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康
摘要:在信息化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了,需要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利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關注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升,通過模擬實際的工作場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機械制圖工作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中職教學;機械制圖;應用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職院校的教育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改變,教育手段從單一的傳統(tǒng)板書教學方式轉變?yōu)榱爽F(xiàn)在多媒體、網絡、視頻等多種方式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方式,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也會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主流方向。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為教師的教學與辦公提供了網絡化的平臺,教師可以在OA平臺上進行機械制圖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及作業(yè)的安排與評改,教學問題的答疑解惑等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為中職院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平臺。
1.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基本特點
快捷性
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進行信息的儲存、共享與展示,非常便捷。網絡可以使信息在瞬間被傳輸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地球在網絡的構建下形成了一個“地球村”,不同地區(qū)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接收到同一個人發(fā)送的同一條信息。
自主性
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輔助下,中職機械制圖教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這兩個角色的主體地位發(fā)送了轉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與設計者,學生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榱藢W習的主體,成為了教學活動的參與者。
開放性
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改變以往教育受到時間、空間限制的情況,是教學變得更為開放,學習者也不會受到年齡、生活、地域的限制,只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就能夠進行學習。
2.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家對于人才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也逐漸提升。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資源,科學、合理進行教學過程的內容與細節(jié)的設計與安排。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環(huán)境,進行信息資源的獲取與體驗。在當下時代,網絡信息越來越四通八達,再加上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思想的深化,現(xiàn)在的中職學生們的思想也越來越活躍,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然而很多中職院校卻沒有意識到這一變化,依然按照以往的方式來開展《機械制圖》教學工作,甚至是根本沒有重視《機械制圖》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工作,并且中職院校的《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也出現(xiàn)了落后問題,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老套,對教學設計的重視度嚴重不足。
《機械制圖》是工程領域的一個技術名詞,主要是通過識圖教學與機械圖樣的繪制來了解機械制圖的基本原理與相關方法。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機械圖樣的識圖能力以及繪制能力,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以及設計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的重點在于對學生進行空間分析能力、建模思維以及機械圖樣繪制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難點在于空間分析與構思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獲取到無圖的三維信息之后,很難在腦海中形成三維實體,對物體的空間位置以及外部形狀構造等空間想象能力較差。《機械制圖》課程是工科專業(yè)學生入學后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不管是在學習環(huán)境的打造還是教學方式與手段的應用上都已經發(fā)生了改變,與中學極端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不同,機械類學生在進行幾何畫法的學習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繪圖練習,而即便是這樣,他們對機械制圖的繪制的截交線、相貫線等的繪制學習都不是特別理想。在前期的學習中,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課程內容過于抽象化,對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課程的實踐性過高,教學內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專業(yè)機件繪制與設備、標準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對于《機械制圖》的教學來說十分重要。而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將機械制圖繪制中的各種零件圖等轉化為三維視圖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升而言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策略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
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基礎的教學課堂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效課堂的打造,其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學習思維,所以,我們在利用多媒體打造《機械制圖》課堂時,需要注重其實時性和實效性,因此,需要對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與技能進行提升,使教師在教學時能夠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打造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xiàn)《機械制圖》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的關系等,采取視頻、文字、圖文等方式給予學生最直觀的感受。給學生進行展示的時候可以大大地減少時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了解,掌握應用技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組合體、裝配圖、空間點線面的相互位置關系等較難描述的內容清晰簡明地表現(xiàn)出來,大大強化學生的理解效果。
CAD軟件的應用
在學習《機械制圖》的過程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是組合體、裝配圖等內容。如果在學習基本體時就可以使用三維CAD軟件建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在后續(xù)學習組合體之后就可以過渡到實體編輯對各個基本體的位置關系、一些比較復雜的組合體的內部結構進行展示,使用“旋轉視圖”功能就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模型的全貌。也可以對基本體進行組合與截切,對于求取截交線和相貫線有較為明確的觀察效果。對于教學中較為復雜的裝配圖,如果使用軟件進行動畫演示,就可以讓學生觀看到零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和傳動過程,對于裝配圖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這與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該信息化教學思路對于學生學習效率以及空間思維想象能力的提升來說非常有幫助。這樣的效果使得《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更加流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進行難點消化。
參考文獻
[1]高士靜.微課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08):166-167.
[2]李壯威.基于UG軟件的中職機械制圖教學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2):137.
[3]何經云.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104.
[4]顧春梅.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15(36):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