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良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云南玉龍 674100)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土木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斷提高,帶動著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引入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等,促使建筑工程建造目標實現。若想實現做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價值,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與困難,深度分析此課題,總結技術應用經驗,具有現實意義。
以某建筑項目為例,按照二星級標準設計與建設,同普通建筑相比,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例如水資源和材料資源等。項目的設計情況如表1所示。現結合工程實踐,分析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情況,提出技術應用的策略。

表1 項目設計情況
從建筑工程設計角度分析,外墻保溫方面,在對噪聲最不利點部分時只有個別建筑樓層的噪聲強度沒有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采取增強室內空氣的吸聲隔音與噪聲的性能方法,能夠避免周圍交通聲音給住戶帶來影響。采取圍合的綠色建筑環境方案,達到了降低公共交通噪聲的效果,減少了聲音污染。根據測算,外墻加權平均保溫傳熱系數沒有超過1.5W/(m2·k),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
根據勘察資料結果顯示,此建設場地屬于荒地,周圍沒有文物保護區和自然水系等,符合規劃要求。除此之外,建設場地周圍不存在火爆毒物質以及其他相關的企業,同時沒有信號塔和基站等電磁輻射威懾源。整體來說,項目選址安全符合建設工作的要求。從土地建筑綠化利用角度分析,涉及如何節約建設用地的設計通過分析容積率結果為1.5。此工程綠化率水平比較高,營造了良好的室外生活環境,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環境,同時為其提供接近自然的空間。整個施工作業現場沒有不良地質條件,適合進行大規模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與利用,將地下空間利用為地下車庫以及設備機房,達到使用的需求。
對于室外環境,主要進行光環境和聲環境等的設計分析,此建筑立面設計沒有規劃采用玻璃幕墻,夜景功能性照明主要是以燈具照明為主。施工作業現場噪聲場地環境良好,可以達到相關標準與規定。根據測算屬于二級噪聲要求,整體污染程度比較小,可以達到綠色建筑的要求。從室外風環境分析,其對建筑物室內自然通風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優化設計冬季建筑物的自然風保護,最大限度減少了氣流滲透,進而降低了供暖的能源消耗以及空調使用的消耗。對于夏季和過渡季節,通過營造自然通風效果,能夠有效帶動空氣流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對于室內的自然通風,營造舒適的自然通風效果、制冷的通風等。經過模擬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模擬結果
空調與照明。此建筑項目基于綠色建筑標準,貫徹資源效益最大化的原則進行節能設計。通過內部設置空調系統,總熱負荷指標為2807kW,建筑面積熱負荷指標平均值結果為87.8W。對于空調式的設計,選擇冷風熱泵冷溫水模塊機組,按照集中空調系統方案進行布置。將集中空調系統和室外機組配置在建筑物面,沒有使用無線電進行加熱的設備,同時使用高水平的節能照明燈具。對于公共走廊和大廳等位置,使用的是電子節能型照明燈具。
外圍護結構。結合建筑所在區域的氣候特點進行布局設計,最大限度保證自然通風,同時減少太陽輻射的影響,進而達到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工程設計時通過整體建模,分析對單體最不利層的采光效果,結合單體之間遮擋關系的分析,獲得采光模擬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均可以達到相應的要求。從圍護設計角度分析,主要分為屋頂和外墻結構。屋頂使用的材料主要為細石混凝土、瀝青油氈和卷材等,整個屋頂傳熱系數均可以達到建筑設計標準。對于建筑外墻構造,主要使用的是無機保溫砂漿和聚合物砂漿等材料,傳熱系數也能夠達到現行的建筑標準。
其他能源的利用。此建設地按照太陽能熱水以及水資源分區,可以劃分為三類再生能源地區。在實際應用中通過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技術,實現對太陽能能源的利用,同時還運用了空氣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在能源利用方面,主要是為使用者提供熱水,再生能源提供熱水的比例為百分百。
從水系統設計角度分析,通過合理設計供水壓力,以免供水壓力持續高壓或者突然發生變壓的情況出現。空調冷凝水管選擇的是PVC給水管,采取承插黏接的作業方案。基于防范管道變形的目的,對于柔性接口,要求設置在20m的間隔之內,選擇節水型衛生潔具。對于非傳統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水和再生水等。通過采用技術手段以及經濟可行性分析,提出設計方案。雨水資源的利用,構建水資源回收系統,提高利用率。采用污水處理技術,經過全面處理后達到使用標準,滿足使用需求。
此工程使用的材料比較多,采取節材措施能夠獲得積極的效果。在質量控制方面,通過控制以及優化鋼筋連接采用機械連接、閃光對焊等技術減少鋼筋下料長度的措施,切實保障作業現場的安全與質量。推廣利用材料再生技術和資源利用技術,使資源得到有效的節約和利用,減少新型新材料的投入,提高舊材料的利用率。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加大對材料使用的管理力度,促使材料資源得以節約,達到減少資源浪費的目的。積極探索提高材料資源利用率的方法,實現建筑工程節能的目標[1]。
基于推動建筑工程持續化發展的目的,要積極推廣節能環保技術。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對節能環保理念的宣傳,增強施工單位與相關單位的節能環保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采用節能新技術和環保措施,促使能源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資源利用率,促使建筑工程能夠達到綠色環保的施工要求。按照綠色建筑要求或者其他相關的規范,對工程進行嚴格的檢查,分析是否能夠達到現代化建筑工程建造的標準[2]。站在質量監督的角度,進行節能環保技術推廣,要切實圍繞調動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積極性的角度,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通過制定獎懲機制,調動人員的積極性。在建筑工程設計與施工全過程,積極運用節能環保理念,推廣應用新技術與新材料,促使建筑工程達到綠色環保標準。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涌現出很多可利用的節能環保技術,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把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與保障[3]。在實踐中,要站在整體能源控制的角度出發,積極選擇適宜的節能環保技術,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同時做好建筑工程質量與效益的把控,最大限度發揮節能環保技術的價值,促進建筑現代化發展。積極推廣利用材料再生技術,比如公路路面材料,通過采用再生技術實現對資源的利用,減少新材料的使用,提高材料的應用價值。深度挖掘太陽能利用技術的價值,面向使用需求提供相應的熱能,減少電力資源的消耗。企業要正確認識到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的價值。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材料等方式來降低建筑運行以及建設環節的能源消耗,進而實現對成本的控制,提高建筑的效益水平。貫徹節約理念,提高水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等的利用率,保障建造質量達標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4]。
建筑行業屬于是高能耗的產業,要圍繞生產全過程控制好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推廣應用能源資源節約技術,促進建筑綠色環保的發展。在建筑節能設計方面,可以推廣應用BIM技術,展開能源資源消耗的全面分析,進而合理選擇利用節能環保技術,最大限度降低工程能源消耗,促使建筑節能目標和環保目標得以實現。利用BIM技術,開展采光模擬分析與風環境模擬分析以及日照分析等,對建筑節能環保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掌握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對建筑當地的日照強度和太陽輻射信息進行分析,了解建筑周圍的日照變化情況,從而將其融入建筑的采暖設計,提高太陽能利用[5]。
綜上所述,土木建筑施工實踐中節能環保技術的運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實踐,提出積極貫徹節能環保理念;積極推廣新技術與新理念;做好建筑節能設計的質量把控等建議,促使節能環保目標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