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天鴻
(廣西宏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南寧第三分公司,廣西南寧 530007)
近年來,全球智能建筑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將從2020年的663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089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大約為10.5%。從智能建筑實現增長的原因分析,得益于基于物聯網的建筑管理系統以及人們空間利用意識的增加,同時行業標準與法規的提高,節能系統需求不斷增加。未來,智能建筑越來越多,深度分析此課題,分析物聯網的具體應用,提出物聯網與建筑融合的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簡單來說,智能建筑的節能水平與舒適度等增強。將設備進行感知與傳輸同時實現遠程監控,既能夠節約能源,同時可以減少樓宇人員的運維。從智能建筑市場層面分析,主要組成如下:①安全與安保管理;②能源管理;③建筑基礎設施管理;④網絡管理等。一般來說,建筑物的安全與保障都是主要考慮的問題。配置訪問控制與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對相關活動的跟蹤,便于檢測入侵者同時保持環境安全。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出更多高水平的訪問控制系統與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等,切實保障了業主與資產的安全。
以某智能建筑為例,基于物聯網構建了智能化管理系統,采用射頻識別技術與傳感技術等,實現對建筑的數據采集與傳輸,經過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輔助物之間智能化的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整理如表1所示。采用技術或者智能化設備,采集物理信息,借助組網與協同信息處理技術,實現對數據的傳輸。利用網絡層,依托互聯網與無線網絡等,實現數據的有效交流和傳輸,促使建筑智能化控制的實現。除了傳統的安防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外,此智能建筑進行了創新,開發了建筑物的監測系統。現結合智能建筑的設計與實現,展開具體的論述。
表1 智能建筑的系統架構
基于物聯網構建針對建筑的監測預警系統,不僅具有遠程監控功能和自動化分析功能,還實現對傳統監測的創新。結合建筑物的特點,運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設置適宜的監測點與傳感器裝置,實現對建筑物數據信息的采集,進行相應的分析,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一般來說,房屋建筑的安全要素主要如下:①位移。通過采集建筑的水平位移與垂直位移數據信息,分析建筑產生坍塌事故的可能性,進而采取有效的防護;②傾斜。如果建筑物產生傾斜的情況,整體受力處于非均衡狀態,產生很大的局部應力,同時明顯大于結構可承受的力,極易引發斷裂或者其他問題,要求做好嚴格監測;③裂縫。基礎結構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則會形成裂縫。構建的監測系統,結合安全監測的需求,配置位移傳感器、沉降傳感器、裂縫傳感器、傾角傳感器等,借助內置無線模塊的支持,利用GSM/GPRS網絡快速傳遞到云平臺,采用大數據技術展開分析,形成的信息轉移到處理器內,同建筑設計方案對比分析,掌握建筑的安全狀態,為運行維護提供支持。考慮到數據傳輸的要求,構建的監測系統,引入了Zigbee無線傳輸方法,具有功耗低和成本少等優勢。傳感器的各類數據信息傳輸到路由節點,運用路由算法處理后轉移到協調器,最終顯示到終端設備。
構建的智能建筑系統,安防系統為核心,同使用者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有直接關系。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安防系統,不僅操作速度快,而且精度比較高。建筑的安防系統組成,主要為視頻監控系統、周界報警系統與智能巡更系統等,可實現對人員進出和車輛進出等的全面實時監控。物聯網下的監控系統,相比傳統監控系統具有突出的優勢,即不需設置工作人員盯著屏幕。對攝像頭采集的畫面與聲音等信息,可實現錄制保存,方便以后查詢。當遇到緊急情況,可實現自動向系統監控中心報警。周邊報警系統的功能實現,依靠傳感器技術,若產生非法越過以及探測器報警,則能夠將巡檢信息利用無線傳感器輸送到管理中心與管理人員等,為安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切實保障建筑安全。在建筑門窗上設置監控設備,能夠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采集,傳送到安防中心服務器,建筑內的住戶可利用中心服務器獲得家中的監控畫面。利用室內配置的報警裝置或者煤氣探測器等,實現對意外情況的有效監測,及時掌握危險情況,采取解決措施,確保內部人員的安全。
從建筑小區的情況分析,車輛的空間需求較大,同時車輛數量不斷增加,增加了停車困難和車輛管理的難度。采用物聯網技術,構建車輛管理系統,促使系統更加高效和安全。監測功能的實現,借助RFID技術與識別技術,實現對車輛信息以及收費服務等各項功能,達到車輛管理的透明化和實時化。管理實踐中利用視頻監控系統,能夠記錄與保存車輛信息,為車輛與人員的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在實際應用中要注重數據分析,掌握智能建筑運行情況,做好全面的管控,最大限度保障建筑安全,促使技術應用價值的實現。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建筑管控系統構建,要做好軟硬件的配置控制,滿足實際需求,保障各項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在進行智能建筑監控系統的開發與構建時,要結合管控的需求,分析所需的軟硬件,例如傳感器和監控器等,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儀器設備。建設時選擇適宜的位置配置,切實保障機械設備的作用發揮,實現監控功能,最大限度保障智能建筑建造目標的實現。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配置高性能的監控設備,滿足智能化建筑管控功能的實現,實現保障監控功能,促使建筑管理工作高質量落實[1]。
目前來說,物聯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實際應用中可發揮的作用較多。智能建筑監控系統的構建方面,要加強功能的開發。物聯網的應用如下:①智能安防。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安防系統,通過對拍攝的圖像進行傳輸和存儲,同時開展分析和處理,形成智能化安防系統,例如門禁系統和報警系統以及監控系統[2];②智慧能源環保。物聯網在能源監控方面的應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例如電能和燃氣等。同時在井蓋與垃圾桶等環保裝置方面,配置監測水位和狀態等的傳感器,可實現有效監控,為建筑管理提供支持,減少能源損耗[3];③智能家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的方法與設備不斷增加,滿足多樣化需求,使家庭更加舒適和安全以及高效。采用物聯網技術,輔助智能家居方面的控制,可對位置和狀態等實施監測,分析變化特征,結合管理的需求,開發相應的功能。構建智能建筑系統,要求做好需求的全面分析,切實保障建筑功能的實現。
采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智能化建筑系統,開發所需的功能,能夠滿足建筑管理的需求。實際應用中系統功能的發揮,主要依靠的是數據信息。實踐中要深度挖掘數據信息的價值,提出優化建筑管理的策略,促使各項管控工作落實到位。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功能發揮到極致,最大限度保障建筑智能化管理目標的實現,為建筑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4]。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建筑系統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各類軟硬件的支持,需做好全面的維護。實踐中要結合各個系統與軟硬件的特點,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指導維護工作的開展落實,切實保障系統功能保持“在線”的狀態。組織專業的人員,負責對監測設備與系統進行維護檢修,積極排查存在的隱患與問題,采取消缺處理措施,切實保障監控系統的應用功能[5]。
綜上所述,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統,具有上述監控與管理的功能,能夠滿足多樣化需求。實踐中要結合智能建筑的管理需求,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促使管控工作高質量落實。本文結合實踐,提出了做好軟硬件的配置控制、加大功能的開發、做好建筑系統的應用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