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
一、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思想認識誤區
統一戰線是黨的三大法寶之一,但在實踐中這一“法寶”有時被束之高閣,一些地方的統戰部門甚至被認為是“養老機構”而邊緣化,少數統戰干部也存在“無為而治”的錯誤思想。而對于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傳統思維方式將其看作是政府的事,而沒有意識到這也是統一戰線的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其次,少數統戰工作人員簡單地認為統戰就是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維護政治大局穩定,而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是社會民生問題,不是統戰工作的職責范圍。這種認識的實質是忽視了統戰的社會服務職能,認識不到新時期統一戰線助推鄉村振興是時代賦予其的重要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導致實踐中統戰人員投身精準扶貧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高。
(二)統戰部門人員和經費配備不足
必要的人員和經費保障是任何一個黨委及政府部門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現實中,統戰部門特別是基層統戰部門普遍存在人員和經費配備不足的問題,這成為統一戰線助推鄉村振興的功能和作用發揮的制約因素。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首先,統戰工作隊伍人員配備不足。各級統戰部門普遍存在人員編制較少,成員年齡偏大,兼職居多的現象,這導致現實中統戰人才缺乏,統戰工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其次,工作經費匱乏。統戰部門經費匱乏是普遍現象,這種情況在基層尤其令人堪憂。在經費沒有保障的情況下,統戰部門在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方面受到很大制約。
(三)統戰對象之間協同合作機制未建立
統一戰線中的12類對象,在參與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過程中各具優勢,如:民主黨派在扶貧政策方案制定方面具有決策優勢;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幫扶方面具有財力優勢;無黨派人士具有幫扶的信息優勢,等等。雖然各類對象都不同程度上參與到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中,但基本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彼此間的信息共享、協同合作很少甚至沒有,如此精準扶貧只能是小范圍的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優勢互補和規模效應。最后,既有的統戰工作運行機制流于形式,未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統戰對象和幫扶對象的復雜性對統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鑒于致貧原因的復雜多樣性,“精準扶貧”要求統一戰線組織建立起與不同類別統戰對象以及不同致貧原因的貧困人口之間的精準鏈接,實現幫扶力量和幫扶對象的合理匹配,即“精準統戰”,這是對統戰部門統戰能力的巨大考驗。現實中,由于統戰對象的社會調研不足,情況把握不準,在精準幫扶方面存在較大難度。除此之外,統戰部門助推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統戰方法不成熟,習慣使用自下而上的行政命令而少思想引導。然而,農村基層統戰工作不僅需要行政權威,更需要老百姓的心理認同。
二、統一戰線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對策思考
(一)提高社會各界對于統戰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強化思想引導
(1)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面形象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首先,是摒棄統一戰線過時、無用的錯誤思想,認識統一戰線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統一戰線有能力有責任繼續發揮重要法寶作用。”在扶貧開發領域,統一戰線成員不可片面地認為扶貧開發是政府部門的事,而要將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提高協調組織能力、體現自身價值、樹立統一戰線親民形象的重要實踐。加強對杰出統戰人物事跡的宣傳報道,樹立有擔當有情懷的統一戰線形象。重視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扶貧攻堅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他們參與脫貧攻堅的活力,增強公眾對他們的認可和好感。
(2)擴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
創新統戰宣傳,利用新媒體、融媒體等載體,將傳統單向宣傳變成多方互動式宣傳,既可增強統戰宣傳實效,又可搭建政府、農村和統一戰線溝通交流的平臺。加強走訪式的面對面宣傳,到黨外人士中去宣傳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理念和發展前景,或者請黨外人士到廣大農村地區去關注、體驗、思考鄉村振興的價值和意義。深入挖掘和宣傳統一戰線與農業農村發展互利共贏的正面案例。傳播發展新理念,解讀發展新政策,分享奮斗者事跡,更加主動地、有針對性地將鄉村振興戰略的理念、政策和故事通過各種宣傳方式進行傳播,增強統一戰線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認同和支持。
(二)為統一戰線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多方保障
真正把統一戰線作為重要工作來推動,尤其重視加強和完善基層統一戰線工作,在機構編制、人員配備、經費落實、業務培訓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建立統戰工作人、財保障機制。統戰工作“轉”不轉,人財是關鍵。人即人才,建議適度增加統戰人員編制數目,保證統戰工作開展必需的人員數量,嚴格控制專兼職比例,確保專事專人負專責,在此基礎上著力提高統戰人才思想政治素質和統戰業務能力。財即資金,結合統戰工作任務繁重的實際和精準扶貧之難,實施彈性化預算制度,加大對統戰工作的財力支持,考慮給予統戰部門開展精準扶貧的專項財政撥款,以確保統戰工作順利進行。
(三)建立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協調聯動機制
首先,建立統戰系統內外部的協調管理機制。上下級統戰部門之間,統戰部門與同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之間應建立起溝通機制;統戰部門與社會各界要建立起聯系機制實現多方聯動,發揮統戰合力。其次,建立配套的監督約束機制。統一戰線要不斷拓寬知情渠道,完善溝通反饋機制,政策執行過程中有獎懲有約束才有效果,既發揮獎優罰劣的激勵引導作用,也形成對統戰部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慣性約束。
(四)提升統戰人員參與推動鄉村振興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是加強統戰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站位,使其準確理解鄉村振興和扶貧開發的戰略意義。二是提高工作人員的統戰工作業務能力。通過培訓、講座以及走訪交流、掛職鍛煉等提高他們的政治引導力、組織協調力、資源整合力、項目策劃力、工作執行力和人格感染力等統戰工作能力。充分利用400多所社會主義學院,形成覆蓋統一戰線各個對象領域、分級分類培訓的大格局。三是結合精準扶貧工作重心在基層的特性,鼓勵統戰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多深入群眾、走訪調研,在與基層百姓溝通中了解幫扶需求、尋找幫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