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本報特約記者 程東
車用芯片大缺貨,德國、日本與美國政府據傳紛紛向臺灣求助,令民進黨當局十分得意。
據臺灣《工商時報》25日報道,面對全球車用芯片大缺貨,據傳德國經濟暨能源部長日前致函臺灣當局,希望為德國處境艱難的汽車產業提高芯片供給量。除了德國外,包括美國和日本也都通過“外交渠道”希望臺當局出面協請臺積電加大供應車用芯片。27日,臺“經濟部長”王美花邀請臺灣晶圓代工廠開會討論,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與力積電代表都出席?!芭_經院”稱,這凸顯臺積電在全球供應鏈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既然各方都爭搶芯片,不妨“芯片換疫苗”。臺“工研院”27日稱,“數字轉型”是2021年最重要的關鍵詞,預估臺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今年將增長到3.5萬億元新臺幣,年增長率達8.3%,2030年更可達到5萬億元新臺幣的“歷史高峰”。
成立于1986年的臺積電2019年7月在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上,依獲利規模名列全球第39名;同年8月,在“全球頂尖100家公司”排行榜中,依公司市場價值名列全球第37。截至2020年12月,臺積電是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最大的成分股,約占臺股大盤總市值比重的三成,其半導體晶圓代工全球排名第一。島內年輕人如果能在這家企業工作,無疑被高看一眼。此前臺積電宣布2021年起員工底薪提升20%,這是10年來再一次調整底薪。
臺灣“財政部”去年底公布的2020年“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顯示,臺灣出口大陸貨物占比創歷年新高達43.8%,其中最大宗的仍是“電子零組件”,增加20%左右,達207.6億美元?!皟砂蛾P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特聘教授劉國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臺灣芯片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中有臺灣企業自身的努力,有國際上的產業布局帶來利好,而大陸的市場和資源也使得臺灣芯片代工企業獲得獨特的發展機會?!皣野踩芾淼臎Q策體系基礎科學問題研究”課題組成員、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博士后李白楊則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國民黨時代的產物,且是當年美國資本布局的結果。全球半導體行業分工調整完成后,臺灣可能會失去成本和技術優勢?!?/p>
環球時報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