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華 雷霞 王春 夏麗娟 楊少林 潘泓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電腦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予以常規營養支持治療,試驗組20例予以多學科營養治療,比較兩組生化指標、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及血鈣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而血糖、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腹痛、腹脹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可促使生化指標、臨床癥狀改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多學科營養干預;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標;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76.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4-00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nutrition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computer digital table method, with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multidisciplinary nutrition treatment. Th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mprovement effect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albumin, hemoglobin, prealbumin and calcium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triglyceride,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a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relief time of abdominal pain and bloating,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s 40.0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Biochem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s
高甘油三酯血癥胰腺炎為急性胰腺炎中的常見類型,高甘油三酯血癥易誘導腺體細胞損傷,導致胰腺炎嚴重程度升高,并伴隨嚴重性局部并發癥、全身并發癥,引起重癥胰腺炎[1]。當前,臨床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措施為營養支持,然而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代謝功能和疾病自身存在特殊性,常規營養支持治療方案難以滿足其病情需求[2]。多學科營養干預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專業治療措施,通過由主治醫師、營養師、營養藥師等組成多學科營養管理團隊,制定針對性營養治療策略,實施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通過為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系統、規范、優質的治療,從而緩解其病情,促進疾病轉歸[3]。本研究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對象展開回顧性分析,旨在分析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電腦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1~58歲,平均(37.93±5.66)歲;病程6 h~2 d,平均(15.15±1.88)h;營養風險評分(Nutritional risk score,NRS2002)[4]:12例≥3分,8例<3分。試驗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0~58歲,平均(37.88±5.59)歲;病程7 h~2 d,平均(15.20±1.91)h;NRS2002評分:13例≥3分,7例<3分。
納入標準:①滿足《急性胰腺炎診療指南(2014)》[5]中相關標準,經實驗室檢查、臨床癥狀等已證實,且甘油三酯水平≥11.3 mmol/L者;②年齡18~60歲;③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8分者;④意識清醒者;⑤認知功能、溝通能力正常者。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合并心、肺、腦等重要臟器不全者;④入組時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者;⑤合并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者;⑥合并腸道、消化道病變者;⑦合并癡呆者;⑧合并精神疾病者。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此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已知曉研究,且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營養支持治療,以NRS2002營養風險篩選量表[4]對患者營養風險情況進行篩查,對于NRS2002≥3分者,予以飲食干預及營養指導,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加強腸外營養支持或者腸內營養支持。試驗組予以多學科營養干預:①組建多學科營養干預小組。成員包括主治醫師1名、營養師1名、營養藥師1名,進行同質化培訓,學習營養管理專業知識,掌握營養支持流程。其中,主治醫師承擔組長一職,匯總成員意見,對營養治療方案及其落實情況進行完善與監測;營養師負責篩查與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根據評估結果判斷患者所需蛋白質與熱量,進行營養篩查,予以制定并落實個性化營養干預計劃,對患者情況進行監測與詳細記錄;營養藥師的工作為配制營養液,并對其質量進行檢測,詳細說明配伍禁忌。②營養評估。入院后24 h內,以NRS2002營養風險篩選量表對患者的營養風險進行篩查,對于結果≥3分者,于入院后48 h內進行主觀性整體評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6],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營養狀況等。③個體化營養治療。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營養治療計劃,加強個體化營養支持:SGA評分在0~1分之間者,結合其飲食習慣,加強飲食干預;SGA評分在2~3分之間者,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其檢查結果,計算患者所需熱量,根據其病情狀況選擇營養途徑,以腸內營養為首選,若患者胃腸道黏膜出現受損問題,予以短期腸外營養,選擇標準營養液配方進行。④營養補充。加強個體化營養干預7 d后,判斷患者影響狀況,若仍存在營養缺乏情況,根據營養師的意見酌情補充蛋白質、氨基酸、麥芽糖及鉀元素。
1.3 觀察指標
1.3.1 生化指標? 營養干預前、營養干預14 d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3000 r/min,15 min離心后,分離血清,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400型)對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血鈣、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進行測定,并以動態血糖檢測儀(CGMS GOLD M163024型)對血糖進行測定。
1.3.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統計兩組患者的腹痛、腹脹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
