顯社保溫情。積極倡導“不見面”服務,推出社保預約、網上辦理和延后辦理服務,減少人員集聚。嚴格執行社保費免、減、緩政策,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對5525戶企業免繳社保費70721.97萬元,對91戶企業減免社保費1783.72萬元,7戶企業緩繳社保費247.17萬元。
社保信息系統建設有序推進。作為全省社保信息系統首批試點城市, 內江市于2020年4月30日成功上線運行該系統,大幅度提高了辦事效率。截至2020年11月底,線上辦理業務16.17萬件,占總業務量的36.5%。目前,已實現全量遷移單位參保信息4萬余條、個體參保信息350萬余條,數據安全和數據質量得到有效保障。重點核查指標整改率達100%,維護了社保基礎數據庫準確性,牢固建立了數據基礎,扎實推進了社保征收職責劃轉稅務工作。
參保人員社保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精準發放各類社保待遇,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為37.04萬名企業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累計達84.45億元;為58.81萬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累計發放6.98億元;為4792名領取工傷待遇人員累計支出工傷保險基金1.56億元;為1041名病殘人員發放病殘津貼862萬元。待遇調整圓滿完成,全市35.77萬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增加112.64元/月;完成全市4001名工傷人員待遇調整,月增發工傷待遇共計69.71萬元;完成1028名領取病殘津貼人員待遇調整。
工傷保險經辦效能穩步提升。持續推進工傷保險“同舟計劃”,全市306個在建項目、350個新建項目全部參加工傷保險。通過嚴格資質審查和現場考察,簽訂39家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和3家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與第三方公司簽訂服務協議開展工傷保險醫療救治委托核查服務試點工作,全市工傷人員人均醫療費用同比降低了300—400元。
退休審批和領待核查實現精細管理。嚴格執行企業人員退休政策,審核完成企業新增退休人員18600人,完成參保人員死亡終止待遇核定3450人。全力開展服刑人員違規領取養老金核查清理,共計核查479人涉及金額634.49萬元,已追回330人,追回資金352.6萬元。全面完成2019年度261人提前退休(含特殊工種和病退)的經辦檔案專項核查。通過多渠道宣傳推廣運用“四川e社?!盇PP進行待遇資格認證,全市實現自主認證166010人次。
社保利企惠民政策落地落實。全民參保擴面計劃有序推進,全市辦理新增參保企業1221戶,新增參保人員9246人。社保降費率工作全面落實,為5811家企業降低單位繳費3.06億元。社保扶貧政策精準實施,實現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有序推進,建立健全退捕漁民參加養老保險臺賬,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發盡發”。社保補繳政策嚴格執行,與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溝通協作,完成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補繳8248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持續開展,全市辦理征地農民參保7026人,代繳和發放資金1.9億元。便民服務行動持續推進,大幅縮減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結時限,辦理轉移5250人。
川渝兩地社保合作業務互連互通深度融合。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養老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川渝異地居住退休人員和工傷領待人員可就近辦理資格認證;川渝兩地異地居住的工傷職工可在居住地協議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醫療。
社?;鸢踩玫接行ПWo。通過法律手段將某企業的一處房產成功拍賣,拍賣資金按照規定劃入基金專戶。強化統一申報核定和稽核,推進企業規范辦理、規范申報,稽核考核系統收取疑點數據2583條,核實并追回違規金額405.37萬元。全市90.3萬人通過社??I取待遇,社??òl放養老待遇比例達97%。
黨的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干部職工思想政治素質;組織人員參加在線視頻培訓,結合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知識競賽,工作人員社保業務經辦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提升;全面開展社保信息系統“差評”核查整改,收到的14條差評意見均及時回訪,實名差評回訪率為100%,回訪滿意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