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昳昕
摘要:20世紀60年代以后,語言學學科的關注點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句子層面,出現了向篇章文本方向轉變的趨勢。在此趨勢下,以語言符號為導向也漸漸轉變為以功能為導向,語言學家開始關注復雜語言單位的功能。本文將對伴隨語用轉向出現的基于行為理論以及以交際為導向的研究方法進行介紹。
關鍵詞:行為理論;以交際為導向;語用轉向
一、概念及發展
1965-1970年間,語言學學科對于句子之外的其他“現象”有了新的興趣。雖然這些現象尚未涉及到篇章層面,但已有向篇章方向發展的趨勢。隨著語言學領域的語用轉向,已有從語言單元的符號導向視角到功能導向的轉變。目前,交際及行為等概念,即以交際和行為為導向,被認為是核心。篇章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歷史并不長,但人們研究篇章語言學現象的某些方面卻由來已久。布勒在其Vierfelderschema中區分了行為(Handlung)及作品(Werk)兩個概念?!暗茖W研究的兩個層面,語言工具科學(例如言語行為)針對的問題都已在后來的語言學子學科中囊括?!弊运骶w爾以來的研究更關注語言本身,“也就是說,語言本身而非在人類生活實踐中嵌入的語言?!焙跔柋认UJ為篇章語言學缺乏一個統一的學說,維韋格甚至認為“篇章語言學的許多方法手段是完全孤立著發展的”。
人生活在社會中,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作為符號使用者,人們在特定場景中抱有特定的目的使用符號,積累經驗,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這被認為是一個認知轉變。
“尤其是在德國,篇章語言學者中的絕大多數研究的對象都是交際的條件,并有義務以任何方式提出行為或活動理論?!碑敃r有很多以交際為導向的作品。以行為理論為導向的篇章語言學與言語行為理論密切相關。
“二十世紀上半葉,人們一致地認為句子描述了包含所有語法規律,且其內容物都可作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被研究?!毖芯繉ο笥纱藬U大。“文本”(“篇章”,Text)是指“原始的語言符號”,而語言僅僅或“主要是以文本形式出現”。在伊森伯格看來,語言交際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現。
人們嘗試定義文本及語言。如果文本的意圖是句子意圖的集合,那么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如何形成的?文本作為一個整體應該是有一個意圖的。
“根據分析問題的不同,句子或文本都可能優先。”那么文本則是完全不依賴于句子存在的。
二、基于行為理論的方法
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基于行為理論的方法,首先必須更好地理解行為這個概念,特別是在語言方面。在理解語言使用的行為特征時,應強調以下三點:第一,“行為的出發點是,行為發起者有一個目的,而且他試圖通過一些步驟試圖實現這個目的?!泵總€行為都有一個意圖或目的。人們試圖通過一個行為達到或創造什么,這就被稱為目的性,為了實現目的采取一些適合的步驟。
第二,“行為或交際性行為”是一種“協調性互動”。在行為尤其是在交際性行為過程中,有不止一個人參與其中,大家協調合作。如上所述,每個行為都有目的,交際性行為也是如此。交際參與者應該共同服務于一個目的,即所謂的外部協調功能。共同的目標只能是語言上的相互理解,這樣交際才能繼續進行。但這一目標也有助于非語言行為的進一步繼續。不僅僅話語的產生過程有行為特征,接受過程也有。這則被稱為內部協調功能。外部協調主要指不同程度的知識水平,而內部協調則主要涉及語言方面。因此,也可以就其內部及外部協調功能來研究交際或語言行為。
第三個重點是語言行為的功能。作為“個人之間的活動”,語言行動創造了“行為者、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利用了已創造的社會世界連同現實結構和意義分配?!比藗冋f了一些話,以此創造特定場景或類似的東西。但與此同時,在說話的時候,人們也使用來自世界的知識。這意味著,基于現有的知識系統或現有的交際現實,與接受者的關系正在逐步建立。因此,可以將這方面的語言行為作為意義的連續創造和協商進行研究。
篇章語言學中的行為理論與言語行為理論有關,后者對于理解任意行為有持久的影響,強調行為的目的性。因此,這里遵循的篇章語言學也不得不對句子格式的限制提出批評并加以克服。文本被視作針對總體目的的所有基本行為的結果。
莫奇、維韋格和以羅森格倫為首的小群體已經對言語行為理論在篇章語言學領域進行擴展。研究對象主要是文本與行為之間的平行性。此外,“可以通過整體意圖以及將其分解為部分行為來集合為宏觀結構?!?/p>
三、以交際為導向的方法
蘇聯心理學中的活動理論以及A.A.萊昂特埃夫的以精神病學為主的學說作品,被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領域引用。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普通活動理論》,其中萊昂特埃夫區分了活動(動機)、行為(目的)和行動(任務)。
活動理論的主要概念是人類心理產生且在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它只能在有意義、以意圖為導向并與社會學相關的人類交際語境及其物質化環境下被理解,這意味著該理論從一個全面的角度對語言學產生了影響,即它不是專門植根于一門學科?;顒永碚搶φZ言學的影響更多是出自綜合跨學科視角的計劃構思,而非基于具體導向的研究。
在心理語言學的背景下,文本的“產品”特征被重新定義,同時強調了文本的過程性。這意味著文本不能再被視為元素(上面的產品或抽象集合)的(穩定)序列,而是被視為在越來越復雜的行為結構中的動態程序組織。因此,首先應確定主題或策略,然后再創造性地產出文本。
關于文本是產品還是過程以及哪一個更為重要,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將文本視為過程的人們認為,文本是按照過程進行分類并與之相關的,而其他人則認為文本也被視為表達行為的結果。他們認為,文本的產生也是一種行為,因為產生過程中呈現了內容并產生了文本。在這方面,行為者不僅需要對內容負責,而且要對其表達負責。表達方式對于問題的解決是有積極意義的,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要對其負責并為之做出貢獻。
四、研究前景
以交際為導向和基于行為理論的方法已經得到了詳盡的研究,并在1975-1985這十年達到頂峰。但其他的方法僅保留在概念中,尚未得到精確而專門的研究。“通常,新思想可以整合到現有思想中?!辈⑶摇爱斀瘢笮屠碚摌嬎己突A理論討論顯然已不那么流行?!爆F在更多的是具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