1.3.3 并發癥? 統計兩組的營養不良、腹瀉、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困難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化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血糖、血鈣、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化指標均改善,且試驗組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及血鈣水平均比對照組高,而血糖、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的腹痛、腹脹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高甘油三酯血癥性胰腺炎即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甘油三酯≥11.13 mmol/L,或甘油三酯5.65~11.13 mmol/L,同時伴有血清乳糜樣[7]。近年來,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研究表明,目前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約占急性胰腺炎總數的25.6%,僅次于膽源性胰腺炎和酒精性胰腺炎,且國內2010—2015年的數據顯示,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發病率已超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位居第二位[8-9]。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發病年齡較低,具有病情進展快、并發癥多、復發率高、病死率高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的發病率高等特點[10]。
研究發現,高甘油三酯血癥可誘導胰腺腺體細胞損傷,直接影響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疾病處于早期階段時,呈高分解代謝狀態,短時間內出現嚴重負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癥,加速營養不良,伴發腹痛、腹脹及腸道黏膜損傷等情況,導致營養消化吸收功能障礙,進一步加重病情,需及時予以營養治療[11-12]。營養支持是急性胰腺炎重要治療措施,目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營養能量供給多按照基礎代謝能量消耗進行計算,然而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代謝和疾病自身均存在特殊性,常規營養支持治療方案無法滿足患者對于營養的需求量[13]。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提出建議由醫師、藥師和營養師組成一個多學科協作的聯合小組,共同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經濟的營養支持服務[14]。研究證明,隨著多學科營養干預方案的實施,在改善危重患者的營養狀態和臨床結局乃至節省醫療花費等方面均發揮出突出的、獨一無二的作用[15]。
此次將多學科營養干預應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及血鈣水平均比對照組高,而血糖、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對照組,同時試驗組的腹痛、腹脹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可促使生化指標、臨床癥狀改善。多學科營養干預中,主治醫師、營養師、營養藥師組成多學科協作團隊,參與至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方案的設計中,運用NRS 2002營養風險篩選量表及SGA主觀性整體評估表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專業評估,再通過發揮各成員的專業優勢,為患者設計和制訂安全、有效、經濟、個體化的營養支持治療方案,從營養評估、營養支持途徑、輸注方式、營養液配比等方面對營養支持的應用進行優化和調整,給予患者個體化營養治療措施,從而改善其營養狀況、生化指標,并且促進其臨床癥狀改善。
此外,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多學科營養干預中,通過組成多學科營養管理團隊,運用不同專業優勢評估患者營養水平,并為其制定針對性治療策略,實施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有助于患者營養水平的合理調節,糾正代謝紊亂,改善患者預后。此外,通過加強不同學科間的溝通、交流和合作,提高團隊成員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得到系統、規范、優質的治療,從而提升其干預工作的安全性,防止并發癥出現。
綜上所述,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可促使生化指標、臨床癥狀改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但本次研究納入病例數較少,未作長期隨訪觀察,且觀察指標較少,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偏倚。因此尚需展開進一步分析,進行大規模、多中心研究,以客觀評價多學科營養干預在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永鳳,唐國都,梁志海,等.重癥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9,35(4):830-834.
[2] 張慧峰,陶連元,余海波.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營養支持治療[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9,33(4):347-349.
[3] 曾巧苗,陳文鳳,張京慧,等.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的多學科營養管理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9,34(11):97-101.
[4] Kondrup J,Allison SP,Elia M,et al.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J].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415-421.
[5]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53(1):50-53.
[6] Enia G,Sicuso C,Alati G,et al.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3,8(10):1094-1098.
[7] 余姍姍,金魁,付陽陽,等.高甘油三酯血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19,20(7):508-512.
[8] 何強,呂棟,崔培林,等.復發性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9,18(6):617-619.
[9] 趙志伶,王芳,孟超,等.血脂水平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嚴重性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 25(4):379-382.
[10] 余姍姍,徐軍,于學忠.高甘油三酯血癥性胰腺炎診療進展[J].臨床急診雜志,2019,20(1):77-81.
[11] Rashid N,Sharma PP,Scott RD,et al.All-cause and acute pancreatitis health care cost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riglyceridemia[J].Pancreas,2017,46(1):57-63.
[12] 程相超,袁啟東,趙建紅.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免疫及營養狀態指標的影響[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9,26(9):1067-1071.
[13] 李艷麗,游麗,李曦楊,等.早期免疫腸內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5):26-29.
[14] Seres D,Sacks GS,Pedersen CA,et 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afe practices:Results of the 2003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survey[J].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06,30(3):259-265.
[15] 孔盼盼.多學科個體化營養支持對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應用效果[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24(2):168-170.
(收稿日期:2021-04-19)