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梅 董海章 伍小楓



摘要: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茂名有位如此。本文首先介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和茂名市農業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再通過分析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來研究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的參保意愿,及影響主體參保的制約因素并從新型農業主體本身、保險公司及政府等三個層面給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 欠發達地區 新型農業主體 農業保險 參保意愿
一、引言
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是基礎,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尤其如此。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茂名是廣東農業大市,作為一個靠天吃飯的產業,其經營發展中受到的風險較大,發展農業保險就至關重要。2019年,據茂名市發展及改革局調查了解,茂名市部分農戶的保險意識較弱,農業保險推廣和宣傳力度不夠,總體上茂名市的農業保險和茂名市的農業發展不相匹配。而根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指數調查(四期)報告》調研數據表明,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組織制度設計欠缺,金融可及性不高、政策支持力度弱等因素也制約其進一步發展。
二、文獻綜述
蘭虹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保險發展對策研究——以四川省為例》表達了我國現階段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并從中央、省級政府以及保險公司三方出發,提出政策建議;而牛浩寫的《地市縣保費補貼壓力與農業保險發展:影響機理與實證》只是針對"精細"實施差異化的保費補貼政策進行的分析和研究,較為單一;呂采霏的《精準扶貧背景下山東省農業保險發展對策探究》精準山東省的農業保險發展問題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對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的參保意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上述文獻都沒有從農業主體對農業保險的需求和意愿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現狀
(一)新型農業主體的定義
張照新和趙海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定義為:具有相對較大的經營規模、較好的物質裝備、條件和經營管理能力,勞動生產、資源利用和土 地產出率較高,以商品化生產為主要目標的農業經營組織。這個定義既要有較高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也要適合我國人多地少國情,要求規模經濟和土地產出率并重。
(二)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
截至2020年10月,據茂名市農業農村局不完全統計,茂名市7個省級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中,有2989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市級及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9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519個,家庭農場901個。但現在茂名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現狀并不盡如人意,比如擁有高潮理論知識和實操經驗的人才匱乏。新型農業主體(下面直接稱為主體)的經營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其中農業保險可以有效分散他們的風險。本文以茂名市為例,通過實地調研的數據分析研究新型農業主體的農業保險參保意愿,對于促進欠發達地區農業保險的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四、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參保意愿的調研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來源于課題組在茂名開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參保意愿的抽樣調查,在茂名的高州區、茂南區、信宜區、化州區、電白區等五個區域發放問卷。調查對象為各大區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主要負責人,通過走訪和當場發放及回收問卷的方式進行調研。本次共發放了200份問卷,每個區域各發放40份,總共回收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88份;由于被調查對象對不理解的問題形成部分項目未作回答;問卷回收率為94%。
五、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參保意愿的調研內容和數據結果分析
(一)調研內容
通過茂名市各五大區不同類型的主體在在選擇災害補償方式、是否購買過農業保險、購買農業保險的原因、參加農業保險的方式以及他們認為農業保險現存的理賠的問題和對政府的希望等幾大方面做了詳細的調查研究。
(二)數據結果分析
1、經營性質與規模
從類型上看,調研主體絕大部分為家庭農場,其次為專業大戶,再次為農民合作社,最后最少占比的就是農業龍頭企。
2、選擇補償災害的方式
大部分人喜歡選擇購買保險和政府補貼來補償災害損失,也有少部分人選擇不做補償或者用他的方式來做補償。
3、是否購買保險和參保方式
大約1/5的調研對象購買過保險,其中有1/2的人選擇自行購買,1/5的人是政府統一購買,大約1/6是村集體統一購買。
4、購買農業保險的主要原因
低保費和高保障是吸引新型農業主體購買農業保險的主要因素;保險的種類多和政府的補貼也是吸引主體購買農業保險的重要因素,保險的種類是主體購買保險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為主體本身的生產經營的投保需求。
5、現行農業保險理賠存在的問題
接近70%的人認為理賠時的手續過多;而接近50%的人表示信不過保險人員的不專業和表示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的態度不好,說明保險公司的服務和質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6、對政府在農業保險方面的職能期望
過半主體都希望增幅可以加強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增加主體的參保意識和增加主體對農業保險的了解;40%左右的主體希望政府可以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督和要求保險公司增加險種,擴大農作物和生產農作物的被保范圍。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綜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茂名市新型農業主體有參加農業保險的的意愿,并且希望農業保險的費率和保障水平可以均衡,其自身存在著對農業保險的偏見和質疑,更希望政府和保險公司能夠幫助他們了解農業保險的內涵、使用以及作用;而農業保險的發展業存在其他的問題,比如理賠手續繁雜、信息不對稱問題、保險公司的服務態度和質量的問題等問題。
(二)建議
以下從新型農業主體本身、保險公司及政府三個層面擬解決上面分析的得到的問題。
首先主體要提高自身的防患防災和保險意識;積極了解相關的政府政策,積極向政府服務人員反映自己的合理需求和意見,讓政府的決策更加完善;積極了解相關的保險內容,尋求農業保險減少損失。
第二,保險公司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主體的保險意識和參保意愿;保險公司需要減少辦理保險的手續流程,提高公司的辦事效率,提高主體的參保意愿,并積極和相關政府機構開辦研討會,開設更多的農業險種,進一步保障主體的利益和增加自身業務種類和范圍。
第三,政府部門可以借鑒國外政府優秀的農業保險配套政策,結合本國農業保險行業發展實際以及各方因素,走適合我國農業保險行情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農業保險資源合理配置,推動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照新 趙 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困境擺脫及其體制機制創新 [J]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2013年第2期78-87
[2]蘭虹?趙佳偉?于代松: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保險發展對策研究--四川省為例 [J] 《西南金融》2020年第5期64-77
[3] 牛浩 陳盛偉 李志愿 地市縣保費補貼壓力與農業保險發展:影響機理與實證 [J] 《農村經濟》2020年第7期94-102
[4]張華 趙佳偉 王惠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保險發展的內在邏輯、挑戰與改革路徑 [J] 《海南金融》2020年第9期47-56
[5]呂采霏 王月 孫旭峰 田冉:精準扶貧背景下山東省農業保險發展對策探究 [J] 《南方農業》2020年第8期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