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單的來說,設計是一種創造活動,而設計哲學是人類對于設計現象認識的結果。設計的本身與設計哲學兩者密不可分,卻又是兩種不同的思想產物,設計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設計哲學,設計哲學給設計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并不斷推動著設計的發展。設計師在設計時也遵循設計哲學,設計哲學也在發展中影響著設計師的設計。
關鍵詞:設計師;設計哲學
Abstract: Design is simply a creative activity, and design philosophy is the result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design phenomena. Design itself and design philosophy are two different ideological products, but they are insepar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design itself is based on design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esign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Designers also follow the design philosophy when desig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philosophy constantly influences designers' design in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designer, design philosophy
設計,是有一種目的的造物,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隨著設計師在不斷摸索與創新設計的定義,直到20世紀早期以包豪斯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找到了設計的含義,設計作為一門學科也在不斷外延與探索發展著,便衍伸出了設計哲學,而其中設計師也扮演者必不可少的角色。
一、設計與設計哲學的關系
1.設計本質與設計哲學
設計哲學是人類對設計現象、社會現象和人類意識現象的認識和結果。設計哲學廣泛的來說是人類認識一切的過程。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人類改變原有事物,使其發生變化、增益和發展,用以協調自然界中人與社會的關系。設計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現代社會生活中正是因為有了設計的存在,才有了對于“美”的詮釋,生活才變得具有趣味性。總之,設計和哲學都是思想碰撞后的火花,其中設計是集體行為,集體行為具有創新性,而哲學是存在社會限制的。所以設計本身與設計哲學是兩種不同的思想產物,但是兩者又密不可分,設計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設計哲學,設計哲學又在不斷推動著設計的發展。
2.設計哲學對設計的指導意義
“設計的靈魂是思想,文化是設計的最高表達。”設計理念便是設計師設計作品的最終呈現。設計中的構思過程是設計思維活動的過程,設計思維也是設計哲學,在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在設計作品中沒有設計理念,那么作品就會枯竭,作品就會失去生命的活力。設計哲學作為一種文化,是人類思維的精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作為東方大國我們自始至終都受到了哲學思想的重大影響,比如在中國建筑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等設計實踐里,處處都體現著我國傳統儒家思想。在商朝時期最為重要的發明——青銅器。古人嚴格要求使用青銅器,這促使工匠們盡可能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創造出各種形狀的驚人藝術品。后母戊鼎,其腹部光潔,鼎腹四面裝飾以云雷文和饕餮紋,表現大自然和儒家的尊嚴風范,設計哲學思想也給予了這些設計濃郁的東方特色。再看西方社會中,古希臘的人本主義,中世紀的宗教神學,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設計到近代社會科學主義、結構主義以及后現代主義等一系列的思想浪潮,都對于設計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設計師與設計的關系
1.設計師的歷史演變
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所有的人類創造性活動都可以稱之為設計。因此,世界上的第一個設計師也就是第一個“制造工具的人”,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個敲砸石頭用來制造石器的人。從制造工具的人到現代意義上的設計師,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類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出現了一批從事手工藝生產的工匠,再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手工技術的進步,手工業內部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致,演變為后來的專業設計師。
2.設計師的設計職責
設計創作是設計者有意識的社會行為,而不是設計者的“自我表達”,設計者在設計中應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運用設計能力為社會服務。作為設計中的主要設計師,設計師的設計必須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為公眾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設計是為數百萬人設計的,不是為少數人設計的。簡言之,“設計造福人類”是公眾的基本要求,是設計師崇高的社會責任。設計與設計師的創造力密不可分,設計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精神享受。
三、設計師和設計哲學的關系
1.設計哲學對設計師的指導意義
每當我談到哲學,我總會想起馬克思主義的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其時代精神的精髓”。縱觀中國悠久的歷史,各個歷史時代都有自身的設計文化與主流思想。以設計哲學為設計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規范設計者的設計行為。如19世紀,由于工業革命對設計產生的巨大影響,設計批評也逐漸形成了自身的體系。1851年“水晶宮”最有影響力的批評家來自羅斯金和莫里斯,他的設計美學思想的領導者。《建筑的七盞明燈》是拉斯金的一部有關哥特式建筑的杰作,為好幾代人評判藝術價值提供了標準,此外拉斯金認為建筑是從先輩手中繼承下來的東西,并映射出先輩生活的景況,這種思想對當今的建筑保護有著深遠的影響。
2.不同時期的設計哲學影響著設計師的設計
設計哲學是根據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它的演變同時也影響著設計師們的設計理念。就像現 代主義設計中的精神和意識形態改革一樣,設計師在設計中提倡民主和社會主義傾向,使用鋼筋混 凝土、平板玻璃、鋼材和其他新材料,以及在裝飾中選擇使用簡單的幾何形狀,推廣功能主義。在 現代設計中,設計師遵循“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打破了幾千年來依靠木材和磚塊的傳統。當然 由于它的局限性,它的理想主義與烏托邦色彩被晚期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所取締。
而后現代主義時期,羅伯特文丘里提出“復雜與矛盾并不意味著唯美主義或表現主義”——這是文丘里式的實用主義。設計師們遵循著“少則煩”的設計理論,一部分建筑設計師意圖回復到新藝術運動時期的裝飾風格,后現代裝飾主義有別于傳統別的裝飾主義的華麗感,著重于實用、典雅與品位。這個時期的設計師們依照著這樣的設計哲學,發展出了波普藝術,孟菲斯等等代表流派。設計哲學遵循著時間發展而不斷發展著,像后來的新現代主義中,高科技派中流露出來的新的設計思潮,影響著當代設計師的設計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晨榮.意識形態設計: 黑川安幸與當代日本設計文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2]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楊瀾,女,1997.7.4漢,江蘇南京,碩士,上海師范大學,社區公共空間研究,設計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